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018新加坡伯明翰迎春拍精品推薦:青花鳳首執壺鑒賞

2018新加坡伯明翰迎春拍精品推薦:青花鳳首執壺鑒賞

原標題:2018新加坡伯明翰迎春拍精品推薦:青花鳳首執壺鑒賞


名稱:青花鳳首執壺


規格:口徑:2.9cm/底徑:5cm/通高:12.4cm

類別:瓷器


2009年3月下旬,首都博物館推出了「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一時成為國內收藏界的一大盛事,吸引了京城眾多的瓷器研究專家和收藏愛好者前來一飽眼福。該大展彙集了73件元代青花瓷,除了國內24家博物館等機構拿出了自己的珍藏外,尤為難得的是從伊朗國家博物館征借的5件元青花大盤和一隻梅瓶也長途跋涉出現在展廳中,共同組成了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元青花專題展覽。如此近距離欣賞精美的元青花珍品,堪稱是一場真正的視覺大宴。



元青花之所以名揚海內外,起於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紋故事罐」以2.3億元驚人天價成交,從此元青花一器難求,成了「高價瓷」的代名詞。2018年,來自雅藏拍賣推薦收藏的一件《元青花鳳紋執壺》尤為珍貴。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元青花的記憶。

扁執壺器型的由來:



扁壺器型應是從游牧民族的皮囊壺轉化而來的,在遼、金時期部分北方瓷窯就開始燒制穿帶壺,這是以皮囊壺為原本適於馬背民族生活習慣的新品種瓷器。到了元代,古波斯歸屬於中國的中央皇朝,中東的金銀器也開始為朝廷所喜歡,因此這種穿帶扁壺又變成了與金銀器相似的扁方形狀。


資料考察:


在中國首都博物館瓷器展廳中,有一個專門的展櫃陳列著一把元代景德鎮窯青花鳳首扁壺,儘管這件瓷器殘損嚴重,是一件經過重大修復的展品,但它在眾多藏品中的地位卻不容忽視,被視作首都博物館理所當然的「鎮館之寶」。

元青花鳳紋執壺簡介:



該元青花鳳紋執壺規格口徑為2.9cm 、底徑 5cm 、通高 12.4cm,壺體扁圓,直頸小唇口,淺圈足,底足在沙胎上有層很薄的護胎釉。該壺以昂起的鳳首作流,以捲起的鳳尾作柄,鳳身繪在圓形壺體上部,雙翅垂至壺體兩側,鳳身軀羽毛形似魚鱗,長羽繽紛、精心描繪、生動流暢;青花折枝蓮及枝葉在飛鳳下作襯映,形成完美的鳳穿花圖案,鐵鏽斑明顯(進口料蘇麻離青料),清新雅緻,主題突出,品相完美,存世稀少,不可多得。



此類飛鳳蓮紋飾在宋代定窯、耀州窯、景德鎮中經常使用,元、明、清三代這種紋飾久盛不衰。用鳳首、鳳尾構成壺的流和柄,以這種立體表現手法與壺體平面繪畫的鳳首有機的結合,融實用與美觀於一體,可謂造型生動別緻,動感突出,獨具匠心。鳳首扁壺採用多種製作工藝,壺流採用模製成型,壺柄以手捏塑成型,壺體為雕鑲成型法,最後琢成整體。元青花鳳紋執壺是一件具有很高歷史、藝術價值的珍品。


全器端莊秀美,青花發色青翠濃艷,渾厚沉融,瓷質精細,造型嚴謹工整,注重雍容典雅。作為元青花的代表器物,它也是元青花成熟時期的一件作品,對於認識元青花的發展、演變是有很高的價值的,在中國的藝術史上、中國陶瓷的發展史上以及在中國物質文化史上都佔有相當大的地位,世間存世不多,均被收藏家視為「珍寶」,可遇而不可求。


在新加坡伯明翰九月三號秋季亞洲藝術品拍賣會,同等藏品成交,具體情況如下:


溫馨說明:


1.加強真品、贗品鑒定知識傳播,提醒廣大藏家理性收藏,儘可能遠離贗品、多藏真品!


2.反對對藝術品市場的利益壟斷,反對抹黑民藏,努力推動民藏健康發展!


3.加強文物保護正能量傳播,呼籲全社會重視並切實加強文物保護,留住中華民族的基因血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王講收藏 的精彩文章:

2018台灣中正秋季拍賣重磅推薦: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
2018年台灣中正秋季拍賣精品推薦:宣統元寶 (庫平七錢二分)

TAG:老王講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