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豐儉由人 蘋果iPhone XR詳細評測

豐儉由人 蘋果iPhone XR詳細評測

蘋果上一次推出多彩機身,已經是2013年的事情了。等了5年,多彩後蓋終於復活,雖然iPhone XR的報價遠高於當年的iPhone 5c,但也有了准旗艦的配置。它是個背影殺手,多彩背蓋很漂亮(特別是藍色和紅色),正臉壯碩的邊框很有落差感。而它的表現和價格,能不能讓你容忍這些小問題呢?我們現在就來看看。


參數與價格

iPhone XR的6499起步價,比XS/XS Max的乞丐版分別便宜1200和3100。加500就能上「夠用又不會貴太多」的128G版,而XS系列這邊,高一檔就是256G版,得加1400,肉痛。此外,iPhone XR現在各路渠道都破發,可以再便宜500左右,這對用戶來說是個好消息(庫克:黑人問號)。

這差價,主要閹割點是:

這代唯一的3G內存(XS系列是4G內存,前代的8 Plus/X也是3G,後兩者的應用重載入情況已經開始變多了)

沒有長焦副攝、沒有3D Touch

1792*828的「高清屏」

LCD劉海屏的邊框更粗,機身更厚

沒有4*4 MIMO LTE(極限網速)

防水也是上一代的IP67級別

好消息是:

A12滿血保留

單位像素暴漲到1.4微米的主攝也沒有被閹割

國行、港版都有實體雙卡槽,都支持電信(電信用戶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多彩特殊待遇,「白/黑/藍/黃/珊瑚紅/紅」共6種多彩配色,當中,藍、黃、珊瑚紅都是首次出現在蘋果的玻璃機身上

這一代唯一的LCD iPhone

課外說明:

蘋果iPhone產品市場營銷搞機總監Kaiann Drance(發布會上講解A12仿生晶元那位),解釋過XR名字里"R"的含義。因為S和R,都是汽車界常用來代表了性能的後綴,所以就用了這兩個字母。這用法類似保時捷911 Carrera S、本田Type R(其實「GT」或許才是最著名的車型名後綴)。


外觀與配件:「摳」人心弦

還是蘋果經典的包裝設計,唯一特殊的是,今年6種配色的包裝上,側邊的logo和iPhone字體都有對應的顏色。而配件就很沒有誠意了,lightning介面的耳機、卡針和祖傳的5V/1A充電頭,同樣已經取消了 lightning轉3.5mm耳機介面的轉接頭。但畢竟連萬元iPhone也只是這些配件,問題不大(要是能這樣騙自己,心裡會舒服一點)。

攝像頭下面的麥克風有金屬網格保護,很是精緻

正面細節與介面分布

iPhone X、iPhone XR、iPhone XS Max

都是藍色的iPhone XR和小米8 SE

iPhone 6s、iPhone X、iPhone XR、iPhone XS Max

iPhone XR的外觀,可以用「背影殺手」形容。造型接近iPhone 8的多彩後蓋,顏值是很不錯的,但正面的側邊框真的是很齣戲。玻璃後蓋材質和前代一致,相對沒有XS系列那麼耐刮,但影響不大,而且估計沒幾個人會注意到。側邊框圓潤並有磨砂處理,屏幕邊緣有塑料墊圈,背面玻璃沒有墊圈,邊框和玻璃的交接很好,觸感上佳。

劉海比iPhone X/XS系列(這3台的劉海都是等大的)要寬一點。iPhone XR的下邊框控制其實已經很好了,應該是最窄的LCD下巴了,比安卓陣營99.9%的手機都要窄。除了自己家的劉海iPhone和Find X,也沒幾台的下巴能和它相提並論了。

XR與諾基亞8810邊框對比

但為了做到4邊框等寬,側邊框的犧牲非常嚴重,建議特別介意的用戶選淺色版本,或者戴淺色的手機殼,這樣看起來會顯得邊框沒那麼厚……

這壯碩的邊框,可以解除了你對誤觸的所有憂慮。它就究竟有多粗呢?除了現代手機里沒有對手之外,它的寬度,甚至可以和諾基亞的非智能機五五開,甚強。

剛拿到的時候,總感覺在屏幕兩邊的不是側邊框,而是兩個下巴。也正因為側邊框的厚度問題,iPhone XR要iPhone X/XS更加扁平方正。可以說,這個邊框以一己之力,讓iPhone XR產生了廉價感,會讓你產生自己是不是誤闖拼多多的疑問。

其他顏色

黃色和白色(彷如是iPhone 8)

愛搞機同仁一致認為最丑的黃色iPhone XR,主要問題在邊框上。

紅色iPhone XR與紅色iPhone 8 Plus(背蓋同樣有PRODUCT RED標識)

珊瑚紅配色

蘋果給6種顏色配了6個顏色的邊框,都是磨砂材質。除了愛搞機同仁一致認為很違和的黃色版金邊外,其他顏色並無大礙。而新推出的珊瑚紅,其實是高飽和度的橙色,看起來也挺不錯了。紅色版依舊是PRODUCT RED系列,後蓋有專屬的PRODUCT RED字樣。

手感 & 人臉識別 & 3D Touch & IP67

手感:因為邊框原因,導致它是這個屏幕寬度的智能手機里,橫向寬度最大的,而且這個後蓋弧度不夠大,會稍微有點撐手。對於手比較小的用戶,猶如直布羅陀海峽般廣闊的邊框,甚至會影響側滑返回的動作。

另外一個影響手感的因素,是厚度。iPhone XR機身厚度8.3mm,對比iPhone XS/XS Max的7.7mm,看起來不是差很遠,但拿上手那一刻,真的高下立判。

最後還有個小缺點是,這個攝像頭很突出,而且還是單攝。高而小的突出,讓它平放桌面時,翹得比X/XS系列都要嚴重。另外,買殼的時候,要特別留意,殼能不能高於攝像頭,否則戴了殼還磨到桌面就很傷感了。

人臉識別:蘋果發布會有提及,XR用的是和XS系列一樣的Face ID。經過ifixit的拆解,XR的3D結構光元件,雖然長得和XS系列不同,但和iPhone X那個並沒有什麼分別。就是說,硬體上它們可能都是一樣的。

根據發布會說法,這次升級的是演算法和安全區。升級iOS 12.0.1之後,X/XS/XR的人臉解鎖速度差變得非常小了,3台機器多次比較,也是互有勝負,XR和XS的優勢微乎其微。升級前要略慢與XS Max的iPhone X,在升級之後也有接近的表現了,A12仿生大法在Face ID上,並沒有預想中強勢。

XR有蘋果最大的劉海(另外幾台的劉海是一樣大的)

3D Touch:iPhone XR取消了3D Touch。在鎖屏和控制中心的「用力按壓」操作,都改成了「長按」。因為長按需要的響應時間更長,總會產生比iPhone X/XS系列慢一拍的錯覺。雖然這幾台劉海iPhone都沒有側邊按壓進入多任務的設定,但3D Touch在調出微信、支付寶二維碼這些功能上還是挺有用的,在XR上就只能適應一下了。

防護等級維持了iPhone X一樣的IP67(1米水深30分鐘),iPhone XS系列是IP68(2米水深30分鐘)。說實話,大部分人可以忽略這個分別,它們的差距得在游泳池或者海里、河裡才能看出來。


屏幕與顯示內容

iPhone XR屏幕右上角圓弧放大(邊緣的像素點有長度不一的遮罩)

這塊蘋果稱作「Liquid視網膜」的6.1英寸1792*828 LCD高清顯示屏,是iPhone XR身上最大的槽點之一。它技術上的最特殊點是,它有LCD屏幕史上最大的邊緣圓弧,邊緣的像素點也特意做了像素遮罩,讓圓弧邊緣過渡看起來更加順滑自然。

但它本質上還是一塊維持4.7英寸iPhone那326 PPI的LCD屏幕:

自動亮度下沒有強光下亮度激增的設定,屏幕中央最高亮度605尼特,表現還OK;

全白最低亮度1.6尼特,雖然不如XS Max的1.2尼特,但比iPhone 8 Plus的1.8尼特還低,而且是沒有低頻PWM調光的LCD,很適合躲被窩裡使用;

均勻度表現中規中矩,我們這台的四角亮度分別是570/558/552/575尼特,劉海左側邊緣有非常輕微的暗影。

這塊屏幕同樣支持P3色域,不過就沒有HDR 了。肉眼觀感一如蘋果表現,非常舒服討喜。如果時間可以倒流,這絕對是2013年最好的屏幕。

iPhone XR屏幕放大

蘋果給iPhone XR的定位,是代替原來的iPhone 8系列,所以維持小機326 PPI,其實是個很符合邏輯的操作。但蘋果在2014年就有iPhone 6 Plus的1080P屏幕,在2016年就有了iPhone 7系列的P3色域屏幕。看慣高分屏的8102年的人類,最不滿的不是PPI本身,而是到了8102年,蘋果居然還好意思讓一台6499起步的手機維持326 PPI,實在是太摳了。

5台手機的文字局部放大圖

夠不夠用?

對於本來就用iPhone 6/7/8小機的用戶來說,沒差,因為精度是一樣的;

對於用過安卓或者大iPhone的用戶,這個精度,靠近看就能察覺到了(看上圖)

可視角度:下方圖片中,屏幕最大的是XS Max、中間是XR、屏幕最小的是iPhone 8:

3台機都是100尼特亮度,但XS Max的AMOLED屏幕在相機前的色溫略有不同,且看起來更加高亮。但即便這樣,也能明顯發現,XS Max的可視角度碾壓了iPhone XR,而iPhone XR的可視角度,和以前的LCD屏iPhone是差不多的。

左XR,右XS Max

觸控延遲:XR的觸控貌似比XS Max稍微慢一點點,但兩者都是120Hz的觸控刷新率,可能是這LCD觸控晶元的鍋?但如果不是慢動作鏡頭下,肉眼很難察覺,得在激烈的遊戲里才能發現差異。

iPhone XR與iPhone 8 Plus

顯示內容:iPhone XR的屏幕橫向寬度小於8 Plus,但它們顯示的內容數目是一致的,所以每個元素都要比8 Plus小一些。元素變小,本身就會讓吃緊的PPI更加不夠用。而更小的字體,還會讓用戶不自覺靠近一點看,更加雪上加霜。但奈何不了劉海屏有超長的縱向高度,微博、網頁信息流都可以多看一兩條。


拍照

iPhone XR和XS系列的相機,最大差別是副攝,主攝成像理論上是一樣的。今年感測器的單位像素猛增到1.4微米,寬容度和弱光表現都會因此有明顯提升。此外,今年XS系列上的新演算法,帶來了強悍的HDR高光壓制,燈光場景會有更加碾壓式的提升。

白天場景

日間場景1

日間場景1中央放大

日間場景2

日間場景2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

燈光場景2

燈光場景2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3

燈光場景3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6

燈光場景6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7

燈光場景7中央放大

弱光/極弱光場景

弱光場景1

弱光場景1中央放大

弱光場景2

弱光場景2中央放大

弱光場景4

弱光場景4中央放大

極弱光場景

極弱光場景中央放大

「長焦」樣張對比

變焦對比1

變焦對比2

變焦對比3

變焦對比4

人像模式虛化

同位置拍攝,注意取景視野和後面的景深壓縮效果(XR是廣角攝像頭做虛化)

複雜邊緣摳圖效果

簡單邊緣摳圖效果(摳圖邊緣不如雙攝iPhone精準)

小結

iPhone X:強項是蘋果一貫的精準白平衡和優秀的拍照體驗,但放在新旗艦面前,高光壓制、弱光寬容度、弱光色彩飽和度、噪點控制都已經落後了。特別是高光壓制,差距真的太明顯了……

華為Mate 20 Pro:基本特性和P20 Pro變化不大,高光壓制、弱光寬容度、噪點控制都非常強,只有它們兩兄弟可以互毆,其他產品根本不在一個梯度,而3倍長焦的辨析力也難逢敵手。其弱項反倒是默認情景下的辨析力,默認狀態和弱光夜景都是1000萬像素,而且銳化和塗抹都太用力,導致畫面發乾,細節像油畫。而3倍長焦雖強,但會犧牲視野。所以白天光差不大時,建議手動換成4000萬像素。

iPhone XR:蘋果給了XR和XS Max不同的測光偏向。雖然ISO一樣的場景,它們的表現無比接近。但在燈光和弱光場景,XR的測光會有大幾率比XS Max更低。更低的ISO,讓XR的高光壓制、噪點和辨析力都比XS Max稍好(差距很小就是了)。以前雙攝iPhone會用副攝參與測光(取景時擋住副攝,會導致測光變動),但XS Max已經沒有這種現象了。所以還無法確認這個測光差異,是因為副攝缺失,還是因為演算法差異所致。

因為XS系列有HDR過於用力,暗部亮度過高而導致對比度偏低的問題。而XR稍微偏暗的測光,讓其畫面對比度稍高一點。這對買XR用戶來說是個讓感人的好消息,蘋果沒有因為定位差異而特意閹割XR的主攝,XR的寬容度和弱光表現要碾壓上一代的iPhone X,很是輕鬆,真香。

但畢竟是沒有副攝,就算燈光場景下2倍長焦的優勢不會太大,但iPhone XR在白天就被iPhone X和XS Max的兩倍長焦當場打哭了。另外一個問題是,現在人像模式得用廣角攝像頭,有幾個使用限制

首先,人像光效只剩3個(雙攝iPhone有5個);

其次,它只有在能識別到人臉的時候才能生效,無法用來拍物體了;

最後,它有使用距離限制,最遠距離在1米多左右。

雖然用主攝做虛化,會有更大的視野,而且弱光成片質量會反超雙攝iPhone(弱光下,主攝的效果會明顯好於長焦鏡頭),但iPhone XR無論是焦段帶來的景深壓縮還是摳圖效果,和雙攝iPhone的差別還是挺明顯的。


性能

蘋果A12仿生的性能我們就不多贅述了,感興趣的話可以到愛搞機的官網和微信查看http://t.cn/EZgUHzd。

這裡簡單概括就是:全面打爆Android全陣營。現在Android這邊,真的有點像要全員打boss的造型了。A12的CPU單核性能拋離Android 兩代以上,多核拋離1代左右,GPU已經拋離Android最強音驍龍845了(Kirin 980的GPU就更加不行了),得驍龍8150來挽尊了。

CPU運算性能

GPU圖形性能測試

高壓力GPU圖形性能測試

細節上,iPhone XR的CPU發揮和XS Max差不多,但GPU要相對保守一些,不知道是我們這台XR體質問題,還是蘋果用了不同的GPU調控。

如果考慮上XR的「高清屏」解析度(1792*828),實際玩遊戲時,它的負載遠比iPhone XS(2436*1125)和XS Max(2688*1242)低,發熱和流暢度都會更加好(雖然現在讓XS Max卡頓的遊戲也極少)。如果不考慮實際顯示的細膩度,沒錯,iPhone XR就是當今世上最強的遊戲手機,沒有之一。


續航&發熱&充電&信號

iPhone XR與一眾旗艦續航對比

iPhone XR搭載2942mAh電池,現役iPhone中排名第二,僅次於XS Max。經過了30分鐘狂野飆車8,各30分鐘的wifi和4G上網和30分鐘本地視頻播放,共2個小時的續航測試後,剩餘電量85%,無情地碾壓了所有的旗艦,並和第二名拉開了一段距離。「高清屏」真的可以為所欲為,要知道Android陣營這邊,還有4200mAh電池的選手的。

Pixel的快充頭也可以17W以上

iPhone XR和前代同代一樣,都支持PD快充(但得額外購買快充線和快充頭)。最高功率18W,就算用Pixel的PD快充頭也有17W。它也有7.5W無線快充,非常諷刺的是,無線充的功率都比官配5V/1A頭要高。

18W快充頭充電曲線(需自行購買)

雖然電池容量比iPhone XS Max略小,但充電曲線重合度很高,都是在70%電量之後開始明顯變慢,在80%電量之後進入明顯的涓流充電。10分鐘充到26%,15分鐘34%,30分鐘60%,1小時86%,雖然涓流時間很長導致它看起來充電很慢,但已經追上正常的Android水平。不過,Android開始往40W和50W快充跑了,高通QC5都要出來了。唉,這些晦氣事就不多提了。

30分鐘狂野飆車8後的iPhone XR發熱

正面最高分出現在下巴中央,36.3度左右;背面最高分出現在蘋果logo左下方(A12就在下面),為37.8度左右。

iPhone XR的發熱情況和XS Max如出一轍,發熱狀況對比iPhone X大有改善。A12也是顆熱得很快的電老虎,在高負載測試中,只要全力跑數十秒就能感覺到局部明顯發熱了。但因為性能餘量巨大,平時不可能高負載跑很久,甚至狂野飆車時,機身都只是稍微有點溫而已。

iPhone XR上下邊框沒有線iPhone XS系列那樣增加新的天線隔斷條,雖然沒有4*4 MIMO LTE,但後者信號翻車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這新的天線設計,算是因禍得福吧。

而iPhone XR開賣的時候都已經有iOS 12.0.1了,很多雙卡和WiFi的bug都解決了。我們日常雙卡使用(一張聯通,一張電信),並沒有出現XS Max早期那樣的花樣斷線和沒信號問題,屬於正常的iPhone水平。


總結

iOS是個封閉的平台,很多蘋果用戶積累下來的數據和應用,要轉移到Android這邊都很麻煩(當然,也有很多果粉是不屑於轉移的)。而且習慣了一套生態之後,真的是很難再去習慣新的使用邏輯和工具。畢竟對於大部分人,手機是工具和體現品味的工具,而不是整天調試折騰的玩具。

概括一波iPhone XR:

它是當今性能餘量最足的遊戲手機、續航最強的旗艦

屏幕大小/精細度和單攝,都是源自於以前的小iPhone

背蓋玻璃材質、防水防護等級之類的則是源自iPhone X

A12性能、主攝、無線充電是都是滿血的最新產品(雖然劉海也一併繼承了)

6種多彩配色,港版大陸都是實體雙卡而且支持電信

那麼XR到底適合哪些人呢?首先,你得是前幾代iPhone的用戶,手持iPhone 8 Plus的,我覺得可以明年再換。你的401ppi頂級LCD依舊很強。然後是那些不想花特別多錢體驗蘋果A12 SoC的人,或者你很喜歡活潑色彩的手機。

而XR的魅力是什麼?是iOS整個豐富的生態環境,可以跟Apple Watch聯動,可以跟iPad聯動也可以跟MacBook聯動。如果你想花最少的錢體驗蘋果今年最強的設備,iPhone XR不是你最好的選擇,而是你唯一的選擇。而且XR也破發了,再等一段時間,應該就挺適合入手的了。

無須忌諱加錢黨和果黑的目光,做出自己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搞機 的精彩文章:

谷歌Pixel 3真機照曝光,還是無劉海好看
小米8青春版正式發布,1399元香不香?

TAG:愛搞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