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設計壽命4年,超期服役5年,打開宇宙大門的開普勒終於走了!

設計壽命4年,超期服役5年,打開宇宙大門的開普勒終於走了!

35年前,當它還只是一個想法的時候,我們只知道天上有很多星星,熠熠閃亮。但那些星星都是恆星,遠在我們太陽系以外更遙遠的地方,能夠看見的屈指可數的幾顆行星都是我們太陽系自己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

但今天,我們知道自己不再孤獨,因為在太陽系之外,我們已經發現了18000顆行星候選者,確認的有3800多顆,而其中2681顆是它發現的。

它就是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2009年3月發射升空,通過凌日法尋找系外行星。開普勒運行在尾隨地球的太陽軌道上,不會被地球遮蔽,同時也避免了重力攝動,光度計也不會受到來自地球的漫射光線影響,因此可以有一個穩定的觀測平台。

開普勒睜著它的大眼睛,任何時候都可以同時觀察10萬顆恆星,每30分鐘測量一次它們的亮度。如果有行星從恆星前面經過,恆星的亮度就會發生變化,通常在1%或更低,我們就可根據這個亮度變化計算出行星的軌道、質量、大小,甚至是否處於宜居帶。

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最奇怪的事情是塔比星的亮度變化,有一次亮度降低高達22%,還有一次是15%,這意味著如果經過它面前的是一顆行星的話,這顆行星的直徑將是恆星的1/2,宇宙中不可能存在這樣的行星。因此各種猜想接踵而至,腦洞最大的是,塔比星存在高等智慧外星文明,正在圍繞恆星建設可以利用恆星全部能源的戴森球結構。

開普勒打開了宇宙的大門,讓我們第一次看到太陽系外還有那麼多豐富多彩的世界,這些世界中的某些,或許以後會成為我們的第二、第三……家園。但今天早上,美國宇航局遺憾地宣布,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已經耗盡燃料,工程師將在本周或下周發送一個指令,關閉開普勒的發射器和其它儀器,任其在遠離地球的安全軌道上漂移,開普勒將從此消失在黑暗的太空里。

雖然開普勒即將退役,但開普勒收集的所有數據都已傳回地球,並且將在未來繼續分析,幫助我們找到更多的系外行星。當然我們也不必心存遺憾,因為美國宇航局更強大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今年8月已發射升空,接替了開普勒的工作,並且將重點放在離我們更近,更廣闊的太空里,尋找我們左鄰右舍的世界,看看有沒有和我們一樣的生命存在。

開普勒的設計壽命是4年,但超期服役5年,圓滿地完成了觀測任務,為人類探索和尋找太陽系外其它區域的生命鋪平了道路,開發了一個全新的強大的研究領域。開普勒打開了宇宙的大門,我們將從這扇門裡窺探宇宙,並最終走向宇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德文 的精彩文章:

你可能難以想像,人類其實已能夠阻止30公里小行星撞擊地球!
NASA警告:三顆小行星同時飛向地球,時間不超過15分鐘!

TAG:徐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