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跨越千年說樓蘭——樓蘭消失之謎

跨越千年說樓蘭——樓蘭消失之謎

原標題:跨越千年說樓蘭——樓蘭消失之謎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組詩《從軍行》的第四首。創作背景為唐高宗調露、永隆年間即公元679-678年,吐蕃、突厥入侵甘肅,大將裴行儉率軍西征,將士們同仇敵愾、勝券在握。詩人把樓蘭比喻西域,襯託了將士們的豪情壯志。不過,真正的樓蘭古國此時已經消失近300年之久


樓蘭遺址(攝影:王金)


1、昔日輝煌的樓蘭古國


樓蘭最早見於我國西漢史籍。司馬近在《史記》中寫道,「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還說它「出玉,多葭葦、怪柳、胡楊、白草,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囊駝。


西漢時期是樓蘭王國最繁盛時期,樓蘭古城是樓蘭王國前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依山傍水,作為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



古樓蘭疆域圖


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經著名的敦煌,再西行至樓蘭。在當時,它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國際性中轉城市。中國客商到這裡,便可選擇不同道路前往世界各地,而世界各地的人員從四面八方彙集於此,再前往長安。正如史學家孔拉特所說:「樓蘭古城的興衰,是塊世界史的紀念碑。


匈奴是漢朝西北最大的敵人。為爭奪西域疆土,漢朝同匈奴進行了長這七八十年的戰爭,樓蘭首當其衝。這種爭奪曾一度白熱化。直到公元前7年,大將霍光派傅介子刺殺了樓蘭國王,另立其弟為王,遷都伊循城。樓蘭古國改名為鄯善國。此後,樓蘭一直都是漢王朝的西域重鎮。


東漢,班超曾活動於此。《漢書·西域傳》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一萬四千一百。」


塔里木河兩岸風光


5世紀,名僧宋雲曾來鄯善,城中還住著吐谷渾的寧西將軍。


此後,古樓蘭國消失了,它再也沒進入任何文獻記載。唐代大軍到達西域時曾經尋找過樓蘭,可是沒有找到,它從此消失了,只存在於邊塞詩人們的想像之中。


1274年,大探險家馬可?波羅沿古絲綢之路東來,也沒見過樓蘭,看見的只有莽莽黃沙。它到底哪裡去了呢?


2、突然闖入的文明世界


直到1900年3月29日,一個戲劇性的情節,導致了這一重要的古代城址的發現。


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帶領的探險隊沿著乾枯的孔雀河河床來到羅布荒原。天色漸晚,探險隊伍決定停下宿營,次日進發。可就在這個時候,他們發現身邊失了一件至關重要的東西,用來挖水的鐵鏟。便立即讓熟悉地形的維吾爾族嚮導艾爾迪克前去尋找。


艾爾迪克在順利地找到了鐵鏟準備返回的時候,沙漠里突然颳起了沙塵暴,狂風撲面而來,遮天蔽日,天地間一片昏黑。無處藏身的艾爾迪克被風吹著不知跑了多遠。當沙塵暴終於停下來的候,他慢慢睜開眼,突然發現眼前竟像變魔術一般出現了一個夢幻的奇蹟,荒無人煙的廢墟、灰色的城牆、滄桑的古城、長長的街市、參差不齊的房屋、高聳的泥塔、荒廢的烽火台。一座城市橫亘在沙漠上。


樓蘭古國遺址


艾爾迪克驚訝不已,以為自己看到了海市蜃樓,直到他在廢墟中發現了幾枚古幣和一些木雕殘片。很快返回隊伍的他將文物交給了斯文.赫定,經驗豐富的瑞典人敏銳的猜到這片人煙罕至的大沙漠里一定埋藏著一個古老的文明。但隊伍里水和食物已經不足以支撐他們繼續向前,只能先返回再作商議。


時隔一年之後,還是在中國導遊艾爾迪克引導下,費盡周折再次找到了那座廢墟上的古城。他們發現了規模頗大的殿堂古剎、一條扼守東南交通要衝的烽燧線、縱橫交錯的古道等等。斯文.赫定等人隨後在古城內十三個地點大肆發掘,獲取了大批漢魏古錢、羅馬錢、于闐錢,等各類精美的絲織品等。那麼,這座埋著如此多的文物的古城究竟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來歷呢?


1902年斯文.赫定回到瑞典,將考察資料和在羅布泊發現的一些木簡、殘紙交給專家辨認。德國語言學家們經過仔細地研究得出了一個舉世震驚的結論一一這片被流沙掩埋了長達十幾個世紀之久的方圓十多萬平方公里的羅布荒漠,就是中國《史記》和《漢書》中記載的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後來又名消失了的絲綢之路重鎮——樓蘭。


在銷聲匿跡了一千多年之後,樓蘭,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古城,終於再一次回到了人們的視線里!而這一次,它是以一種突然闖入的方式再次登場,讓世人都為之驚詫不已。輝煌的樓蘭古國,重見天日,一時間,舉世震驚。


3、樓蘭是怎麼消失的


曾經如此輝煌的樓蘭為什麼消失了呢?


歷史文獻記載中,從出現在《史記》、《漢書》中開始,樓蘭只活躍


了幾百年,便在公元4世紀神消失了。《周書》是最後一部對樓蘭作了專門介紹的正史。到了唐代,「樓蘭」幾乎成了邊塞的代名詞,在詩人的詩文中多次被引用。如上文引用的王昌齡《從軍行》、李白的《塞下曲》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岑參的《獻封大夫破插仙凱歌》「官軍西出過樓蘭,營幕旁臨月窟寒」等詩。


沙漠鬥士胡楊林


但是誰也沒有提到這個曾經聲名赫赫繁榮興旺了幾百年之久,融匯了東西方文化精華的交通要衝樓蘭文明到底去哪了?


樓蘭文明是怎麼失落的呢?這是一個爭論了一個世紀的問題,至今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明晰的答案。前輩史學家歸納幾十種的推測,自然環境變化、人類活動破壞、自然政治經濟中心轉移和瘟疫四種說法比較有代表性。


自然環境變化說


英國人斯坦因是「自然環境變化說」的最先提出者。20世紀初,他從樓蘭考察回國之後,就發表了冰山退縮導致河流流量減少,土地沙漠化,樓蘭就是這麼被廢棄掉的。樓蘭所在之地本身就氣候惡劣,一年中八級以上大風天氣有一百多天,夏季高溫可達五十多度,冬季寒冷可至零下三十多度,樓蘭古城周圍是廣闊的雅丹地貌。雅丹是一種長期強烈風蝕和水蝕形成的像海中礁石一樣的土堆群,地表溝壑縱橫,起伏不平,連汽車都很難行駛。


據《水經注》記載,東漢以後,由於當時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濱河改道,導致樓蘭嚴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領樓蘭、焉背、色茲三國士兵近5000人,不分晝夜橫斷注濱河,引水進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後,儘管樓蘭人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嘗試,樓蘭城最終還是因為斷水而廢棄。


樓蘭古城的消亡大約在公元前後至四世紀,也就是中原漢朝到北魏時期,這正是旱化加劇的時期。其實在這一旱化過程中,不僅是樓蘭古城消亡,而且由於沙漠擴大,先後發生尼雅、喀拉墩、米蘭城、尼壤城、可汗城、統萬城等的消亡。樓蘭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國北方,甚至是世界氣候出現乾旱化的大背景下發生的,它不是一個孤立的空間,只是由於樓蘭在乾旱內陸,這裡人文與自然環境的變化更加明顯罷了。



沙漠中的小湖泊


政治經濟中心轉移說

政治經濟中心轉移說則認為:是絲綢之路使得樓蘭日益興盛,同時也是它使樓蘭日漸衰落,絲綢之路改走北道,中原王朝在樓蘭的軍隊和屯田事業也從此向北轉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樓蘭便慢慢被廢棄,最終銷聲匿跡。


人類活動破壞自然說


「人類活動破壞自然說」則認為,樓蘭人在創造高度發達的文明的同時以驚人的速度製造著沙漠。由於樓蘭人違背了自然規律,盲目開墾從而致使水土流失、河流改道、氣候反常、水分減少鹽鹼日積,最後造成王國的必然消亡。埃及、美素不達米亞這些同樣是古文明的發樣地,如今卻都是鹽鹼泛流沙漠縱模的不毛之地,樓蘭亦是如此。



瘟疫說


但也有人認為,給樓蘭人最後一擊的是瘟疫。傳說在沙漠中有一種可怕的急性傳染病,叫「熱窩子病」,一病一村子,一死一家子。在巨大的夫面前,樓蘭人選擇了逃亡,樓蘭國由此瓦解。


這種「瘟疫說」是有道理的。從考古發把來看,樓蘭古城是突然間被廢棄的。沒有戰爭的痕連,也不像是人類漸漸遷移之後留下的遺迹。無論是珍貴的文獻,還是各種財物在樓蘭廢墟中都曾被大量發現。


如果是因干早等原因,樓蘭人怎麼會如此倉促地離開家園,拋棄下如此之多的財物?也許,只有瘟疫才能造成十室九空的景象,才能讓人不顧一切地逃離。


至此,輝煌的樓蘭古城永遠地無聲地消逝了


雖然逃亡的樓蘭人一代接一代地做著復興樓蘭的夢,但是,夢只能是夢。而且,夢到最後,做夢的人都等不及而消失了。樓蘭,依然是風沙的領地,死亡的王國。

有專家指出,孔雀河與車爾臣河匯入塔里木河,經庫魯克河流入羅布羅布泊,羅布泊是古樓蘭的生命之源,羅布泊的遷移,使樓蘭水源枯竭、植物死亡導致了氣候惡劣,樓蘭人只好棄城而走,樓蘭古城也因此在歷史上消失。



探險家余純順之墓


許多學者也認為,古樓蘭的衰亡是與社會人文因素緊密相連,有文獻記載樓蘭古國的最後存在時間在東晉十六國時期,這正是我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時期,北方許多民族自立為藩,相互戰爭。而樓蘭正是軍事要兵家必爭之地。頻繁的戰爭、掠奪性的洗劫使樓蘭的植被和交通商貿地位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而沙漠邊緣的古國,喪失了這兩個基本要素,也不可存在下去。於是,它就變成了今天滿目黃沙、一片蒼茫的景象。


樓蘭文明消逝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一代又一代的專家學者們還在探索…


參考文獻:


1、昌盛一時的樓蘭古國怎麼消失了


2、絲綢之路,劉迎勝,江蘇人民出版社


3、絲綢之路,王宏斌,吉林人民出版社


4、以史為鑒,樓蘭古國為什麼消失,中國甘肅網

5、挖掘樓蘭王國,紀錄片

6、擺脫不了的爭議旅行家,搜狐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絲路遺產 的精彩文章:

佛教為什麼會在印度滅亡

TAG:絲路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