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光緒帝為何敢跟慈禧一較長短?只因此人默默為其聚攏一批勢力

光緒帝為何敢跟慈禧一較長短?只因此人默默為其聚攏一批勢力

原標題:光緒帝為何敢跟慈禧一較長短?只因此人默默為其聚攏一批勢力



翁同龢

清末為何一直畏畏縮縮的光緒帝敢跟慈禧直接叫板了?難道真的因為心愛之人的死刺激了光緒?非也,生在帝王家肯定不會因為這些兒女私情直接與帝位開玩笑的。而是因為光緒身邊的帝師終於為他聚攏了一批死忠粉,光緒覺得再也不用「韜光養晦」下去了,敢正面跟慈禧剛了,而他依靠的這位帝師就是翁同龢。


咸豐九年一月,皇上恩准翁同龢開缺,返京調養。回京後的第三年,同治元年(1862年)翁同龢被任命為鄉試正考官,典試山西。這以後,他曾多次涉及文衡,屢次充任考官,所以門生故舊遍布朝野,為清王朝選拔了大批人才。翁同龢之崛起,自然得益於其父翁心存。



翁同龢

翁心存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後為同治帝師。自此,翁氏家族進入鼎盛時期,稱"一門四進士、一門三巡撫;父子大學士、父子尚書、父子帝師"。既然百分之四十一的清朝狀元都來自江蘇等吳地,翁家的興盛,自是情理之中。在道、咸、同、光四朝,翁氏兩代累任高官。當咸豐六年翁同龢以27歲中一甲一名進士後,便擢任翰林院修撰。同治四年,接替父業,入值弘德殿,為同治師傅,前後教讀九年。同治病逝後,光緒繼位,慈禧又命翁同龢入值毓慶宮,為光緒師傅。


同治十年,正當翁同龢為進講再作努力之時,其母許氏病逝,翁同龢上奏獲准回籍治喪,離開弘德殿上書房,直到同治十三年治喪期滿才回京復職,再次入值弘德殿,擔任同治帝師傅,直到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皇帝病逝,翁同龢也隨之結束了弘德殿行走的帝師生活。



翁同龢


光緒五年,雲南巡撫杜瑞聯就雲南非法軍費報銷一事,派崔尊彝和潘英章二人攜巨款赴京打通關節。崔、潘二人進京後在軍機處、戶部四處活動,最後以向軍機大臣周瑞清、王文韶、景廉和戶部經辦司員、書吏行賄8萬兩為條件,了結此項報銷。

光緒六年,廷臣爭俄約久不決,懿旨派惇親王、醇親王及同龢與潘祖蔭每日在南書房看摺件電報,擬片進呈取進止,至俄約改定始止。


光緒八年十月,廷命翁同龢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翁同龢第一次出任軍機大臣。翁同龢此次出任軍機大臣,主要參與了兩項重大政治活動。一是參與處理雲南軍費報銷舞弊案;二是參與中法越南交涉事宜。翁同龢因曾國藩及李鴻章曾經檢舉其兄,因而終身與李鴻章有私怨。任戶部尚書期間,處處刁難北洋水師。



翁同龢


光緒十年,法越事起,翁同龢主張一面進兵,一面與議,庶有所備。又言劉永福不足恃,非增重兵出關不可。旋與軍機王大臣同罷,仍直毓慶宮。前後充會試總裁、順天鄉試考官,兩蒙賜"壽",加太子太保,賜雙眼花翎、紫韁。嘗請假修墓,傳旨海上風險,命馳驛回京,恩眷甚篤。

光緒二十年,翁同龢再任軍機大臣,深得光緒帝信任。在甲午戰爭中,堅決主戰。次年,清軍戰敗,中日和議期間,翁同龢與李鴻藻極力反對割地,指出:"寧增賠款,必不可割地。"又聯合俄、英、德三國謀阻割地,最終情勢無法挽回。次年,兼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



慈禧


從教授光緒啟蒙識字到被撤職回鄉,翁同龢與皇帝之間以師生關係相處長達24年。僅憑這層關係,翁同龢定能在晚清內政外交中發揮重大作用。甲午戰爭至戊戌變法時期,翁同龢與孫家鼐、志銳、文廷式、汪鳴鑾等官僚士紳形成了與後黨抗衡的帝黨集團,進一步加強了在政壇中的地位。

舉凡翁同龢為官六十年所做大事,有:平反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假錯案;捲入甲午戰爭洪流;支持盛宣懷等創辦中國第一家自辦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由戶部撥100萬兩"生息官款"存於中國通商銀行,實際上也成為開辦伊始的中國通商銀行的最初營運資金;再就是舉薦康梁等維新人才,親自草擬《明定國是詔》。


可惜的是光緒依靠的這股力量沒有軍方代表,不然,也不是沒有成功奪回皇位的實際控制權的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韻史詩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有多優秀?突厥首領為其賣命打江山,李死後他想為其殉葬
中國一下落不明的傳世之寶,其經歷可寫一部小說,一代傳奇之路

TAG:無韻史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