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入茶、入膳、入酒、入葯的「多功能良藥」

入茶、入膳、入酒、入葯的「多功能良藥」

在中藥大家族中,陳皮算得上是熟悉的配角。雖然,它不像當歸、茯苓、甘草那樣名聲在外,但卻同樣展現著自己的個性之美,與融合之雅。它不顯山露水,心甘情願地當好「配角」,這樣的陳皮怎能不受人歡迎。

入茶、入膳、入酒、入葯的「多功能良藥」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中醫認為,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肺經。《神農本草經》記載陳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氣機,條暢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概括來說,陳皮具有行氣理氣、健脾和胃、止咳化痰等功效。除了陳皮自帶的屬性外,它還有個最大的「本事」,那就是協調諸葯的作用。

《本草綱目》記載陳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葯則升,同降葯則降。」「性溫和百葯」,說白了,它就是能和許多葯和睦相處,並且能起到助葯的作用,它的包容與融合性令人感嘆。

入茶、入膳、入酒、入葯的「多功能良藥」

陳皮是什麼?

當聽到這個提問,很多人會說:「這個好簡單,不就是橘子的皮?」

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準確地說,陳皮是茶枝柑剝下的皮經過陳化三年以上的果皮。茶枝柑可以說是以皮為生,它的果肉不值錢,但是它的皮卻身價頗高。「不要果肉只要皮」這句俗語足以說明茶枝柑皮的價值。

剝開的茶枝柑皮要給它「曬太陽」,從新鮮到最後的陳皮,它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陳皮按顏色一般分為三類,青皮、黃皮、大紅皮。

重陽節期間收穫的是青色的青皮,它對於治療肝氣鬱結、肝膽疾病、腑氣不通有療效。但是青皮性烈,不可多食,氣虛的人更要特別注意。

再過一陣子的初冬,收穫外表黃綠色的黃皮,它有燥濕、和胃功效。

到了冬至時節,則是「大紅皮」出場,它的藥性以溫為主,能溫補脾胃。

陳皮既是藥材,也是食材。它入茶、入膳、入酒、入葯,是家庭廚房、餐館廚師手中的好味道。因此,堪稱是「多功能良藥」。

入茶、入膳、入酒、入葯的「多功能良藥」

什麼樣的陳皮好?

當然是以陳放時久者為好,南北朝著名醫學家陶弘景提出「須陳久者良」的論斷。實際上從「陳皮」的名字上也可以得知,時間的沉澱才蘊藏出好味道。

陳皮似人,時間很久的陳皮長得比較「丑」,褪去了曾經的新鮮。就如同歲月漸老的人生,繁華漸漸淡去,美麗的容顏消逝,可是,在得與失的轉換中,人生也變得更注重內涵。慢慢變得溫和、溫順、低調,懂得合作、和諧。從傲人的枝頭走下,在時間的沉澱器里蛻變重生,換一種形式依舊綻放光彩。

中藥中講究「君臣佐使」理論,認為各葯之間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作為輔葯的陳皮,甘於寂寞,在默默無聞中發揮著自己應有的作用,同時又能很好地融入。

我們的人生不也一樣,找准自己的定位,演好自己所處的角色,不卑不亢,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大智慧。

陳皮不光是一味葯,它更像位人生智者,無聲地告訴我們如何從容面對時間,面對人生。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家庭中醫藥,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陳思

⊙運營編號:YNZY000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突發中風等急性病束手無策?為何不用這個急救穴!
每天揉兩次,堅持一個月,血壓低了,再也沒便秘過!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