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陰陽」,究竟是「二氣」,還是「一氣」?

「陰陽」,究竟是「二氣」,還是「一氣」?

「陰陽」,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哲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古人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陰陽相交而化生的;同時萬事萬物中,又都包含著陰陽特性。它是各種事物運動變化的本源,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

這一對既對立又統一的概念,幾乎可以用於一切有形或無形的事物。比如天為陽,地為陰;晝為陽,夜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君為陽,臣為陰;山南為陽,山北為陰;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動為陽,靜為陰;熱為陽,冷為陰,等等。

而最慣常的說法,則認為陰陽是「氣」:當天地開闢之時,輕而清的陽氣上升為天,重而濁的陰氣下沉為地,陰陽二氣交感,乃化生出人和萬物。

因此在我們的觀念中,一般都認為「陰陽」「二氣」,例如《西遊記》中大鵬金翅雕的寶貝,就喚作「陰陽二氣瓶」,「人在其中,若不言不語,瓶內極是陰涼,一旦說話,就有火燒來,一時三刻,化為膿血」。

(獲取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古今神秘文化)

不過,與「陰陽二氣說」相對,古代先哲們還提出了「陰陽一氣說」,即認為陰陽只是一氣,一氣之消長便為陰陽,一氣之陽發展到頂點就開始消退,轉化為一氣之陰,而不是說陽氣盡了,又另外有個陰氣出來代替它。

這正如人的呼吸只是一氣之呼吸,呼時為陽,吸時為陰;又如一晝夜乃至一寒暑,也是陰陽消長的結果。這是事物陰陽兩方面的轉化,而不是陰陽兩個事物的更替。而且這種轉化,總是陽了又陰,陰了又陽,循環不已,沒有終結。

一般而言,古人在談事物的對立統一時,會用「二氣說」;而論事物性質的轉化時,則用「一氣說」。

對這兩種說法,你怎麼看?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別忘了點贊、轉發和關注哦!

您的舉手之勞,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神秘文化 的精彩文章:

五則日常秘法咒語,據說能驅邪,還能養生!
何為「太極」?對這個中華文化最玄奧的概念,古人也眾說紛紜!

TAG:中華神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