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爭清軍全面落敗,日方損失兵力只有這麼一點!

甲午戰爭清軍全面落敗,日方損失兵力只有這麼一點!

我國古代的國力十分強盛,周邊的國家無不臣服。但是到了清朝末期,在軟弱的清政府領導下,國力漸漸衰弱。同一時期,西方國家在工業革命的影響下,綜合國力早就超越了清政府一大截。日本也在明治維新之後,經濟迅速發展,但是島上貧瘠的資源並不能滿足綜合國力的發展需求,所以,他們便把目光鎖定在了清政府。在西方列強一步步瓜分清政府的大背景下,日本於1894年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戰爭的結果就是清政府慘敗。

清政府面對日本的挑釁,剛開始不以為意。清朝領導人認為日本不過是小小的島國,即使他們在明治維新的影響下綜合國力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在面對地大物博的大清時,還是不堪一擊。其實對於日本本身來說,這種進攻也有極高的冒險性,因為不論是人數還是資源方面,清政府都是完虐日本的。而且從中日之前的交手來看,中國佔據絕對的優勢,所以此次戰爭日本出動了整個國家的兵力,並且做好了失敗的準備。他們一旦失敗了,面臨的風險比清政府可大多了。

甲午戰爭雙方兵力對比情況如下:雖然說日本派出的是整個國家的兵力,但是國土面積擺在那兒,一個國家的人又有多少呢,參戰的日本兵不過是二十四萬。清政府則是從全國各地抽取了品質精良的優質士兵,共有六十萬。雙方的兵力對比情況一目了然,從紙面實力來看,清政府無疑是穩操勝券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是:這場戰爭清軍死亡數有四萬多,日軍的死亡數卻沒有中國的一半多,日軍死亡數僅僅一萬兩千,而且這些人大多數因為水土不服或者傳染病而死的,真正戰死的人數更少,僅有一千四百多人。

清政府的潰敗,讓成千上萬的大清子民感到恥辱,而且經此一役後,西方列強看到了清朝這塊肥肉有利可圖,便紛紛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清政府。

在受到越來越多的侵略後,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讓西方列強侵略的野心更加膨脹,清政府面對的是越來越多的割地賠款,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得大清國已經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臨死發明的東西,救了十萬蜀軍,現在路上都擺著!
悟空有三根救命毫毛,為何取經路上卻只用了一次?

TAG:圖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