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嘉賓演講摘要集萃——2018幹細胞國際研討會

嘉賓演講摘要集萃——2018幹細胞國際研討會

2018年11月9日到10日北京,生物谷將舉辦第十屆幹細胞會議,在秉承前九屆幹細胞臨床與轉化的會議經驗基礎上, 圍繞幹細胞基礎研究、幹細胞臨床轉化、幹細胞製備標準與規範化等,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業界翹楚、臨床醫生一道進行深入討論,促進合作交流。同時本次研討會特別設立「青年千人」論壇,為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搭建學術交流平台。

調研邀請

調研對象

幹細胞領域關注者

會議信息

會議名稱:2018(第十屆)幹細胞國際研討會

會議時間:2018.11.09-10

會議地點:北京元辰鑫國際酒店

會議主辦機構:生物谷

會議形式:演講 + 青千論壇


會議結構:

參會人群

高校,科研院所40%

醫院醫生30%

幹細胞企業20%

其他 10%

會議亮點

探討幹細胞基礎研究的熱點與難點

圍繞幹細胞重編程、幹細胞乾性維持與定向分化,幹細胞與組織器官修復、類器官等進行深入交流

推動幹細胞治療的臨床轉化

圍繞幹細胞臨床轉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邀請專家、臨床醫生等解答

促進幹細胞治療的完善與發展

討論幹細胞治療規範和標準, 幹細胞的存儲、製備的自動化

大會內容搶先看!嘉賓演講摘要集萃

演講人:

袁寶珠,醫學及理學博士,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細胞資源保藏及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國家幹細胞專家委員會委員。

演講題目:

《臨床研究『備案』用(干)細胞質量評價規範》

演講摘要:

自2015年8月正式出台《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簡稱《管理辦法》),我國積極開展了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及項目『雙備案』工作。與《管理辦法》相配套的《幹細胞製劑質量控制及臨床前指導原則(試行)》(簡稱《指導原則》)在整個《管理辦法》的實施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指導原則》涵蓋了質量控制體系中的質量保障體系(包括GMP等)和質量評價體系。

其中的質量評價體系,包含各類檢驗規範,如質量檢驗、放行檢驗和複核檢驗。而『質量檢驗』是以評價整個生產工藝的質量及穩定性為主要目的、『臨床研究』所需的最為重要的一種評價規範,其理念和內涵適用於包括各類幹細胞產品在內的所有治療性細胞產品,也應是『臨床試驗』註冊申報所需的質量評價規範。

在『質量檢驗』基礎上,研發者須根據其產品的特殊性,建立相關產品的『放行檢驗』,用於對中間產品(如細胞庫細胞)或終末製劑進行『補充檢驗』,以確保相關產品從製備到使用全過程質量評價和風險覆蓋的完整性及評價效率。

歷年研究領域及成果介紹:

擁有超過30年基礎研究及轉化醫學研究經驗,現主要從事各類細胞治療產品的質量控制研究及質量評價,包括相關產品質量屬性研究、質量控制技術研發,和質量評價用標準物質及評價規範的研究及制定。

參於國家細胞治療產品的監管和與監管相關的技術性指導原則起草及修訂,其中,負責起草和修訂了《幹細胞製劑質量控制及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015年8月開始試行)。

承擔不同類型的國家及地方科研項目,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於2016年獲得了首批國家『幹細胞與轉化研究』重點專項資助,用於「臨床級幹細胞標準化評價體系」項目研究。

演講人:

王霞,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

演講題目:

《成體幹細胞體外培養和三維分化創新技術及其應用》

演講摘要:

報告將介紹一個創新性的成體幹細胞體外培養和三維分化技術。

利用這一技術,培養出的幹細胞系在體外能長期保持良好的自我更新狀態,並能分化成腸道上皮的各種細胞類型。我們可以從單個幹細胞擴增培養成為大規模的幹細胞系,便於後續的基因表達分析、基因組測序分析、功能分析及病理分析。幹細胞進行氣液界面培養分化後,可以自發形成由各種類型腸上皮細胞組成的三維立體的腸上皮組織,該上皮組織具有完善的上皮屏障結構和功能,並可用於構建疾病模型(Wang X. et al., Nature, 2015, 522(7555):173-178)。

該技術適用於所有柱狀上皮組織的成體幹細胞的體外培養和分化,包括胃、小腸、結直腸、肝管、胰腺導管等組織器官,是幹細胞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和貢獻,為研究成體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機理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具有非常重大的科學意義。

我們用上述創建的培養腸幹細胞的方法,首次成功在體外培養了病人直接來源的巴瑞特食道幹細胞。與同一病人來源的胃幹細胞或食道幹細胞相比,巴瑞特食道幹細胞具有特異的基因表達譜,並只能分化為腸化生組織的各種細胞類型,轉化後在小鼠體內能形成類似於人食道腺癌的腫瘤。對巴瑞特食道幹細胞進行了基因組穩定性檢測,表明不同病人演變為癌症的風險、進展程度不同。此項研究表明巴瑞特幹細胞在腫瘤發展中的重要性,可以將其作為靶點進行預防和阻斷食道腺癌的發生。

歷年研究領域及成果介紹:

2001年和2004年分別在大連海洋大學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04-2009年,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取得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2009-2012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隨後在傑克遜實驗室基因組醫學研究中心從事副研究員(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工作(2012-2015)。2015年至2016年,作為高級研究學者(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 和研究經理(research manager), 先後在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和休斯頓大學進行科研工作。

王霞博士主要從事成體幹細胞和人類疾病的相關研究,截至目前,已在權威期刊(如Cell, 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和Stem Cells)上發表SCI論文28篇。

演講人:

劉學鋒,現任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院病理系教授,細胞永生化項目帶頭人,細胞重編程中心實驗室主任 ,是條件重編程技術(CR)的發明人和條件重編程細胞(CRC)的發現者和命名人。

演講題目:

《Conditional Reprogramming for Regenerative and Predictive Medicine》

演講摘要:

條件重編程(Conditional Reprogramming, CR)技術,即不添加任何病毒或細胞癌基因的非遺傳操作技術,在不改變細胞任何遺傳基因和表型的情況下使細胞在體外正常生長、持續傳代。與Organoids 培養一起,被美國NIH列為腫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和抗癌新葯發現的新一代篩選工具之一,最近數篇Nature或Cell綜述將CR技術稱為新一代人癌症模型或癌症精準或個體化功能性診斷新技術。

該技術主要利用飼養層細胞以及Rho激酶抑製劑,可以誘導哺乳動物或人的原代(成體)上皮細胞,在體外培養無限增殖。CR細胞在體外可形成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模擬微器官,如乳腺上皮細胞分化形成分泌導管,支氣管上皮細胞分化形成纖毛和分泌粘液並成功用於氣道重建,beta細胞經過CR擴增後能在體外體內實驗中反應於培養基或血液葡萄糖濃度而表達胰島素。

因此,通過該技術得到的CR細胞,應用於癌症精準醫學或新葯發現和組織修復和再生(體內外)有重要價值。

歷年研究領域及成果介紹:

CR和Organoids 代表著新一代來源患者的癌細胞模型(PDCM,Patient-Derived Cancer Cell Models),並被NCI(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納入美國腫瘤精準醫學計劃和抗癌新葯發現項目計劃,也被NIH納入多項癌症或再生醫學研究基金項目指南。

劉教授從事細胞重編程和永生化研究,主持和參加NIH研究項目10 余項,共發表科技論文90餘篇,研究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自然子刊(Nature Protocols),美國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等,被引用兩千次以上。擔任 20餘SCI期刊編輯或審稿人。

演講人:

孫凌雲,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南京鼓樓醫院副院長、南京大學風濕免疫研究所所長。現任國家幹細胞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學會幹細胞質量控制和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風濕病學會主任委員。曾任全國風濕病學會副主任委員。

演講題目:

《MSC與自身免疫病研究新進展》

演講摘要:

課題組開展MSC與自身免疫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20年,成功用異體MSC治療SLE等自身免疫病1000多例,其中治療SLE500餘例,隨訪觀察發現MSC治療難治性SLE部分緩解和完全緩解率達到60%。MSC治療5年隨訪結果表明SLE生存率84%,大大減低了難治性SLE的5年死亡率(大於50%)。

進一步研究發現除了MSC的質量和細胞數外,患者的微環境也影響MSC的治療療效。機制研究發現異體MSC治療在不同自身免疫病中的調節作用有共性也有個性,共性表現在抑制T和B細胞的增殖、活化、抗體和細胞因子的產生,上調Treg、Breg等,個性表現在SLE中MSC抑制CD4+細胞的凋亡,而在系統性硬化症中促進CD4+細胞的凋亡,上調Treg。感染是SLE等自身免疫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MSC除了免疫調節和組織修復作用外,還有抗感染作用,在SLE治療中有重要的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歷年研究領域及成果介紹:

在國際上首先開展異體MSC治療SLE等,已完成1000餘例,在國際大會發言40餘次。

在Cell Stem Cell、Nat Immunol、Nat Med、Immunity等發表論文488篇,其中SCI論文160篇,主參編專著16部。Int J Rheum Dis、Pathologie Biologie副主編,Arthritis Res Ther、QJM、Cell Mol Immunol 編委。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22項。2015年獲第七屆國家衛生計生委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醫學傑出人才、江蘇省中青年首席科學家、南京十大科技之星、南京科技功臣、南京市勞模。2002國務院特殊津貼。

演講人:

Xianmin Zeng Professor Buck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Aging

演講題目:

《iPSC-based retinal progenitor therapy》

演講摘要:

We have developed several 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cGMP)-compliant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 line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have shown that multiple cellular products can be generated from a single working cell bank (WCB). Using a stock prepared from the cGMP-compliant WCB, we tested differentiation into therapeutically relevant cell types of the three germ layers using standardized but generic protocols.

In addition, we introduced a constitutively expressed GFP cassette in Chr13 safe harbor site by genome editing and observ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engineered line and the control line, indicating that engineered products can be made using a standardized methodology.

We believe that our demonstration that multiple products can be made from the same WCB and that the same protocols can be used with multiple lines offers a path to a cost-effective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cellular products from iPSC lines. I will discuss our IND-enabling studies with retinal progenitors derived from the cGMP grade for treating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歷年研究領域及成果介紹:

Dr. Zeng is a leading stem cell biologist with expertise i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ESC) an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 One of her research focuses is to study neural development in human and to model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using patient-specific and genome edited isogenic lines. She has developed scalable processes of generating functional cell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from ESC/iPSC for cell therapies and drug screening.

Dr. Zeng received her PhD in Molecular Biology from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in 2000 and had her postdoctoral training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in 2000-2005. She is Professor at the Buck Institute Research on Aging and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Dr. Zeng is a recipient of several major funding including a translational grant to develop PSC-based therapie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from 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https://www.cirm.ca.gov/our-progress/people/xianmin-zeng), and an iPSC-based toxicity screen grant from the NIH. She is also the Founder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two biotech companies, XCell Science Inc. and NxCell Inc.

演講人:

王建軍 教授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

演講題目:

《一種新型蛋白質誘導的原位組織重編程技術及應用》

演講摘要:

傳統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利用病毒將Sox2,Oct4,Klf4和c-Myc基因傳遞到體細胞中,然後將該體細胞在培養皿中重編程為iPSC。然後誘導產生的iPSC在體外分化成體細胞或祖細胞,其可用於再生醫學的細胞療法。

我們最近發明了一種蛋白質誘導的原位組織重編程技術,使用該重編程蛋白通過直接靶向體內的疾病組織,將疾病細胞的時鐘重新設置為暫態幹細胞。

與不能經歷任何錶型變化的疾病細胞不同,經過蛋白質處理的疾病細胞會變成重新獲得分化能力的暫態幹細胞。在組織微環境下,由駐留組織提供的細胞因子將誘導原位產生的暫態幹細胞重新分化成正常的組織細胞。因此,這種蛋白質誘導的重編程和再分化過程使得疾病細胞的表型變化成為正常組織細胞,用於有效的疾病治療和再生醫學。

我們為這種原位組織重編程技術提供了強大的譜系追蹤實驗證據,證明了原位生成的暫態幹細胞可以分化為正常組織。這項突破性技術提供了一種技術平台,可廣泛用於疾病治療和受損組織修復的再生醫學,在現代醫學中具有顛覆性的影響。

歷年研究領域及成果介紹:

現任美國韋恩州立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幹細胞實驗室主任,蛋白質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的開創者,幹細胞技術研究及應用領域的傑出科學家。他的團隊發明了幾種新技術,包括QQ-蛋白質轉運技術,QQ-piPSC技術和蛋白質誘導體內組織重編程技術。這些技術在包括美國、中國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多個國家獲得專利。

王博士目前的主要重點是在他的實驗室中發明的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用於治療多種癌症,包括三陰性乳腺癌、腦癌和胰腺癌,以及急性心肌梗塞和慢性心力衰竭。

演講人:


蔣衛 教授 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

演講題目:

《長非編碼RNA與內胚層胰腺分化和糖尿病發生》

演講摘要: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 play crucial roles in regulating diverse b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cell lineage specification and involve in disease pathogenesis.

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on human pancreatic differentiation, we have generated a comprehensive transcriptome profile of human pancreatic lineage including undifferentiated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 ESC-derivate definitive endoderm, pancreatic progenitors, as well as purified human primary pancreatic alpha cells and beta cells. This data revealed dynamic regulation of hundreds of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 during pancreatic lineage differentiation. More interestingly, dozens of endodermal pancreatic-specific lncRNAs exhibit genomic overlap with diabetes-associated SNPs revealed by GWAS database. One of them is the lncRNA DEANR1 (Definitive Endoderm Associated long Non-coding RNA1).

Our previous work has shown DEANR1 positively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its neighboring gene FOXA2, which is crucial for endoderm differentiation and pancreatic specification, and thus contributes to definitive endoderm differentiation. To further analyze the functional link between SNP/DEANR1 and pancreatic differentiation and diabetes pathogenesis, we have analyzed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the SNP on DEANR1 expression. Moreover, we have generated the knock-in human ESC lines of the DEANR1-assocated SNP using CRISPR/cas9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y with the aim that modeling disease in a dish based of in vitro pancreatic differentiation technology.

歷年研究領域及成果介紹:

蔣衛博士在北京大學先後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並在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中心、哈佛醫學院完成博士後訓練,2015起年任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教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特聘研究員。十餘年來蔣衛教授一直耕耘於細胞分化和表觀遺傳學研究,長期關注細胞命運決定這一基本的細胞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問題。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系統建立多能幹細胞(包括人/鼠/猴的ESC/iPSC)往胰腺方向分化的分步誘導方案,得到功能性的胰島細胞,同時體外再現人內胚層、胰腺發育的過程;鑒定胰腺前體的表面標記CD24,使純化胰腺前體細胞成為可能;發現可用於預測細胞分化潛能的簡單生物標記分子WNT3,幫助選擇具有合適譜系分化能力的人多能幹細胞系;功能性鑒定人內胚層分化功能相關的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6和lncRNA分子DEANR1,探討了內胚層命運決定的分子機制。

已發表20多篇論文,SCI引用數超過1400次。獲邀在ISSCR會議以及日本、韓國多個國際會議做口頭報告。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1項。

演講人:

陳浩林 教授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演講題目:

《大鼠睾丸間質幹細胞的分離,體外培養及調控機制研究》

演講摘要:

雄激素缺乏影響男性的生殖能力及身心健康。睾丸間質(Leydig)細胞是產生雄性激素的主要細胞。其幹細胞(間質幹細胞,Stem Leydig Cell,SLC)具有修復,維護間質細胞群體穩定的作用。但SLC在睾丸內的分布,其外周標誌蛋白的表達,以及增殖分化的調控機制,仍然未知。為研究SLC發育的調控過程,我們建立了生精小管培養技術。在體外培養大鼠生精小管,4周後,其表面的SLC可以發育出能大量分泌雄激素的間質細胞。利用該系統篩查了30多種潛在的激素及生長因子,我們發現SLC的增殖主要由DHH, FGF2, PDGF,activin及TGFb等因子調控。其分化主要由DHH,鋰離子相關的信號分子,BMP4及雌激素E2的調節。

為進一步分離純化間質幹細胞,我們通過轉錄組分析粗選的SLC,比較多種可表達於細胞表面的蛋白,最終發現CD90是一個比較理想的SLC標誌蛋白。免疫染色顯示,CD90陽性細胞主要分布於睾丸間質中的三個位置,生精小管外周(弱陽),毛細血管外周(弱陽)及淋巴管內皮(強陽)。流式分選CD90弱陽性及強陽性細胞,在體外均可發育成間質細胞。

結論:1)體外培養睾丸生精小管,可以誘導管周SLC向間質細胞的發育;2)該培養體系可用於SLC調控機制的研究及環境污染物的篩查;3)CD90可以作為分離純化SLC的標誌蛋白;4)SLC主要位於生精小管外周及毛細血管外周;5)位於淋巴管內皮的CD90強陽性細胞,也具有分化成間質細胞的潛能,表明間質細胞的前體細胞可能不止一種。

歷年研究領域及成果介紹:

溫州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教授,博士,博導;溫州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幹細胞中心主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健康學院資深科學家;溫州市580 海外精英引進人才;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編委;中華男科雜誌編委;中國藥理學會生殖與發育專業委員會副組委。

1983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1989年研究生畢業於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基礎研究部細胞生物專業,博士。1990年-1995年,博士後培訓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健康學院人口系。1995-2015任職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資深科學家,研究型教授。2015年全職回國,受聘於溫州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任教授。

專長:男性雄激素分泌的調控、雄激素分泌細胞(Leydig Cell)的衰老、雄激素分泌細胞幹細胞的鑒別、分離、培養及發育調控等方面的研究。曾獲美國NIH Merit Award。共發表SCI論文70餘篇,包括PNAS(2篇),Stem Cell Report, Endocrinology 等高影響力期刊。近年建立了睾丸間質幹細胞的分離純化,及體外培養技術。其中包括生精小管培養技術。在幹細胞方面的研究成果,獲國際媒體的報道。其中包括美國巴爾迪摩太陽報,美國匹斯堡大學再生醫學網站,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報,及自然雜誌(nature)的特別介紹。

大會諮詢

彭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Nat Commun:揭示基底樣乳腺癌耐藥性產生新機制
Nat Commun:熒光探針精準指導手術切除乳腺癌!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