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動畫為了追求真實能做到什麼地步?

動畫為了追求真實能做到什麼地步?


作者:lll


封面:《那一天的她們》day03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摘要




《22/7》(按照日語,念法為7分之22)是由秋元康與Sony Music Records以及Aniplex合作組成的2.5次元虛擬聲優偶像,以「數位偶像團體」、「超越次元的偶像」為主旨。該企劃包含很多項目,包括音樂、演出、3DCG所做的MV、朗讀劇,以及最近流行的Vtuber等等,本篇文章所說的動畫短片也是其中的項目之一。短片的標題為《那一天的她們》,講述的是8位偶像的日常生活。


7集短片的監督是活躍在CloverWorks(原A-1高圓寺工作室)的年輕演出家若林信(代表作《埃羅芒阿老師》第8話),人物設計和作畫監督是堀口悠紀子(從京都動畫以來第一次動畫相關的工作)。因為7集短片並沒有請專門的腳本家,全部是有若林自己負責,所以若林對於這7集短片擁有很大的把控權。雖然主題是常見的美少女日常,但是在若林手下做出了完全不同普通TV動畫的質感。




動畫Youtube地址(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2TGHsmriLFseRTm9Iyy3Dc4c88ovuh2),中文字幕的話可以做Bilibili搜索「那一天的她們」。


追求極致的自然感




本片異質的感覺很大源於對於真實的追求,包括聲音、光照、鏡頭、人物行動等等,聲音方面是環境音的盡量還原,比如說第一集中(DAY1)室內的風聲和室外的風聲有明顯的差異,音效明顯是分別製作的,第三集(DAY3)中甚至把摘耳機時衣服摩擦的聲音都做出來了,在普通動畫中可以說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



同樣背景音樂也用得非常謹慎,除了第五集是角色內心獨白,加了配音,其他都沒加背景音樂,第二集和第六集雖然有部分有背景音樂但是更像是餐廳里的廣播和遊戲廳即將關店的提醒。(另外短片的製作中有選曲的職位,雖然背景音樂少,但是某些角色哼的歌、耳機里的聲音、電飯煲的提醒聲似乎都是名曲)。




似乎在Ditf第五集之後,光影演出的出現頻率增加了不少。為了表現真實,正確的上影方式是必不可缺的。


具體光影演出到下面具體例子里再做講解。




鏡頭方面以真實系演出標配的靜止鏡頭為主體,大多數鏡頭能感受到明顯的攝像機位置,準確得讓觀眾能感受到攝像機的位置,也是突出真實和自然的手段之一,也歸功於原畫師們的實力。其他比如第七集(DAY7)中兩位角色背向攝像機的長鏡頭,也是動畫中非常不常見,但出現在實拍中並不奇怪的,也給觀眾真實的感覺。


在人物行動方面,明顯有意識去追求傳統TV動畫之外的「女孩子的魅力元素」,也可能是22/7企劃本身所追求的一部分。現在主流的美少女動畫,比如以芳文社漫改動畫為首的一類,深受主流媒體所謂「元素的堆砌」的詬病,比如常提到的「天然呆」、「傲嬌」、「蘿莉」等等,這些已經偏離現實很遠了,這些僅僅存在於「二次元」的魅力如果照搬,是無絲毫「自然感」的,也於22/7「超越次元的偶像」的主題相悖。




實際上現實中的女孩子也有可愛的地方,若林信是想把這部分表現出來,具體例子這裡不舉了,但是我相信短片很難找出和以前動畫的人物有大量相同點的角色。這點其實很像1993年吉卜力製作的劇場版《聽到濤聲》,同樣是非傳統套路的少女魅力的表現。




上面說的聲音光照鏡頭的講究其實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角色表現自然真實而服務的,從環境的真實去襯托角色的真實。


細節演出上的亮點




短片往往組成不了具體的故事,但是往往能做出有趣的轉折和意外,這也是很多CM廣告短片走的路子,第一集DAY1就是典型之一。


故事是齋藤妮可露(金髮)上天台找瀧川美羽(黑髮)去練習,但是原因並沒有事前告訴觀眾,齋藤妮可露首先看到的是上圖這個景象,非常有CD專輯封面的感覺,分割的構圖非常有美感,這也讓齋藤妮可露駐足欣賞了一下。開門的瞬間演出用了較大的亮度和音效反差去突出瀧川美羽,齋藤妮可露也受到了衝擊。其實到了這步,演出有意讓大家感受到齋藤妮可露是受瀧川美羽的吸引而開門的。


但是之後演出馬上把衝擊感收了起來,齋藤妮可露很平靜得說「熱身要開始了」,這就是一個轉折,同時齋藤妮可露來叫瀧川美羽去熱身和感受到瀧川美羽的魅力本身也不矛盾,很好的把日常和角色魅力聯繫在了一起。




DAY2中的亮點是兩個角色對峙的表現,動畫因為本身體裁的問題,靜止是一種正常態,而實拍電影中角色不動是很奇怪的,因為正常人不可能完全沒有任何動作。


左邊的丸山茜為了不讓右邊的河野都按呼叫服務員的按鈕,兩人對峙了起來,但是如果兩人都完全不動那麼對於觀眾來說僅僅是動畫畫面停住了,而不是兩人對峙在持續,所以演出在這裡把畫面加了老電影般的濾鏡,畫面略微在抖和閃,期間還有一個服務員從畫面前走過,讓觀眾感受到時間的存在。這裡背景音樂也非常識相,選擇了老電影般的配樂。




DAY3中一個切鏡的方式非常有趣。


以上兩個鏡頭是完全連著的鏡頭,中間沒有空鏡頭也沒有黑屏(DAY4中就用了一個黑屏來切換時間,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兩個鏡頭之間肯定有間隔的時間存在,因為站著的立川絢香位置變化了。也就是說立川絢香雖然戳了戶田純的臉,但是戶田純並沒有第一時間醒來,是過了一會兒才醒來。




所以這裡巧妙用車窗倒影做了一次越軸演出,讓觀眾感受到了異樣,從而暗示時間的不連續。

 




DAY5表現比較主觀,並不是一個具體故事,而是瀧川美羽的獨白為主,但是DAY5的標題是齋藤妮可露,和DAY1相反,用瀧川美羽的角度去講述齋藤妮可露的魅力,齋藤妮可露向前從陰影處走到光亮處的演出讓觀眾印象深刻,同時引出之後的對話。


上面提到DAY7中的長鏡頭,不僅僅機位在動畫中不常見,兩位角色的動作也全程沒有停下,因為普通情況為了節省作畫張數會做出一定程度的省略,不做省略反而突出了真實感。


結語




若林信能在沒有專業腳本家的情況下做到這種程度,對角色的理解應該已經很深了,我覺得到了這種地步這個項目應該不止於這7個小短片,接下來應該會有後續的動畫作品,至於什麼形式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


帥氣與輕快並行,原吉卜力動畫人初次出任監督的考量


「一根筋」式的熱血作品如何面對「俗套」問題?


演員是給人們帶來夢想的工作


《魔法少女奈葉》首周斬獲6位,《名偵探柯南》4D上映再取佳績


Anitama新聲|為什麼主角總是被卡車撞死?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講道理 的精彩文章:

Anitama新番前瞻 | 一生僅此一次的弦音,是他們掙扎摸索的青春
Anitama新番前瞻|你的日常、他人的非日常

TAG:Anitama講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