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一個軍臨戰前緊急更換了軍長和政委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一個軍臨戰前緊急更換了軍長和政委

1978年12月上旬,中國決策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並下達戰略展開號令,調動解放軍廣州軍區和昆明軍區所屬部隊向中越邊境地區集結,進行作戰準備。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些特殊情況。

當時全軍正在傳達中央新的大政方針,進行整頓,肅清歷史上的錯誤影響。並且馬上要進行作戰,一些不適合指揮崗位的領導也要調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人事調整。如準備參戰的成都軍區第13軍、昆明軍區第14軍,軍領導班子都有了較大變動。廣州軍區的情況稍微好一些,但也發生了一件影響很大的事情。

廣州軍區當時下轄3個野戰軍,即第41軍、第42軍、第55軍,全部要開赴邊境作戰。其中第42軍的楊軍長、陳政委身體都不好,楊軍長還在廣州住院。聞知部隊要開赴邊境執行作戰任務,楊軍長馬上向軍區申請要出院歸隊,陳政委則擔負起了部隊動員和擴編的重任。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知道此事後很高興,認為部隊20多年沒有打仗了,現在幾名重要的軍首長積極請戰,是個好現象,必須鼓勵。因此,他批准楊軍長出院歸隊。

楊軍長、陳政委著手工作,組織部隊完成動員擴編,爾後採取鐵路輸送和摩托化開進方式,於12月底前全部到達廣西邊境預定地區集結,進行臨戰準備。在此期間,楊軍長不顧病體未愈,親自到邊境勘察地形,了解情況,並開會研究,指導制定作戰方案。陳政委抓工作也很緊,組織部隊聽取邊民控訴,開形勢教育會,搞「三視」和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教育,放紀錄片、故事片等,激發廣大指戰員殺敵立功的光榮感、使命感和戰鬥熱情。

1979年2月初,廣州軍區政委向仲華帶領檢查組到邊境視察部隊的戰備工作。看了第42軍後,他發現楊軍長和陳政委的身體狀態都很不好,屬於勉強維持工作。大戰在即,軍一級主官這種樣子可不行,會影響作戰進程的。於是向仲華將情況傳回廣州軍區,建議調整第42軍的領導班子,讓楊軍長、陳政委下來休養。許世友聞訊後很不高興,認為兩位老將都積極請戰,自己也拍板同意了,不好臨陣換將。然而向政委堅持自己的意見,和許司令頂起了牛。

後來在軍區周參謀長建議下,許世友決定親自到前線弄清情況,解決問題。結果他來了一看,果不其然,楊軍長、陳政委確實狀態不佳,需要治療休養。爾後許世友、向仲華和軍區其他首長開會研究,決定調楊、陳二位回廣州,並任命第42軍副軍長魏化傑為代軍長,副政委勛勵為代政委,繼續主持戰備工作。

楊軍長病得較重,先行返回廣州治療。陳政委卻不走,表示自己的身體還能堅持,一定要站好最後一班崗。於是他留在前線,協助新的軍領導班子工作,鼓舞部隊士氣,解決思想問題,一直到自衛反擊戰結束。

1979年,已經久疏戰陣的解放軍終能擊敗強敵,勝利完成作戰任務,像楊軍長、陳政委這樣老驥伏櫪的領導幹部不在少數,功不可沒。他們是部隊表率,不愧為「新一代最可愛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對越反擊戰之血的教訓:打掃陣地不仔細解放軍營長遇襲犧牲
坦克高射機槍有什麼用?看看解放軍是怎麼用它痛擊越軍的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