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白糖離黎明還有多遠?庫存壓製糖價上漲

白糖離黎明還有多遠?庫存壓製糖價上漲

來源:微信公眾號:大宗內參

核心觀點

.本輪糖價的上漲,給我們最大的一個啟示就是物極必反。

. 由於17/18榨季全球供應過剩所積攢下來的庫存依舊是壓製糖價上漲的難題所在。

. 對於國內而言,還有一個矛盾點,那就是內外價差的問題,也就是進口問題。

. 面對如此錯綜複雜的情況下,未來糖價的走勢可能會偏向糾結,階段性的單邊行情可能會比較少,更多的可能就是多空博弈後形成的波段走勢。

詳細內容

隨著印度的官方估產坐實以及巴西大選塵埃落定,原糖市場的這波漲勢也暫時告一段落了。正因為如此,原本強勢的鄭糖遠月合約也同樣大幅下挫。現實就是如此殘酷,當靴子落地的時候,往往預示著一波行情的結束。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白糖後續會怎麼走呢?

本輪糖價的上漲,給我們最大的一個啟示就是物極必反。當整個市場進入極度悲觀的時候,往往就是底部浮出水面的時刻。投資者往往會感嘆,為什麼當糖價上漲的時候,什麼利多消息都出來了,而我們卻總是抓不住趨勢呢?實際上,人們是忽視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消息存在滯後性,我們所接受到的信息可能已經過時了。

拿不到第一手的信息,我們該怎麼辦呢?下面我教大家幾種方法:

第一種,推演法。

即在現有信息的基礎上對未來進行推導。

比如說幾個月前,印度國內一致認為今年印度的產量將繼續攀升。當大家觀點極度一致的時候,就很容易出意外。我們在觀測到今年季風雨變化的時候已經很明顯能夠感受到今年的雨量是不夠充沛的。這就存在了減產的隱患,而不是等到10月份的時候印度乾旱和蟲災的影響呈現以後。

再比如,巴西中南部的糖醇比,已經連續兩年呈現踏空勢的下滑,並且創了歷史新低。我們細細想一下,明年即便是繼續保持低位也很難達到今年的水平。而當糖價有所起色的時候,糖醇比不可能繼續保持那麼低的位置。而目前就出現了巴西當地會提高糖醇比的看法。

第二種,技術分析。

盤面一直以來都有領先於大眾信息的情況,因為總是有一些了解情況的資金搶先一步部署進去了,這都會在盤面和持倉上有所反應。

比如說,7-9月連續三個月白糖月線儘管依舊保持陰線,但是很明顯的可能陰線的下引線都比較長,這表現出空頭打壓的能力大大衰弱了。而多年的上升趨勢線正好處於當前價格附近,同時價格又處於月度的大均線120日均線附近,這都是一些明顯的提示信號。

當然,技術分析千變萬化,有非常多的指標和指標參數,每個人的習慣和風格也迥異,只要適合自己的就可以。

第三種,問專家。

如果以上兩條對於你個人而言可能有一些困難的話,那就需要專業人士來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期貨市場有那麼多品種,投資者也不一定看得過來,更需要一些整理過的信息和一些專業的指導意見,這時候就需要該品種的分析人員或者行業專家來指導了。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你要信他,因為你放棄了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

那麼說了那麼多,白糖市場未來會怎麼走?我們下面具體結合以上的幾種方法來做一個綜合分析。

從10月份以後,全球全面步入了18/19榨季,而從8-10月這段時間,多家機構調整了他們的預估數據,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過剩量清一色的下調了,原因無非是以下幾個:巴西低糖醇比、印度乾旱和蟲災、泰國乾旱、歐盟乾旱等等。除了第一項這個持續了兩個的情況外,其他的清一色都是天氣問題。關於天氣問題導致的減產幅度是存在較大變數的,這和種植面積調降有很大區別,因此,在糖價被天氣問題炒作上來的時候我們需要格外注意,因為天氣問題可能存在誇大或者輕視的可能性。尤其是像印度這樣的國家,由於其本身的估產精確性一直不高,原糖在如此上漲的情況下我們就不應該繼續追漲了。結合技術面我們也同樣發現了這個問題所在,目前的糖價處於去年6月至今年3月,長達10個月的密集成交區附近,這種壓力是非常強大的,不可能在短期得意攻破,必須多次衝擊後才能攻破。國內的情況則要更糟糕一點。這波原糖的上漲其實並沒有帶動內盤漲多少,相對而言,遠月要漲的更多。當價格要重新回到大周期上升趨勢線的上方也絕非易事,同樣需要多次的向上衝鋒。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基本面因素導致了這波上漲不能一下逾越呢?兩個字,庫存!

由於17/18榨季全球供應過剩所積攢下來的庫存依舊是壓製糖價上漲的難題所在。

印度這種情況是最為嚴重的,因此我們以印度為例。假設18/19年度印度的產量真的因為天氣和蟲害因素導致下降至3150萬噸,而17/18年度留存下來的期末庫存有1070萬噸,印度的消費以2600萬噸計,並且印度能夠出口500萬噸糖,最終18/19年度印度的期末庫存也達到了1120萬噸。有的人會說,印度不是還有乙醇投產計劃嗎?具體了解過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印度的這種所謂的乙醇計劃和巴西去比簡直小巫見大巫,印度根本沒有那麼多的設備能夠在短期內支撐生產大量乙醇的能力,政府200萬噸的計劃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能有個50萬噸已經很不錯了。

對於國內而言,還有一個矛盾點,那就是內外價差的問題,也就是進口問題。從8月份開始,我國配額外進口關稅統一調整為90%,50%的最惠國待遇因為額度用完而取消。而最近幾個月的情況是,我國進口量一直不多,8月進口僅為15萬噸,9月僅為19萬噸,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配額外進口經常性持續性的出現高額的負利潤,而這種情況在10月份持續了整個月,這也預示的未來兩個月的進口量也不會高。因此,今年的進口量可能要比去年躲不了多少。

在這種背景下,國內糖價為什麼沒有乘著這波原糖漲勢和新老糖交替的青黃不接的時候多漲一點呢?可能問題還是出在庫存上。我們知道最近幾個月地方公布的銷售數據和全國公布的銷售數據對不上號,尤其是8月份的數據,截至9月底兩者的差距超過了49萬噸,因此工業庫存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少,還不至於到搶貨的程度,市場上賣貨走量沒有出現火爆的情況也就顯而易見了。

面對如此錯綜複雜的情況下,未來糖價的走勢可能會偏向糾結,階段性的單邊行情可能會比較少,更多的可能就是多空博弈後形成的波段走勢。通過歷史圖表我們也可以窺見一斑,2014年下旬-2015年上旬當時也處於熊市的底部,同樣經歷了漫長的多空博弈後才正式轉變為牛市,目前可能也正好處於這個階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3股獲機構調高評級 最大漲幅高達44.98%
獨家內參揭秘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