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每個菜鳥跑者的路上,都有一個半馬破 2 的過程

每個菜鳥跑者的路上,都有一個半馬破 2 的過程

跑馬的路上,獅子與你們同在。

我變高級了

撇開那些首半馬就進2小時和首次就參加全馬的跑者,我想很多跑步小白和我一樣,最初報名參賽的目的可能就是為了塊獎牌,不求成績和速度,安全完賽就好。

不管你是否認同半馬屬不屬於馬,它也算是一個長距離的跑步,但凡沒受過刺激的零基礎跑者,怎麼著也會多多少少為此而準備吧。

所以,我們開始了日常的跑步訓練。從一開始的兩圈三圈,到後來的四圈五圈,我發現自己有點數不清記不住圈數了,所以才開始用手機軟體。這才知道還有配速,步頻這回事兒。

再後來,就是3公里5公里7公里10公里。當在操場上被問起姑娘你跑了多少圈時,我一時半會兒還回答不上來。因為我變高級了,從公里數折算成400米一圈的操場,給你3秒時間你能馬上換算出來么?

後來的後來,聽說首半馬前一定要拉個13公里以上,給自己增加自信心。因為能跑13公里,就能跑完半馬,就像是如果能跑30公里,就能跑全馬了一樣。

而今天有個大姐告訴我,能跑半馬了,就能跑全馬。翻倍的量說走就走,聽上去很神奇,但我們的身體還真有這樣的潛力。

所以,馬拉松,或者說是跑步,就是這樣讓人著迷,它會開掘出一個不斷在進步的自己,而我們的成就感不就來源於此么?即便是受傷了,我們也依然想著快點兒好起來,以免影響我們的體能和訓練效果,或是會因為暫停跑步無法感受到釋放多巴胺的愉悅而惆悵彷徨蠢蠢欲動。

所以,如何才能不受傷永久地跑下去,就成了跑步過程中最重要的命題,需要我們搜索學習汲取運用乃至知行合一,才能答覆得較為滿意。

看書和跑步

為此,從來都不看書,就連在青春期言情小說都不碰的我,居然開始閱讀各種關於跑步健身的書籍。

你會發現,看書和跑步是絕配,一個修身一個修心,相輔相成,同共攜進。用一句帶有風趣意味的話語表達,那便是——「體胖還需勤跑步,人丑就要多讀書」。

你會發現,當兩樣新事物突然出現在你生命中時,你的時間不夠用了,所以你又嘗試著去提高效率,去拓展生命的寬度,去達成自我提升在家庭與工作中的平衡。

不僅如此,你從以前的飢不擇食到現在的有選擇性攝入,從以前的熬夜通宵到現在的盡量早點睡覺,你不得不補充營養修復肌肉,以便讓自己達到最佳的體能狀態。

所以,你的生活習慣正在慢慢朝著良性的方向改變,而一切過渡得如此自然。沒有刻意而為,但所有的生活指標都起來了,你的人生開始開掛了。

我很慶幸,活了二十幾年,終於有了一個愛好,並且可以為之努力。也曾遺憾為什麼沒能早點兒開始,不然現在可以跑得更快。但是「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我們都活在自己的時區里,也不用對比為什麼別人從18歲就開始跑步,而有些人四十多歲了才開始是否晚已。紅塵之中,凡事自有定數,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未成形的賽記

本來應該寫篇賽記,談談跑後的感想,

跑道上的風景和人物,

說說我是怎麼撩攝影師的,

是講講之前的跑量有多少,有什麼樣的訓練計劃,

抑或是看看賽後的數據,

分析下如何提高技術。

但是不知不覺就寫成了心路歷程。

有位跑友說,「評判一場馬拉松跑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指標不是速度有多快,而是跑的過程虐不虐,跑完之後有沒有受傷,恢復能力有多強,是不是跑後一兩天就能恢復過來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評判,我想我這一次成功了

—— 歡迎投稿! ——

—— 歡迎吐槽! ——

—— 歡迎冒泡!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陪你跑 的精彩文章:

簡單 3 個動作,妥妥強化你的膝蓋
腹肌可以吃出來

TAG:陪你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