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攝影技巧】如何在二維空間體現立體感?5個方法讓你拍攝的照片更立體

【攝影技巧】如何在二維空間體現立體感?5個方法讓你拍攝的照片更立體

原標題:【攝影技巧】如何在二維空間體現立體感?5個方法讓你拍攝的照片更立體


用照片記錄,將三維影像凝固在二維空間,因此照片不像視頻那樣立體、直觀,相較於視頻真實感會大打折扣,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這種差距呢?



如何拍出具有空間感,能最大程度還原場景的照片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構圖、光線等讓照片充滿立體感。


1、藉助道具實現立體感

尋找巧妙的構圖或者是尋找適當的光源來營造立體感,可以人為的利用身邊的小道具來製造立體感,比如運用鏡面反射。如果只照這個甜點的碟子,會有些許單調,但發現後面有一面鏡子,正好幾乎完整的投射在了鏡面內,這樣一來畫面里就包含了兩個碟子,一前一後、一大一小錯落有致,外加陰影投射的效果,畫面的整體也有了空間感。



2、利用構圖實現立體感


如果想從構圖入手為照片營造出立體感,那麼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線條的運用。以前學習立體幾何的時候都知道,線條是由無數個點構成,而平面是由無數個線條組成,不同角度的平面組合在一起從而形成立體的感覺。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線條能夠營造出立體感了。


這就好比素描,如何只用簡單的黑白灰把畫面表現的豐富起來呢,其實就是靠線條的力量:線條的粗與細,密集與稀疏,落筆的輕或重、剛與柔從而形成的明暗對比,呈現出我們眼前的立體效果。



人物/靜物素描作品


不同形狀的線條有著不同的視覺效果。比如水平線條,我們熟知的常被用於拍攝海天一線,可以營造出一種較為平衡的變化。可以是動靜對比、虛實對比、明暗對比等一切可以表現空間立體感的畫面。



垂直線條和水平線條異曲同工,具有分割畫面的作用,比如畫面中出現的電線杆、大樹、高樓的一側等。而具有視覺延伸效果就比如對角線或者是不規則線條,比如拍攝公路大橋、蜿蜒的河流、城牆,這樣的線條可以更好的吸引我們的視線,不由自主的跟隨畫面而動,從而更顯立體。

還有一種也非常常用的引導線,這種方式簡單且視覺效果強烈,例如畫面中的線條如果由遠及近匯聚過來,那麼也就吸引著我們的目光也是由遠及近匯聚在畫面的前方。如果匯聚過來的線條越來越窄,那麼目光通常會聚焦在最窄的地方,從而突出畫面想要表現的;如果匯聚過來的線條越來越寬,那麼畫面的總體感覺也會變的寬廣,發散。這種視覺差可以幫助畫面營造出立體的視覺感受。



3、利用光線實現立體感


說到運用光線,想必大家也不會陌生。攝影拍照最離不開的就是光,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顏色的光所反映出的畫面帶給人們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落日月輝下的海邊,陽光灑在海面上,水平的海平線閃爍著金光立刻變得富有生機;八九點剛剛升起的太陽,照射在高樓大廈上,或是被陰影覆蓋或是玻璃反射出亮光,總之千變萬化,這都要歸功於光影。


沒錯,影子是增加物體立體感的元素之一。眾所周知影子是在光線照射下產生的,當一個物體經過光的照射下,背後就會產生影子。而在不同的光線下,光影也是不同的,大致可分為逆光、頂光、側光和順光。每一種形式的光所表達的情感也是有區分的。


逆光是大家最常運用的一種方式,會為畫面增加柔度,色調偏暖,畫面整體感覺也溫馨可人,是拍攝小清新人像的絕佳手法。如果想要畫面感強烈,宣洩一種強烈的情緒,那麼頂光拍攝是一種合適的方法,強烈的光暈能夠使照片看起來富有空間感。而側光拍攝通常會有陰面和陽面,這種明暗對比也會讓照片看起來更立體。



上圖是拍攝的家居裝飾小夜燈,如果用正常直視的角度看拍攝就是很普通的裝飾燈,但是在這裡我選擇了從側面拍攝,利用側光,讓燈罩內的光源透過鏤空的星星投射在背後的白布上,星星的光斑在背景布上清晰可見,畫面就立刻變得活潑起來,這樣製造出的陰影的感覺就讓畫面看起來更加立體。


或者像上圖中,紅線標出的位置,左右兩側形成了明暗對比,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畫面的左上偏明亮,而右下部比較暗,整體還是可以吸引目光在鴨子上。



這兩張照片運用到的光影手法是一樣的,把想要表現的主體放在畫面中央,中間亮四周暗,能夠更好的烘托主體。如果周圍的光源有限,可以利用身邊的小道具,比如手機的手電筒作為補充光源,提亮主體的顏色,周圍暗色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為照片賦予了意境,提升了畫面的空間感。


那到底哪種影子比較容易創造出立體感呢?其實這個答案因人而異,因為每種光線都有屬於它的立體感。



4、利用景深變化實現立體感


說到景深,相信使用單反的人都不會陌生,調整鏡頭的光圈數值,增大或減小光圈,獲得相應的景深。淺景深會讓主體清晰而背景虛化,營造出大光圈的虛化感,從而讓照片更有立體感。可以配備一些具有大光圈的鏡頭或者是拉近鏡頭和主體的距離也可以虛化背景。



圖上這顆松果,拍攝的時候把對焦點放在松果上,前後都有銀杏葉,使用了最大光圈拍攝,於是就有了前後銀杏葉虛化的效果,唯有松果清晰可見。


試想一下,如果不調整光圈,只是平平的照過去,松果和銀杏葉都是一樣的清晰程度,那麼就無法聚焦我們的目光,沒有突出的主體,照片也就缺少了立體感。而這樣一來一方面突出了被拍攝的主體,另一方面虛實結合令畫面整體具有層次感,可以體現拍照時場景的空間感。



對焦在藤球/對焦在小黃鴨


除了前面提到的虛化背景創造立體感之外,其實也可以虛化前景創造立體感,這也是利用淺景深創造立體感的方法之一,具體想要表達什麼,就要結合當時的情境而定了。



對焦在小燈泡上,後面的燈泡屬於被虛化的背景,脫焦之後形成圓形光斑,畫作背景點綴在整個畫面上,非常溫馨、應景。除了利用光圈虛化背景,製造景深效果的方式之外,透視也能產生立體感。


運用超廣角鏡頭獨有的變形效果(近大遠小),或是適當安排的前景、中景、遠景,這些都可以讓照片更有層次。在使用超廣角鏡頭營造強烈透視感時,可以嘗試離主體距離近些,盡量「壓榨」近大遠小的變形透視,可以使照片的透視感更強烈。


5、後期修飾實現立體感


最後還可以運用強大的PS工具為圖片進行後期修飾,在實在沒有突出的特點可尋時可以乾脆把照片修成黑白,瞬間有了大片即視感。


下面的照片不僅黑白結合,還運用了引導線,不要認為用了只有黑白兩色的修飾畫面會變得單調,其實相反可能會空間感爆棚。可以歸納總結後,疊加使用。但是像大家比較常用的HDR或是黑卡控制反差修圖方式,建議使用時還是要依循大自然的定律,有適當的反差,照片才會有立體感,也會讓照片更耐看!


5380分鐘全中文原創視頻,超高性價比攝影學習U盤,助您快速掌握攝影前後期!


5950分鐘全中文原創視頻,助您快速掌握後期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機友攝影 的精彩文章:

教你5個編輯路徑的方法
為什麼香港菲佣拍的這張照片,能擊敗全世界6萬專業攝影師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