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開普勒隱退了,留下2662個外星世界

開普勒隱退了,留下2662個外星世界

原標題:開普勒隱退了,留下2662個外星世界



昨天金大俠走了,今天開普勒退了。


10月最後一天,NASA宣布,勞苦功高的開普勒探測器正式退役


原因是用於科學探測的所需燃料已經耗盡,只好揮手道別——這位尋找外星世界的第一功臣

現在就來領教一下它的過往功績▼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也稱開普勒太空探測器)


屬於空間天文觀測台,為NASA所有,由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美國球體航天技術公司設計研製,一直由位於加州矽谷的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負責探測任務管理。



從2009年3月7日發射,一直到2018年10月31日停用,

  • 開普勒總計太空工作9.6年(9年7個月零23天);
  • 飛行里程超過1.5億公里,相當於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
  • 執行探測任務多達732128次。

最牛的觀測成果——


  • 開普勒累計觀測恆星530506顆。

  • 發現並確認系外行星2662顆,占目前已知系外行星總量的69%。

(截至2018年10月1日共有3851顆系外行星被確認)。

  • 觀測超新星爆發61顆。

  • 傳回數據678GB。
  • 直接促成科研成果2946篇。


發現最著名的外星世界主要包括:

  • 首顆地球兄弟——2014年4月17日,發現開普勒-186f,這是人類已知首顆位於宜居帶內、地球大小的類地行星。
  • 地球三胞胎——開普勒-438b、開普勒-442b、開普勒-452b,不僅大小几乎跟地球一樣,都處在宜居帶內,而且行星表面很可能存在海洋世界。
  • 迷你版的太陽系——開普勒Kepler-90系統,被稱為人類已知「距離太陽最遠的系外行星」「擁有最多行星數量的系外恆星系統之一」。位於天龍座天區的恆星,距離我們大約2500光年(2545光年)。


要知道,尋找外星世界、搜索系外行星,開普勒並非沒有競爭者。


相反,截至目前至少全球超過10個探測項目,都在進行巡天搜索。


其中包括:對流自轉和行星凌星任務COROT、掃蕩計劃SWEEPS、跨大西洋系外行星搜索計劃TrES、MEarth計劃、類地行星發現者計劃TPF、超廣角搜索系外行星計劃SuperWASP、新一代凌星巡天計劃NGTS、匈牙利自動望遠鏡網路計劃HATNet、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計劃HARPS、英澳系外行星搜索計劃AAPS……


  • 為啥開普勒能夠獨佔鰲頭?

開普勒之所以能夠成為系外行星第一獵手,除了裝備精良、技術先進外,還有幾個原因不容忽視:



KM(一期任務)非常專註,主要任務就是掃描天鵝座里的一小片天區,持續觀測15萬顆主序星亮度變化,主要利用凌星法探測系外行星。




即使2013年一個陀螺儀失靈後,開普勒仍然身殘志堅,開啟KM2(二期任務),將探測天區從天鵝座一小片天區的角度轉移到黃道面。


要知道黃道面上的天體太多了,多到「想觀測的和不想觀測的」都混淆在一起,這就使得開普勒觀測恆星數量猛增至50多萬顆。


結果「因禍得福」,碩果累累——

  • 2014年7月,NASA宣布開普勒首次發現食雙星。
  • 2015年1月,NASA宣布開普勒發現第1000顆系外行星。
  • 2016年5月,NASA宣布開普勒發現9顆處在宜居帶的類地行星。
  • 2017年2月,NASA公布擁有7顆系外行星、3顆位於宜居帶的Trappist-1系統的第一份真實影像。NASA最新公布:宜居帶內系外行星真面目
  • 直到退役,總計發現並確認系外行星2662顆,占已知系外行星總量的69%。


開普勒數據+谷歌人工智慧,海量數據分析、篩選、搜索系外行星。2017年12月14日NASA宣布發現一個迷你版的太陽系,開普勒Kepler-90系統,就是藉助人工智慧的最新成果。


這就意味著:在此之前各大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海量巡天數據,其實是一座座金山,很多都是尚未開採的金山,太多有價值的信息被淹沒在海量數據信息裡頭,畢竟通過所謂的人肉計算機,處理能力、效率有限——一旦人工智慧介入、接手、接管,科學成果可想而知。


NASA+谷歌AI將會怎樣?最新發現:新太陽系第8大行星!


  • 開普勒隱退,後繼有人?

當然有,這就是今年4月19日發射的TESS——凌日系外行星巡天探測器。



被譽為開普勒的繼任者、系外行星的新獵手。


人小鬼大,外星世界的超級新獵手TESS


後發優勢非常明顯:這位新獵手最佳探測範圍300光年,未來兩年內,主要鎖定50萬顆恆星,預計能夠探測出來20000顆系外行星,其中不乏超級地球甚至宜居地球,進而可能發現外星生命。


再加上借力AI技術、超長壽命20年以上,毫無疑問,將會大大加快人類探測/確認外星世界的步伐。


系外行星新獵手TESS發現首個外星世界


我的最大期待就是,TESS聯手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能夠在未來20年內,發現人類已知第一顆存在外星生命的系外行星。


  • 仰望星空,人類是孤獨的嗎?外星生命到底在哪兒?
  • 跟地球類似的外星世界在哪兒?

儘管數百年來,人們一直都相信太陽系外一定存在——類似我們太陽系裡的行星。


直到1995年10月6日,兩位瑞士天文學家最終確認飛馬座51b行星的存在——人類搜索太陽系外行星,才真正跨出了第一步。因為這是天文史上公認的第一顆被發現的系外行星。


今天開普勒隱退了,留下2662顆外星世界,這當中就有可能隱藏著人類仰望星空的最大好奇心——外星生命。


天文學家到底如何搜索系外行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體引力波 的精彩文章:

新版中國載人飛船明年首飛,胖五增強版充當大力推手
首個跨星際天體Oumuamua發現一周年,人類卻跟丟了

TAG:三體引力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