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AI之路:崛起中的80後

中國AI之路:崛起中的80後

在最近出版的《AI·未來》一書中,李開復這樣描繪人工智慧的發展——AlphaGo戰敗柯潔的那一天,成了中國人工智慧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斯普特尼克一號,是前蘇聯發射的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它成功升空並進入地球軌道的那一刻,被人們稱為「斯普特尼克時刻」,對當時美國人民的心理和美國政府的政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隨後不久,一場聲勢浩大的「太空競賽」就此拉開帷幕。

時至今天,中國的人工智慧正以飛快的速度追趕美國。除了BAT等互聯網巨頭之外,還有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也在紛紛入場。如果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若干年之後,美國有可能會再一次面臨「斯普特尼克時刻」。

而中國AI人工智慧技術近年來的飛速發展,背後都離不開60、70、80後等一代又一代AI人的不懈努力與拼搏。

李開復、吳恩達:功成名就的60後與70後

說到人工智慧,不得不提的是那些出生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而現在已經聲名顯赫的先驅者。李開復、吳恩達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開復好像與生俱來就與人工智慧有著脫不開的關係。在卡內基梅隆大學任助理教授期間,他就開創性地運用統計學原理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非特定人連續語音識別系統」。另外在校期間,他還開發了「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並且因為擊敗了人類的黑白棋世界冠軍而名噪一時。

1990年,李開復加入蘋果公司,任語音組經理、多媒體實驗室主任、互動多媒體部全球副總裁等職位。

1998年,他加入微軟並在中國創建並領導微軟中國研究院,並在極短時間內創建了一個國際一流的計算機研究院,後轉戰谷歌,擔任谷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在蘋果、微軟、谷歌等公司任職期間,李開復對人工智慧表現出超越常人的執著,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機器視覺等領域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創立創新工場後,他更是將全部身心和精力都放在了支持中國人工智慧發展上。

除了60後的李開復之外,70後的吳恩達也是一位人工智慧領域的代表人物。

作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國際上最權威的學者之一,吳恩達於2010年加入谷歌開發團隊XLab,先後幫助谷歌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和谷歌眼鏡兩個知名項目。

2014年,吳恩達以首席科學家的身份加入百度公司負責「百度大腦」計劃。就這一任職,美國權威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用充滿激情的筆調對百度的未來給予展望,稱百度將領導一個創新的軟體技術時代。

在幫助百度成功轉型AI之路後,吳恩達離開百度創立了AI Fund,致力於為人工智慧領域的初創企業提供資金和資源扶持。

如果說李開復、吳恩達分別代表了60後、70後的AI企業家,是中國人工智慧的佈道者,那麼以80後為代表的AI創業者,則正在成為推動中國AI爆發的主力軍,推動人工智慧在各領域遍地開花,比如在AI to B、人臉識別、無人駕駛等熱門領域,處處都閃現著他們的身影。

張發恩:深耕AI to B,要做AI應用之王

1981年出生的張發恩,畢業於國內軟體人才搖籃-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與吳恩達一樣有著百度背景,並且據說在百度時他與吳恩達是同桌,還是百度ABC戰略和百度大腦項目的重要參與者。除了跟吳恩達同桌外,張發恩在百度期間還與另外一位AI大牛有著密切的交集。這位大牛就是今年離職百度的陸奇。據相關人士透露,百度內部有一個平台治理委員會,職能是統一百度內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平台生態。陸奇任委員會主席,張發恩任委員。更有意思的是,張發恩與陸奇在百度離職日期前後只差一天,雖然時間點上是巧合,但這件事在當時被圈內人當成了趣談。

張發恩2015年加入百度,那時正值百度雲的創建時期。張發恩是百度雲早期創始團隊成員之一,負責百度雲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管理工作,期間擔任百度雲計算事業部技術委員會主席、百度雲計算事業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首席架構師,領導百度大數據平台、機器學習平台、深度學習平台、人工智慧對話解決方案、ABC一體機等產品的研發和管理工作,曾獲得百度最高個人獎項。

百度雲被業界所熟知,很大程度緣於百度提出的ABC戰略。作為百度雲的技術負責人,張發恩是百度ABC戰略的重要參與者。任職期間,張發恩積極推進百度雲與人工智慧的深度結合,在業內首創「ABC一體機」,以軟硬一體的形式,將百度的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給傳統行業。有業內人士評價,ABC一體機的背後蘊含著百度對未來AI發展趨勢的思考與行動,行業AI將是萬億級別的超級市場機會。

而張發恩參與創立的創新奇智依然聚焦AI to B領域,聚焦用AI賦能零售、製造和金融等行業,在創立僅僅兩個月後,就獲得了成為資本、創新工場等機構的超過1億元天使輪融資。作為創新奇智的投資人,李開復表示,人工智慧對傳統企業帶來的顛覆性變革將更加廣泛、兇猛。傳統企業擁抱AI時代的最佳策略,是尋找到既擁有AI解決方案,又熟悉行業的合作夥伴。

按照李開復的這一標準來看,創新奇智無疑是一家有著遠大前景的AI企業。目前創新奇智團隊已經擁有近兩百位技術及行業成員,其中大多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和谷歌、微軟、SAP、萬達等企業。作為創新奇智的CTO,張發恩有一句口頭禪是「後AI時代,應用為王」,看來這位80後要借著AI商用化的東風,帶領公司做AI商業化應用的王。

印奇:人臉識別推動者,沒有他不認識的臉

如果要討論人工智慧技術在實際應用場景的落地,估計許多人腦海中都會想起人臉識別。這也使得專註於人臉識別技術、並且在該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曠視科技,在業界有著極高的知名度。

身為曠視科技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80後AI創業者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8年出生的印奇,在業內有著極為響亮的名頭。畢業於清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印奇早在大學本科期間就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進行實習。2011年10月,印奇與兩位清華同學唐文斌、楊沐共同創建了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依靠以人臉識別為核心的技術和極具前瞻性的商業布局,這家初創企業一躍成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獨角獸」。

曠視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為印奇帶來了一系列的殊榮:2016年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青年領袖企業科技榜代表人物、「中關村創新創業青年英豪」……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未來人臉識別技術在金融、商業、安防等行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作為創業公司的曠視科技還有著廣袤的發展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文提到的創新奇智外,李開復的創新工場也是曠視的投資方,60後扶幫帶80後,正在成為AI創業圈的美談。

樓天城:編程天才,自動駕駛領域的一匹黑馬

提起人工智慧在實際場景中的另一大應用,許多人都會想到自動駕駛;而提起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業者,許多業內人士也會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小馬智行的創始人兼CTO樓天城。

1986年出生的樓天城,從小就是個學霸,2004年保送進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08年進入華人圖靈獎(計算機諾貝爾獎)得主姚期智院士領導的清華大學理論計算機中心攻讀博士。作為中國公認的大學生計算機編程第一人,樓天城經常以一人單挑一個團隊,在CEOI、ACM界可謂無人不曉,人送外號「樓教主」。

早在2017年6月,樓天城創立的小馬智行(Pony.ai),就已經獲得了美國加州的路測許可證,並在公開市內道路上實現了24小時白天黑夜人車混流全自動無人駕駛,其無人駕駛城區覆蓋範圍已達10平方公里。而這個時候距離小馬智行公司剛剛成立,僅僅只過了半年的時間。

不久前,小馬智行還拿到了北京市政府頒發的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許可(「路測牌照」)。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國內目前頒發的最高級別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小馬智行也由此成為了全球首家獲得北京自動駕駛路測許可的初創企業。

80後創業者崛起,中國AI當自強

除了張發恩、印奇和樓天城之外,讓人耳熟能詳的80後AI創業者其實還有不少。譬如聚焦人工智慧晶元領域的寒武紀創始人陳天石、以步態識別聞名的銀河水滴科技CEO黃永禎、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徐立等等。包括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滴滴創始人程維等80後,雖然更多地被人們歸類為互聯網創業者,但其實他們創立的公司,同樣也帶有非常濃厚的人工智慧色彩。

即將來臨的AI時代,是一個科技創造財富的時代。AI創業者們追求的不僅僅是名聲、榮耀,而且還可以通過幫助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來實現和證明自身的價值。

正值年富力強的80後,既充滿了創新精神,又有著十足的幹勁。當這支80後創業大軍齊聚中國AI之路、奮勇向前之時,中國與美國在AI領域或許真的能夠像人們調侃的那樣,只有16個小時的差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科技 的精彩文章:

面對雲安全挑戰,自適應安全平台能否開啟新時代?
效率提升10倍!看AI應用如何落地新能源風電行業

TAG:趣味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