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國上校名字與主席一樣,曾犯錯惹怒彭總要槍斃,毛主席:算了吧

開國上校名字與主席一樣,曾犯錯惹怒彭總要槍斃,毛主席:算了吧

楊尚昆同志是我國最高領導人之一,曾擔任過國家主席。而那個年代,有另外一名同志,他的名字叫做楊上堃,發音一樣,所以經常被別人弄混。

楊尚昆

楊上堃同志也是一名偉大的革命者。在紅軍長征時,一次到達烏江,烏江水勢洶湧。後有追兵,前有堵截。橫跨烏江的難度不低於當時橫渡黃河。情況十分危急。這時,擔任連長的楊上堃站了出來。他帶著十幾名挑出來的戰士,坐著小筏子便下了水。且不說波濤洶湧,幾乎打翻了筏子,對面「嗖嗖」飛來的子彈,便讓他們十分艱難的前行。

最終,他們冒著隨時被子彈擊中的威脅,到達了河對面,為後面的部隊打開了攻打敵軍的絕佳機會,後來全員安全渡江,打贏了這場仗。所以,可以說楊上堃幾乎靠著自己一個人就下了「整支紅軍」也不過分,按照這樣的戰功,給楊上堃一個少將不為過吧?可是建國之後,他卻僅僅得到了上校的軍銜,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請大家往下讀。

楊上堃

一九四零年,幾名對自己仕途不滿的八路軍軍官,糾結了其他二十幾個人,準備脫離八路軍,而去投靠日軍。他們中的幾個人,去唆使楊上堃,說是要去開闢新的游擊地。於是,楊上堃便不知所以地跟著走了。

沒幾天,這二十幾個人便被捕。軍區首長大怒,要下令槍斃這夥人。甚至朱德司令和彭老總都表示同意。說這些人死不足惜,必須槍斃。毛主席得知了這件事,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楊上堃

他說:「你們都對,按照楊上堃的錯誤,應該槍斃。但是,我們應該清楚他的功勞,十幾年前在烏江,如果沒有他,紅軍早就全軍覆滅了。現在案件也調查清楚了,他犯的錯誤是內部矛盾, 而不是敵我矛盾。和另外的那些人不一樣。」

在毛主席的求情下,軍區總部沒有處置他,而另外二十幾個人均被處決。好不容易撿回來了一條性命,楊上堃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上級便派他到抗大學習了五年的時間,希望他能好好學習,認真悔改。好認識到自己思想上的錯誤。毛主席也曾經評價他:

「他只是暫時思想上出了問題,可他是個好同志。」

毛主席

後來,楊上堃被調去東北工作,雖然級別不高,但是還是參與了不少次戰鬥,立下了很多的戰功。1955年授銜,按照資歷和戰功,楊上堃是有授少將的可能,但他的性子卻極其暴烈,就和亮劍中的李雲龍一樣,戰功與錯誤都有,所以被授予了上校軍銜。

毛主席與彭德懷

後來去世時按省軍級待遇。為此,他多次表示了不滿。其實,在槍林彈雨里能活下來,這條命就是最高軍銜。功過不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體說了算。而是歷史說了算!誰都有脾氣,誰都有正確的優秀的一面。但不能因為自己的脾氣葬送一個真正優秀的革命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史 的精彩文章:

副省級女領導去世,三位上將扶靈,幾十位將軍送行,她是誰?
女俠秋瑾就義後,子女有何結局?兒子成湘潭首富,女兒成飛行員

TAG: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