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父母問答」撫摸孩子哪些部位可以化解情緒?

「父母問答」撫摸孩子哪些部位可以化解情緒?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各種情緒得不到很好的流動和疏導,就被積壓在體內,做父母的該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的幫助孩子疏導?

這就需要父母的擁有柔軟的愛,可以通過身體來疏導,方法很簡單,但經常做,對孩子來說將會有相當的好處,下面就詳細的介紹。

年幼的孩子尚未能完全理解複雜的語言,周圍人說話的語調、身體的姿態等,對他們的影響更為重要,肢體的碰觸,遠勝於語言的溝通。因此,時常把孩子拉到懷裡,抱抱他、撫摩他,哪怕只有短短5分鐘,哪怕什麼都不講,都能讓他感覺到愛,讓他放鬆下來。

腰為腎之腑,是產生生命的地方,撫摩此處,可以為孩子增加能量。每天花上一點時間,把孩子抱在懷裡,溫柔地撫摩他的肚子和腰部,可以幫助他舒緩情緒,讓孩子感受到愛與溫暖,更有安全感。還可以揉捏孩子的胳膊、腿的內側,以及手心與腳心,這樣也有助於打通情緒通道,於孩子的心理能量多有補益。

當孩子受到突然的驚嚇時,僵化的恐懼能量會淤積在體內。此時不妨沿著脊椎左側、肩胛骨之間的一條豎線,橫著撥動韌帶和經絡,讓這個位置重新變得柔軟,就可以了。也可以按摩胸口,也就是膻中穴的位置,順時針揉捏,幫助宣洩情緒。

當孩子感到悲傷時,把充滿關懷和愛的手放在大椎穴(即頸椎第7椎,約頸肩相連處),即使孩子一個勁兒地哭泣,手也不需要動,媽媽溫暖的手的輕柔撫觸,自然就可以將僵化的能量化解開。這樣做還能讓孩子感覺到背後有一股支持的力量,這對他們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哭得太厲害,則不妨把手放在他的背部,從大椎穴沿著脊柱往下,大片大片地按摩,撫摩範圍可以波及到脊柱兩側的膀胱經,直至命門穴(即腰椎處),能有效排解情緒能量。

當孩子感到恐懼時,把手放在孩子的頸部,當他感覺到被支持時,恐懼感就會減輕。同時,可以把另一隻手放在他的小腹處(即肚臍下方、恥骨上方),慢慢揉動。這個部位通腎,恐懼情緒通常在這裡鬱結。當這份恐懼隨著揉動向上頂出,孩子可能會以哭喊等方式將它釋放。

如果孩子處於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比如因為白天玩得太瘋到了晚上安靜不下來、無法入眠,媽媽可以把他拉到自己懷裡,把手放到他的頸椎和後背之間,只要放在那裡就可以了。然後對孩子說:「你深深地呼吸,和媽媽在一起,感覺媽媽的手在給你能量,有熱傳進去……」用心和他在一起,給予陪伴,才是最好的。

脊柱上的每一個部位,對應著一個特定的年齡段,也對應著一些特定的情緒能量。有針對性地進行按摩,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0~3歲 骶骨。這也是儲存恐懼的地方,當孩子感到害怕時,可以撫摩他的屁股,會有神奇效果。

5~6歲 腰部。撫摩此處,也有助於讓孩子感受到愛、支持與關懷。

7~14歲 腰椎第1節、胸椎8~9節。每天撫摩這個部位,能幫助孩子釋放他在成長經歷中積蓄的情緒。

「父母問答」撫摸孩子哪些部位可以化解情緒?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想要給予孩子柔軟的撫觸,爸爸媽媽也要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柔軟起來。不僅負面情緒會造成身體的壓力,過度的正面情緒其實也會有同樣效果。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情緒是什麼,而在於如何對待它。當強大的情緒之流經過身體時,壓抑往往是不足取的,如果它們被攔截、被困頓,就會留駐在體內,形成身體的障礙,相反,如果讓它們潺潺流動,來了又去,就不會留下負面的影響。

因此,如果想大哭,就哭出來,因為哭並不是情緒,而是幫助我們排解哀傷情緒的方式,當我們暢快淋漓地將哀傷都發泄出來,身體就不會受到多大的損傷;同樣的,如果想笑,就開懷暢笑,如果憤怒,就高喊出來……用自己喜歡的、覺得舒服的方式,將情緒釋放、清空,就是對身體最好的保護。這種順應而不抗拒的態度,就是一種柔軟的愛,我們由此得到的,也將是一個柔軟的身體:經絡通暢、體態勻稱、行動矯健、肌肉充滿彈性。任情緒自由進出,身體便不再因積鬱、阻滯而堅硬板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溫和媽媽,給寶寶無限的安全感;探索爸爸,把寶寶引向外在世界
正面管教是孩子養成正向信念的關鍵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