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減肥 > 瘦身力度越強,情緒變化越大?節食減肥別像鄧超一樣「餓極成怒」

瘦身力度越強,情緒變化越大?節食減肥別像鄧超一樣「餓極成怒」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感覺——每天瀕臨飯點,總有一小段時間覺得沒有精神,提不上勁。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會感到神情恍惚。這時,你或許能意識到自己因為飢餓而乏力,可你並不知道,這種乏力的背後還隱藏這另一層健康風險。

近日,孫儷在微博上對鄧超的一段吐槽引發熱議。在電影《影》中,鄧超分飾兩角,一個健壯挺拔、一個骨瘦如柴。為了銀幕形象,鄧超瘋狂節食,體重在兩個極端中變化,對身體造成極大損傷——不僅「夏天要穿秋褲」,走路要人扶著,更可怕的是,脾氣也暴躁了不少。

瘦身力度越強,情緒變化越大?節食減肥別像鄧超一樣「餓極成怒」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節食減肥真能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嗎?這樣的暴躁又有多傷身體?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叫「餓極成怒」!

瘦身力度越強,情緒變化越大?節食減肥別像鄧超一樣「餓極成怒」


長沙女子減肥2年,患上狂躁症

「一天不減肥,終身徒傷悲。」這是一句在瘦身圈裡熱傳的話。今年24歲的王琳(化名)就是瘦身圈裡的「元老」。身高160cm體重65公斤,為了努力變瘦,她嘗試了各種辦法。

王琳通過節食和大量運動減肥,從最開始吃東西前要過秤、計算熱量,到後來只進食水果和稀飯,之後更是發展到進食任何食物都想辦法催吐,並且她很享受進食後催吐的過程。一年時間,她瘦了10.5公斤。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那段時間臉色非常不好,發生嚴重營養不良,代謝、內分泌嚴重紊亂,走路都覺得費力。」王琳說,除了身體的問題,更嚴重的是情緒的變化,「每天都莫名煩躁,看什麼都不順心,老對家人發脾氣!」

之後,為了讓自己好受一些,王琳經常跟朋友去喝酒,「喝酒後人會感覺很輕鬆,最重要的是,體重也越來越輕了!」

就這樣,靠節食和喝酒減肥過了兩年,王琳的身體扛不住了,「我可以整天不吃飯,但必須要喝酒,不喝酒就焦躁不安,甚至有些暴力傾向,特別喜歡亂扔亂砸!」不僅如此,她還出現了「一邊哭一邊笑」的詭異表情。

家人意識到王琳的不正常,便立即將她送入湖南省腦科醫院軀體疾病精神科,最終診斷為神經性厭食,並伴有躁鬱症。

瘦身力度越強,情緒變化越大?節食減肥別像鄧超一樣「餓極成怒」

愛發火,可能真的是餓了

我們總說「肚子餓了」,便理解為「胃正向人體釋放信號」。實際上,飢餓感到底從何而來呢?

「餓不餓,其實不是胃說了算,而是大腦決定的。」湖南省腦科醫院酒癮網癮治療中心主任周旭輝解釋,調控飢餓感覺的機制主要有胃排空、血糖水平、胃飢餓素等激素的釋放以及下丘腦的能量平衡、獎賞機制等。胃排空、血糖水平、胃飢餓素,或者食物色香味的刺激,通過自主神經系統傳遞到下丘腦攝食中樞,從而引起飢餓感。大腦在接收到這些信息之後,會發出「飢餓感」的信號,從而指揮人們開始進食行為。而進食之後,負責獎賞系統的下丘腦會分泌多巴胺和其他使機體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由此形成了一個類似成癮的過程:「飢餓—吃東西—感覺良好」。

所以,大腦在接收到「飢餓信號」以後,除了讓人通過進食或者分解糖原來補充血糖外,還會命令一些身體器官合成並釋放激素,以推高血糖含量,比如腎上腺素。這種激素能夠提高肌肉緊張度、升高血壓和加快心率,繼而產生緊張、心慌、易怒等情緒。

瘦身力度越強,情緒變化越大?節食減肥別像鄧超一樣「餓極成怒」


女性減肥當心神經性厭食症

「我們經常收治一些因為過度減肥導致情緒波動大,甚至導致嚴重酒依賴,伴隨躁鬱症、狂躁症的患者。」周旭輝說,從心理學角度看,減肥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不僅是節食,過度運動、缺乏睡眠等都能導致人體情緒發生變化,「極度不適應某一狀態就會容易焦慮不安,產生沮喪感、懊惱感以及恐慌」。

周旭輝表示,減肥導致的焦慮情緒很容易讓人出現酒依賴和神經性厭食症,尤其是女性患者,「女性比男性的思維模式更感性,情緒變化更大,所以一旦減肥效果不佳,就更容易暴躁,出現一些心理疾病」。

瘦身力度越強,情緒變化越大?節食減肥別像鄧超一樣「餓極成怒」


對付「惡怒」,試試這些辦法

早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一項調查證實,血糖水平和家庭問題上發脾氣之間存在的關聯,血糖水平越低,對伴侶發脾氣的現象越嚴重。那麼,一旦出現了「惡怒」,該如何控制情緒呢?

周旭輝介紹,焦慮有一個閾值,就像門檻一樣,是可以主觀調節的。飢餓時,最好的方式是放鬆下來,如深呼吸,把注意力防到身體末梢,如腳心。這時身體會讓副交感神經興奮起來,焦慮介導物質會減少,會減輕敏感性。此外,如果容易比較餓,可以在身邊常備一些零食,比如幾塊巧克力等,在餓的時候提高自己的血糖水平,減輕餓帶來的焦慮感。

另外,如果因為節食導致了神經性厭食,那麼需要家屬一起積極配合患者治療。首先,要重建患者正常進食行為模式,鼓勵患者自行選擇食物種類,並提供適合患者口味的飲食;其次,患者進食時家屬需陪伴左右,直至餐後一小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神經性厭食者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家屬應多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盡量不讓其獨處時間過長。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李詩韻 通訊員 徐珊

編輯:小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