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漢橋話畫:倪瓚《漁庄秋霽圖》秋水湖邊一念天堂

漢橋話畫:倪瓚《漁庄秋霽圖》秋水湖邊一念天堂

名畫鑒賞

《漁庄秋霽圖》,縱96.1厘米,橫46.1厘米,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是最能代表元代傑出畫家倪瓚的簡潔空靈山水風格的一件作品,是其50歲時寄居在朋友王雲浦的漁莊上所畫。倪瓚稱得上是一位經營畫面空間的天才,他最善於以虛空暗示無限的現實。

《漁庄秋霽圖》畫於1355年,此時倪瓚已經年過半百,描繪了江南漁村秋景及平遠山水,畫面構圖簡括之極,以獨特簡潔的三段式構圖,分為上、中、下三段。上段為遠景,描繪幾片荒涼的淺丘和山巒,由左至右依次平緩地展開;中段為中景,以廣闊的湖面為景,未著筆墨;下段為近景,一個小小的坡丘上面生長著幾棵高高矮矮的樹木,隨意錯落,枝疏葉朗,俏然而立。整幅畫呈現出空靈、高遠,不見飛鳥,不見帆影,更不見人跡的一片空曠孤寂之境。畫中的景物不分遠近,山石樹木一律用干筆淡墨輕輕鬆鬆地皴擦,這是倪瓚在前人所創「披麻皴」的基礎上獨創的「折帶皴」,形成了一種明凈、疏朗的畫面效果。這幅《漁庄秋霽圖》保持了他在畫作中的一貫作風,繪畫雅緻純凈,表現了一種孤寂與寧靜,在畫面中常常杳無人跡,空靈天真,平靜恬淡。他的山水畫有一種空靈的生命感,表達了自己的主觀意志,擁有濃厚的抒情意味,此景是倪瓚個人品性清高孤傲的表現。

《漁庄秋霽圖》中段上的自題詩:「江城風雨歇,筆研晚生涼。囊楮未埋沒,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張高士,閑披對石床。」其書法秀逸俊美,無嫵媚柔弱之嫌,嚴整有規矩,行氣茂密,卻不失淡雅自然寬舒之態,與詩的內容、畫面的意境完美地融為一體。這些小楷長題,連接上下景物,構成了詩、書、畫的完美結合。此題款為倪瓚晚年所書,他在繪完此畫的18年後因為感懷往昔題寫了這首詩,此時他已經72歲高齡。

在《漁庄秋霽圖》中,倪瓚將簡筆淡墨運用得出神入化,創造了空寂、荒寒的境界,在畫史上再無來者,其惜墨如金,淡雅清逸,筆簡意遠,嘗言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中國畫極為講究筆法,倪瓚用自創的「折帶皴」來表現太湖一帶的山石,如畫遠山坡石,用硬毫側筆橫擦,濃淡相錯,頗有韻味。其畫中之樹也用枯筆,結體有力,樹頭枝丫用雀爪之筆型點劃,帶有書法意味。倪瓚平實簡約的構圖、剔透松靈的筆墨、幽淡荒寒的意境,對明以後的文人畫家產生很大的影響。

倪瓚《漁庄秋霽圖》

《漁庄秋霽圖》是倪瓚畫風成熟時期的代表作,此畫意境空闊蕭索、古淡天高,並以工緻的楷書題詩,風格蕭散清逸,與詩畫配合相得益彰,堪稱中國文人畫的巔峰之作。

畫趣拾珍

元代知識分子繪畫崇尚高逸脫俗,這與元代文人追求隱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不過元代文人所講究的這種隱逸與五代那些隱居在深山大川中的隱士有很大差距,元代畫家很少有像荊浩那樣的真隱士,他們更多的時候是身在市井,和俗世生活經常有扯不斷的瓜葛,他們的隱逸也更重視在平常的景象中體會超塵出世的感受,不管是枯木禿石還是竹橋蓬舟,也要品出個孤傲的性情。而要說品性之孤高脫俗,元代畫家中無人可與倪瓚匹敵,以至於才有下面的故事流傳。

元大德五年(1301年)倪瓚生於無錫梅里詆陀村,祖父為本鄉大地主,富甲一方。其父早喪,兄弟三人,同父異母的長兄倪昭奎是當時道教的上層人物。在元代,道教的上層人物地位很高,有種種特權,既無勞役租稅之苦,又無官場傾軋之累,反而有額外的生財之道。倪瓚從小得長兄撫養,生活極為舒適,過著一種無憂無慮的富公子生活。倪昭奎又為他請來同鄉「真人」王仁輔為家庭教師。倪瓚受到這樣的家庭影響和教育,沒有染上紈絝子弟習氣,對自身的學習修養抓得很緊,浸習於詩詞文畫之中,養成了他不同尋常的生活態度,清高孤傲,潔身自好,不問政治,一生未仕。

也許與其祖輩中多出隱士有關,倪瓚生來就有一種閑適的稟賦,他無心於功名,不過問世事,成天以讀書操琴,欣賞古玩為樂。在他家中築有多處亭堂館閣,其中清斛閣是一座三層的方塔建築,內藏經、史、子、集、佛經、道籍千餘卷,還陳列著古代的鐘鼎銅器,歷代書法名畫以及名琴古玩,時間較遠的有三國鍾繇的《薦季直表》,較近的有宋代米芾的《海岳庵圖》等,倪瓚對這些名作朝夕把玩,心摹手追,尤其對董源的《瀟湘圖》、李成的《茂林遠岫圖》、荊浩的《秋山圖》,潛心臨摹,揣摹其神韻氣質。同時,他常外出遊覽,見到有價值的景和物隨手描繪,他精細地觀察自然界種種現象,認真寫生。倪瓚一方面注意繼承傳統技法,博採各家所長,勤奮的學習,為他後來在繪畫上的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倪瓚首創了許多香茶的飲法,如「蓮花茶」和「清泉白石茶」,因此名噪一時。宋朝宗室後裔趙行恕,慕名前來拜訪,卻在飲清泉白石茶時神色如常,引起倪瓚不悅,認為趙行恕居然品不出茶的好來,竟然就此與趙行恕絕交。倪瓚還是美食家,他編撰的食譜《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共收錄約50種菜點、飲料的製作,反映了元代無錫一帶的飲食風貌,在我國烹飪史上頗有影響。

倪瓚《漁庄秋霽圖》局部

在家道敗落前,風雅的清斛閣是他平常校讀古籍,吟詩作畫,邀友結社的地方。除精心研讀典籍外,對佛道書籍也多有涉獵。閣中處處是蘭桂竹菊,散發著清香的花草,而閣的四周幽篁如雲,喬木成林,這就是他白號「雲林生」的由來。

而大凡成功的畫家,許多都有點怪癖。元代後期的大畫家倪瓚,有潔癖是出了名的。倪瓚崇拜宋代的米芾,不僅在藝術上以他為榜樣,更繼承了米芾的潔癖。倪瓚每天洗頭時要換水十幾次,穿戴衣服時也得調整無數次;院里的桐樹也得從樹葉洗到樹皮,全部光潔如新,長此以往,蓬勃如同朝陽的桐樹竟死了幾株;倪瓚命僕人從山裡挑來泉水,只用前桶煮茶,他認為後桶的水已經被僕人的屁污染了,只能用來洗腳。據說有個僕人不信,有次在挑水途中將前後兩隻桶調換了位置,然後煮了茶給倪瓚喝。倪瓚喝了以後,氣惱地將茶杯摔掉,命人將打水的傭人揍了一頓,然後趕出家門;一次,倪瓚留客住宿,因怕客人不潔,起夜好幾次觀察,終於聽到一聲咳嗽,這可不得了,一晚上睡不好。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讓仆童展開地毯式搜尋痰跡,可憐仆童實在找不到,只好指著一片掛著晨露的梧桐葉說是痰跡。倪瓚馬上命令仆童剪下那片梧桐葉,並扔到十里之外;倪瓚的「香廁」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用香木建了個空中樓閣,下面填土,中間鋪滿潔白的鵝毛,可憐的僕人在這個時候就必須隨時移走穢物,不然倪瓚就不高興了。

元泰定五年(1328年)長兄倪昭奎突然病故。繼之,母親邵氏和老師王仁輔相繼去世,使倪瓚悲傷不己。他原來依靠其長兄享有的特權隨之淪喪殆盡,這樣一個性情雅潔的人物也要為俗事所奔累,變成了一般的儒戶,家庭經濟日漸窘困。元末農民起義,社會動蕩,倪瓚感到再也無力支撐,於是他變賣田產,疏散財物,攜家歸隱泛舟五湖達20年之久。

元天曆三年(1330年)到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20年內,是倪瓚繪畫創作的成熟期。這時期,倪瓚廣泛交際,友人多為和尚道士或詩人畫家,他作的詩作多半也是和這類人酬唱之作,也寫了很多參禪悟道的詩。他的至交張伯雨是有名的道士,倪瓚曾為其精心繪製了《梧竹秀石圖》。另一位他所推祟的名畫家黃公望亦是當時新道教——全真教中的名人,道學深邃,比他年長32歲。黃公望曾花10年時間替倪瓚畫《江山勝攬圖》,卷長二丈五尺余,是黃氏「淺絳山水」中的傑作之一,畫卷題款為至正戊子年(1348年),那時倪瓚48歲。

此時,他開始信仰全真道教,養成了孤僻猖介的性格,加上他愛潔成癖,故世人稱他為「倪迂」。他的超脫塵世逃避現實的思想也反映到了他的繪畫上,作品呈現出蒼涼古樸、靜穆蕭疏的意向。自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到他去世的20年里,他行蹤飄泊無定,足跡遍及江陰、宜興、常州、吳江、湖州、嘉興、松江一帶,以詩畫自娛。他對太湖清幽秀麗的山光水色,細心觀察,領會其特點,加以集中、提煉、概括,創造了新的構圖形式,新的筆墨技法,因而逐步形成新的藝術風格。作品個性鮮明,筆墨奇峭簡拔,近景一脈土坡,傍植樹木三五株,茅屋草亭一兩座,中間上方空白以示淼淼的湖波、明朗的天宇,遠處談淡的山脈,畫面靜謐恬淡,境界曠遠,此種格調,前所未有。這一階段,倪瓚創作了《松林亭子圖》(1354)、《漁慶秋霽圖》(1355)、《怪石叢篁圖》(1360)、《汀樹遙岑圖》(1363)、《江上秋色圖》(1368)、《虞山林壑圖》(1371)等許多力作,給後來的明清繪畫以巨大的影響。

倪瓚《漁庄秋霽圖》局部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九月十八日,其妻蔣氏病死,倪瓚受到很大的打擊。倪瓚的妻子蔣圓明(寂照),江陰人,是一位十分賢惠的女子,自從21歲嫁到無錫倪家之後,勤儉持家,孝敬尊長,家庭和睦,里人稱頌。倪瓚變賣了家產後與妻子避居江陰東清河畔(今長涇習禮)。在隱居期間,儘管生活清貧,夫婦倆依然相伴相隨,患難與共,共同生活了37年,生兩男三女。妻子的亡故,對於倪瓚來說是最大的打擊。翌年正月,他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作詩悼念。此後數年,倪瓚久久不能擺脫喪妻的哀痛。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清明,他又寫下一首悼亡詩,對妻子可謂一往情深,任歲月流逝,他始終忘不了她。

倪瓚自妻子病逝後,在元末戰亂中浪跡江南,四處飄泊,往來於太湖流域,有時寄居親朋家中,有時住在寺廟,有時索性就以扁舟為家。即便如此,一些俗事還是不斷找上門來,由於這位讀書人當初變賣田產時沒有完清租稅手續,入明以後官府仍時時逼租,還曾經擒他入獄。即使淪落入獄,在吃飯的時候,倪瓚也要求獄卒把碗舉到與眉毛同高,不然獄卒的唾沫會噴到飯里。獄卒大怒,竟要把他鎖到馬桶旁邊。後來朋友將他救出。

朱元璋的明王朝建立後,江南漸漸安定下來,朱元障曾召倪瓚進京供職,他堅辭不赴,洪武五年(1372年)五月二十七日作《題彥真屋》詩云「只傍清水不染塵」,表示不願做官,他在畫上題詩書款只寫甲子紀年,不用洪武組年。

當倪瓚回歸鄉里,老家無錫早已沒有了他的安居之所,於是,便寄寓江陰長涇他的姻戚鄒惟高家中。此時的倪瓚年老體衰,常常生病,正好離鄒家不遠有位年輕的鄉村郎中夏顴,據說也是鄒家的姻戚,倪瓚常去求醫,一來二往,兩人竟結下忘年之交,成為志趣相投的煙霞契友。夏顴的父親在元朝曾經當過上海縣主簿,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夏顴長大後沒有像父親那樣去混跡官場,而是紮根在鄉間,拜名醫為師,走上了懸壺濟世之路,對名利非常淡漠,只喜歡結交一些文人墨客。自從與倪瓚相識後,對他十分仰慕,見他體弱多病,為方便診療乾脆把他接到自己家裡,並專門為他蓋了三間屋,讓他住在裡面安享晚年。倪瓚將其中一間命名為「澄懷堂」,含義是懷念江陰籍妻子蔣氏;另一間取名「停雲軒」,意思是倪雲林就在這裡住下了;還有一間起了個「三近齋」的名字,這是指第三間屋靠近夏顴的書房。倪瓚住在夏顴那兒,平日里鼓琴弈棋,賦詩作畫,相處甚歡。畢竟已是風燭殘年,倪瓚的病情越來越沉重,儘管夏顴竭力醫治,悉心照料,還是未見起色。這年十一月十一日,倪瓚去世,享年74歲。夏顴極其悲痛,為他操辦了後事,將他安葬在習禮陳店橋北,後由其孫倪敬將他歸葬無錫芙蓉山祖墳,倪瓚的蘇州友人周南老為他寫了墓志銘,而他的江陰朋友、著名詩人張端則撰寫了《雲林倪先生墓表》。

倪瓚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畫家,而且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人們稱頌他詩名與畫名並重。他的詩同他的散文一樣,清雋淡雅,不事雕琢。在隱居期間,倪瓚寫下了廣為傳誦的《江南春》詩,勾勒出的是一幅「落花辭枝」的暮春景象,其筆觸清麗婉約、柔美凄愴,整個詩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抒寫出了倪瓚漂泊隱居期間的清貧生活和悵惘情緒。倪瓚還寫下了另一首膾炙人口的《居竹軒》詩:「翠竹如雲江水春,結茅依竹住江濱。階前迸筍從侵徑,雨後垂陰欲覆鄰。映葉黃鸝還共語,傍人白鶴自能馴。遙知靜者忘聲色,滿屋清風未覺貧。」在字裡行間顯露出來的心情平靜超脫,通過筆下的翠竹、黃鸝、白鶴,把他居所的環境寫得生機勃勃,活脫脫一個寧靜淡泊的隱士。

倪瓚《漁庄秋霽圖》局部

中國山水畫隱逸精神是支撐其發展的脈絡,並貫穿始終。倪瓚是中國山水畫隱逸精神的典範,展現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文人的隱逸精神,把中國文人畫推向了一個空前完美的地步,使中國山水畫「以逸為高」的特點更加鮮明。千百年來,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文人名士,如達不能「兼濟天下」,則貧而「獨善其身」。這是時代給他們註定的兩條路。元代社會所謂「八娼九儒十丐」的等級觀念,進一步刺激著文人追求隱逸,表現高逸,在「獨善其身」的道路上,他們必定要為自己營造出一個屬於個人精神上的「世外桃源」,希望從莊子的隱逸思想中尋求解脫,逐漸走向放逸與超脫,形成了元代文人高逸脫俗的精神狀態,他們繪畫個性更為鮮明。雖然元代統治者有殘酷野蠻的一面,但相對而言有著寬鬆的一面,即沒有宋代的朋黨之爭,亦沒有明清文字獄,這就使得文人沒有走向極端激憤,他們從思想到行動都極為自由,他們的隱逸,是全身心的隱逸,是放棄了對國家和民族責任心的隱逸,這種「隱」是在現實中找不到個人價值和個人歸宿的無奈之隱,內心自然是苦悶的。但他們隱逸山林,卻得到林泉之樂,於自然山川的審美觀照中融化自我,物我兩忘。元代山水畫的隱逸精神,正是這種無我之境的外化和體現。由於從思想到畫作都追求「隱逸精神」,元代繪畫的重點已經不再是客觀對象或整體局部的真實再現,而是側重筆墨的趣味,用筆墨抒發情感,在這個過程中,畫家的主觀情緒、審美觀念都得到充分表現。因此,在宋人看來,寒荒、蕭疏、簡淡等難以在繪畫中表現的感覺,都在元代畫家那裡得到輕鬆的表現。尤其是以倪瓚為代表的山水畫將隱逸精神推向了一個新的顛峰。

縱觀倪瓚一生,他出身富貴,卻隱居不仕。23歲之前的他悠然度日,全身心地沉浸在讀書作畫的樂趣中,養成了清高孤傲的性格,而後的家庭重擔全部落在他一人肩上時,那種不耐煩應對繁雜瑣碎家事的苦悶心情可想而知。最終選擇的人生道路只有變賣家產,逃離世俗,過他心中所嚮往的泛舟太湖的自在生活。他的隱逸,是身心的回歸大自然,是人生境界的一次超脫,他的大半生都與青山綠水為伴,沉靜於大自然,身心與自然達到高度和諧共鳴,悟得了自然山水的真性靈,將自然山水之美通過筆墨展現出來。而山水亦為他所抒懷,將心中的苦悶、孤寂、無奈,通過一勾一畫之間,淋漓盡致的表現在山水畫中,心中之情與紙上山水合二為一,他筆下的山水畫早已不是兩宋時期的寫實再現,而是將個人情感、感知,藉助筆墨來主觀展現。因此他的山水畫不是一種有意為之,而是一種無意為之,隱逸的心態,隱逸的人生,造就了其山水畫的隱逸精神。他繪畫中的隱逸精神和高逸畫風不但與他個人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更與他一生的追求息息相關,倪瓚早期的山水畫作品風格注重寫實,其經歷了人生的無數苦難,思想境界才逐漸成熟,明白了真正的藝術創作是要對自然之景有選擇的再創作,只有藉助有限的筆墨來表現無限豐富的自然內容和精神意蘊,才能達到高逸的境界。

倪瓚的繪畫藝術是中國文人畫史中的典範與巔峰,也是古代繪畫史里的傳奇人物之一。在「元四家」中,倪瓚在士大夫的心目中享譽極高,民間並以「有無『倪畫』來分清濁」,明代著名書畫家理論家董其昌更在評論元代四大家時以「倪黃」排序,其繪畫實踐和理論觀點,對明清數百年畫壇有很大影響,至今仍被評為「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

倪瓚《漁庄秋霽圖》局部

倪瓚將渴筆淡墨運用得出神入化,他運用它創造出的空寂、荒寒的境界在畫史上再無來者。倪瓚筆下的樹木往往並非佳木,石也非奇石,遠處的山坡更是平淡無奇,然而在這些平常的事物之中,竟有幾分縹緲的仙氣。後世的畫家學習倪瓚,成功者幾乎寥寥無幾。那些簡簡單單的構圖和看似漫不經心的渴筆淡墨,只讓後人留下「倪迂難學」的感嘆!這種平淡自然的境界,又該如何追求呢?

名家小傳

倪瓚(1301—1374年),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幻霞生、荊蠻民等,又署雲林子或雲林散人等,無錫(今屬江蘇)人,元代畫家、詩人。擅畫山水、竹石、枯木等,主張抒發畫家的主觀感情,表現作者「胸中逸氣」,反對刻意的求工求似。畫史將他與黃公望、吳鎮、王蒙並稱「元四家」,平遠山水畫派創始人。傳世作品有《水竹居圖》、《容膝齋圖》、《漁庄秋霽圖》、《幽澗寒松圖》、《竹枝圖》等。

文章來源於畫家邱漢橋新浪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邱漢橋《福日高照》
畫家邱漢橋:著墨成趣,豐厚華滋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