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金庸武俠絕學《易筋經》真是達摩原創嗎?答案很遺憾!

金庸武俠絕學《易筋經》真是達摩原創嗎?答案很遺憾!

《易筋經》和《洗髓經》是中國武俠小說中極其有名的武學秘籍,也是真實存在的養生保健功法,在武俠世界裡,這兩本書被設定為少林鎮寺之寶,現實世界裡這個說法也被廣為認可。

然而這兩本武學寶典究竟何人所寫,至今眾說紛紜。流傳最廣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認為這兩本經書及其代表的功法都為禪宗初祖達摩

所傳;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這兩本經書實際應是明天啟年間天台道人所著,託名達摩而已(百度也這麼說)。除此之外,還有人認為這兩本經書起源於道家,但經過了少林僧侶的改編完善,並最終定稿。

少林達摩說

清代傅金銓校訂的道光版《易筋經》、《洗髓經》是目前最流行的版本。在正文前有序言五篇,序一開篇說:「昔達摩大師著《洗髓》、《易筋》兩經,而傳於少林者惟《易筋經》,此非徒誇神勇於絕技也。」

這是關於達摩著易筋、洗髓兩經最明確的記載。序二為「李靖」所作,其中更詳細說到了達摩傳經之過程:「後魏孝明帝太和年間,達摩大師自梁適魏,面壁於少林寺。。。。。。師曰:某得吾皮,某得吾肉,某得吾骨,某得吾毛膚,惟慧可能得吾髓。。。。。。後面壁處碑砌坏於風雨,寺僧修葺之,得一鐵函,。。。。。得所藏經二帖:一日洗髓經,一曰易筋經。」

按照此段記載,明確介紹了兩經被發現的過程,雖然真偽缺乏更加有力的證據,但也是目前已發現史料中唯一明確指出《易筋經》和《洗髓經》作者的出處,所以大多數人以此為證據,認為達摩為兩經的作者。

天台紫凝道人說

目前已知最早的《易筋經》版本是道光年間的來章氏《少林易筋經》,其中有《易筋經義》跋語,稱此書傳於「紹黃兩家」,並曆數「禪金丹」、「清凈水」諸術語,武術史家認為這顯然是明朝人的手筆,不可能出自梁魏時代的達摩。

另外,「易筋」之名出自道家文獻,並非佛家所創的語彙。如有學者指出,在宋代張君房所撰的道教類書《雲笈七籤·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說法,更早的還可以在魏晉時期出現的道家求仙小說《漢武帝內傳》中找到淵源。

《漢武帝內傳》有「一年易氣,二年易血,年易精,四年易脈,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發,九年易形」的記載,表述的是道家練氣求長生的一種理想,所以「易筋」原屬道家思想。再加上《易筋經》中有「陰陽調和之法」,其文字表達完全不是佛家精神,而更近似乎道家房中養生的內容。

因《易筋經》最早是由天台紫凝道人宗衡公布,所以以此可以斷定《易觴經》實為道家功法,與達摩是沒有什麼關係。

而明天啟四年《易筋經》的「李靖」序中,達摩對諸弟子的答語(見前文),所謂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種「譬喻」,比喻諸弟子對其禪法的領悟程度,其內容實際出自北宋景德年間(1001年~1007年)道原所撰的講述佛教禪宗傳法譜系的《景德傳燈錄》。李靖身為唐朝人,自然不可能提前看到宋代的著作,因此此序為偽托是可以肯定的。

從有關文獻資料看,宋代託名「達摩」的著述非常多。例如,張君房編著的《道藏》,另外還有《雲笈七籤》、《太平御覽》等書,都收有相關著作。而自宋以來,各種導引術也在此時流行於社會,而民間也廣為流行通過修鍊可以「易發」「易血」的說法。

武術史學家唐豪在對《易筋經》作過詳細考證後,嚴肅指出:「此書疑是羽流所作,託名達摩以售其欺者耳」,斷定《易筋經》是道士或修道者所作的偽書。原作者大多名氣不顯,為了讓心血能夠傳世忘,託名古代名人的「無奈之舉」。畢竟從古至今,名人效應從來都是百試百靈的。

少林僧侶改編說

在《景德傳燈錄》、《高僧傳》等佛教典籍中,都找不到達摩傳《易筋經》、《洗髓經》的記載,然而考察少林武術的百年演變過程,可以看出少林寺對《易筋經》、《洗髓經》的創編和發展還是有著重要貢獻的。

達摩所傳禪宗,以河南嵩山少林寺為教派所在地,隋唐以來,逐漸成為全國著名寺院。禪宗之修持,以靜坐為主,坐久氣血淤滯,所以少林寺自古就用習武強身、導引活骨的傳統。

河南嵩山一帶,六朝至隋唐間盛傳武術及導引術,少林寺借鑒其精髓活動筋骨,習武健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為防止道教以此為把柄,作為攻訐的「罪證」,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只能託名佛教祖師,以印度佛教文化改造,才能公開示人。

《易筋經》中的《膜論》,《洗髓經》中的《四大假合篇》摻雜著很多佛教原宗旨的成分,文中除道教的長生養身,又夾進佛教用語,足以證本書曾被佛教弟子改編過。

《易筋經》自明天啟年間出現以後,一直與《洗髓經》並行於世,並有「伏氣圖說」、「易筋經義」「少林拳術精義」等其他名

稱,這都說明《易筋經》確與少林僧侶有極密切的關係。

從以上的史料可以判斷,《易筋經》應屬少林寺根據歷來流傳的導引功法改編而成,而在後世不斷完善發展後,到清朝時期方才真正成熟,成為了少林內功的重要功法。

在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中,也有「張三丰懷疑《九陽神功》雖託名達摩,實為中土僧人所著」的情節。據此可推測,金庸先生應該是會贊同《易筋經》同為少林僧侶改編的說法。

所以,綜合以上幾種觀點,《易筋經》和《洗髓經》淵源於中國古代的導引術,經少林寺改編完善後,最終成為融合佛道之長、兼具技擊和養生功能的強身寶典。

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國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博大精深的國學,只需每天看上一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歌說文 的精彩文章:

每天一點國學:什麼是姓,什麼是氏,很多人都搞錯了
《陰符經》,託名黃帝的道家奇書,堪與《道德經》並列

TAG:酒歌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