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風詞韻 送別

詩風詞韻 送別

送別

[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注釋

飲君酒:勸君飲酒。飲,使······喝。

何所之:去哪裡。之,往。

歸卧:隱居。

南山:終南山,即秦嶺,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

陲:邊緣。

但:只。

譯文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回鄉隱居在終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須再問,看那白雲正無邊飄蕩。

鑒賞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全詩六句,僅第一句敘事,五個字就敘寫出自己騎馬並轡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後才下馬設酒,餞別友人。下馬之處也就是餞飲之地,大概在進入終南山的山口。這樣就把題旨點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問答對話。第二句設問,問友人向哪裡去,以設問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話,並過渡到歸隱,表露出對友人的關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麼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裡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裡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歸隱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鬱抑不平。至於友人不得意的內容,當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業上的懷才不遇。詩人沒有明確寫出,也不必寫出,留以想像空間。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後,對友人的勸慰。他勸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為塵世間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惱,只有山中的白雲才是無窮無盡的。這裡明說山中白雲無盡,而塵世的功名利祿的「有盡」,無常,已含蘊其中。從全篇看,詩人以問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雙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還使得詩意空靈跳脫,語調親切。

作者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歡 迎 關 注

文藏藝術

文藏書畫

歡迎下載【文藏】手機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詩風詞韻 過零丁洋
【每日館藏】龍簫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