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最新研究:恆星圓盤出現馬蹄形缺口,暗示或有行星即將誕生!

最新研究:恆星圓盤出現馬蹄形缺口,暗示或有行星即將誕生!

最新研究:恆星圓盤出現馬蹄形缺口,暗示或有行星即將誕生!

恆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一個星球,它主要是因為引力的關係凝聚到了一起,形成了一顆發光發熱的等離子體。在夜裡我們可以看到它們,但是由於它們太過於遙遠,所以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固定的亮點而已,覺得他們是一顆星星而已!太陽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恆星,也可我們最親近。

恆星也是有年齡的,雖然對我們來說,它們的生命是那麼的遙不可及,因為恆星會不斷的在核心進行氫融合成氦的一個反應,然後再向外部傳輸,再傳輸到外太空,可是它核心的氫是有限資源,一旦耗盡,恆星的生命也就跟著結束了。

但是恆星不會完全消失,而是在它的生命結束之前,會經歷一個核合成的過程,也就是說形成新的物質,創建出比氫更重質量的天然元素。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恆星的圓盤出現了馬蹄形缺口,將暗示有新的行星出現。

在太空網3月28日的報道上,天文學家拍到了關於御夫座AB星周圍的氣體和塵埃旋轉的圓盤中出現了一個馬蹄狀的缺口,從所拍攝到的圖片可以看到,恆星圓盤的內核里的物質慢慢的在陷落,缺口旁邊還有一個亮點,現在的大小可以說是太陽的2.4倍,大概已經經歷了三百萬年,據專家說,這正是行星形成的時間,於是他們推斷這顆處於嬰兒階段的行星不斷的抓捕著這顆恆星所脫落的內核裡面的物質。

在6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里》,美國的物理學家本?奧本海默也說,這顆恆星缺口的材料可能是在構建行星,恆星缺口的亮點,正是正在形成的小天體,要麼是行星,要麼就是褐矮體。

褐矮體是一種挺獨特的一種天體,以前只是存在於理論中間,直到它被天文望遠鏡所觀測到,科學家們對它的定義是一個相對失敗的恆星,它的質量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在天文學家的理論上說它的質量到達木星的70倍就可以被稱作恆星。

但是如今觀測數據發現這個亮點離它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褐矮星被認為屬於恆星類,但質量不足以產生熱核聚變,不足以提供真正恆星所需的動力。褐矮星又被稱為「不完整的恆星」。所以說這個恆星圓盤上出現的馬蹄缺口,以及在缺口旁邊的亮點最大的可能屬於行星的誕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了知識 的精彩文章:

兩個超級黑洞融合會發生什麼?短短几秒,一個星系就會瞬間消失!
最新研究表明,中子星內部「核麵條」,或是全宇宙最強大的物質!

TAG:知了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