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兇險!非洲留學生遇急性深靜脈血栓 都江堰醫生讓她重新走路

兇險!非洲留學生遇急性深靜脈血栓 都江堰醫生讓她重新走路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黃蘭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傑

「我的朋友腿痛得厲害,無法走路了,可以治療么?」兩周前的一天下午,一位非洲女孩,急急忙忙衝進都江堰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求助。她用輪椅推來的朋友,左腿發腫,疼痛無比,無法行走。經醫生會診發現,這位來自盧安達的23歲留學生迪麗莎,系急性深靜脈血栓。如果引起肺栓塞,死亡率高達達到50-70%。

11月2日,封面新聞從都江堰市人民醫院了解到,經過四次介入手術治療,迪麗莎已經痊癒出院。

左腿腫得發亮 遭遇急性深靜脈血栓

在急診接診後,該院肝膽外科血管組的副主任醫師張華茂參與了會診。「我們診斷為左下肢深靜脈血栓。急性深靜脈血栓容易引起肺栓塞,急性肺栓塞的死亡率也是比較高的,可以達到50-70%,你現在急需要手術。」張醫生用流利的英文,與迪麗莎交流,並給她打比方,解答手術方案。「我是5天前發現的腿腫,但是害怕在醫院,語言不通,就一直沒來。但是已經無法走路,痛的無法睡覺了。」迪麗莎與醫生溝通後,表示願意配合手術治療。

張華茂介紹,迪麗莎的病症拖了5天才到醫院,給她的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危險。而她擔心的醫生語言問題,其實也多慮了。以他本人為例,在攻讀博士期間,就經常用英語為留學生上課,而在都江堰市人民醫院,有不少經過專門培訓的急救醫生、各科室專家、志願者等能和外籍人士進行雙語交流,能夠為外籍人士提供中文、英文、葡萄牙語服務。

四次介入手術 迪麗莎重新可以走路

在入院當天,醫生對迪麗莎進行了抽血、心電圖等項目檢測,同時用藥進行血液抗凝。10月16日,迪麗莎進行了第一次手術,安裝了濾器,防治血栓掉落,進入到肺里。同時為她安裝了溶栓導管,用來溶解血栓。「3天後,我們進行了造影檢查溶栓效果,發現不是很理想,因此又重新放了一次導管。」張華茂介紹,重放導管後,又過了三天進行造影檢查,將導管取出,並進行了球囊擴張,為血液打開一條通路。一周後,再為迪麗莎取出了濾器,完全清除了血栓。迪麗莎的左腿痛也完全緩解,透亮的下肢也開始消腫。

警惕!長打「飛的」也容易遭

「這種病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經濟艙綜合征』。在臨床上醫生髮現,乘坐飛機旅行中,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情況比較多,所謂『經濟艙』其實也和狹窄的座位導致長時間肢體活動受限有關。說白了,就是久坐不動、不改變姿勢造成的。」張華茂提醒,深靜脈血栓形成最典型的癥狀是腿腫。若出現一個腿粗一個腿細、下肢腫脹等表現需要引起高度關注,並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防止病情延誤帶來嚴重後果。

另外,長期航空或乘車的旅行者、久坐一族、孕婦、肥胖者、吸煙者、高齡者、腫瘤患者、慢阻肺患者、脊髓損傷、做骨關節置換手術的人都是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高危人群,需要及早進行預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新婚夫婦旅行途中遺失婚戒 民警成功幫忙找到
家長抱怨竟開除學生,民辦學校真成了「法外之地」?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