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典藏:賣名字

典藏:賣名字

典藏:賣名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典藏:賣名字

這個故事發生在靠山鎮靠山村。

一個秋天的傍晚,在地里勞作了一天的人們,紛紛扛著犁耙、牽著牲口收工回家。走近村口的時候,他們突然發覺迎面站著一個人,誰?大名崔炳炳,村裡有名的俏皮鬼。

說起崔炳炳這個人,年齡不過四十齣頭,但這四十年的路走得實在叫人心酸:父母早年出去逃荒,死在異鄉,崔炳炳靠村裡的救濟,讀完小學就開始自謀生路。他人又聰明又機巧,不願意在田裡做死做活,便學著今天給這家修個門窗,明天給那家圍個豬圈,有時候跑遠了,在外村呆個三天五天,也是常有的事。一晃四十齣頭奔五十了,家在哪兒?餓不死算好的了,誰肯做他的媳婦?

收工的人們與崔炳炳擦身而過,只聽崔炳炳一聲叫喚:「哎——爺兒們!你們誰願意賣名字?十元錢一個,我付現款!」他這一嗓子好似一個炸雷,有個小夥子忍不住「媽呀」一聲叫了起來。

等到人們回過神來,崔炳炳咧嘴一笑:「真格的哪,十元錢一個。誰賣?馬上給錢。」他一邊說著,一邊掏出一張十元面值的鈔票,在眾人眼前晃了晃。

一個叫姜明堂的老頭蹙著眉頭瞧了他一眼,說道:「你這是唱的哪出折子戲呀?年輕輕的,還是多干點正經活!」

「大伯,這您就不用管了。」崔炳炳微微一笑,「咱們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只要您把名字賣給我,我馬上就付錢。」

姜明堂氣咻咻道:「我就是砸鍋賣鐵,也不會把名字賣給你。」

崔炳炳並不理會,把手裡的十元鈔票捏得「嘩嘩」響,又對其他人嚷道:「誰賣?誰賣?給現錢哪!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嘿嘿,賣了名字可以再起一個嘛。」

人們弄不懂崔炳炳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所以誰也沒敢應聲。

崔炳炳兩隻眼睛不住地在人群中掃射。他走到一個叫「姜永錢」的中年漢子跟前,把十元錢湊到他的眼皮底下:「大叔,你把名字賣了吧!你賣,我馬上就給你錢……」

他這一個「錢」字還沒說完,手中的鈔票就被姜永錢奪了過去。姜永錢是個明白人:這年頭,十元錢對一個過慣了苦日子的種田人來說,該有多麼大的誘惑呀!崔炳炳說的不也有道理么,再好聽的名字也逃不脫種田的命,再起一個就是了。姜永錢把十元錢攥在手裡,結結巴巴地說道:「我……我……賣了,我的名字就……賣給……你了,這錢就……歸……我了。」他說著,轉身就要走。

「這可不行。」崔炳炳一下子慌了神,忙伸開兩臂擋住他,「這可不行,你還得簽約呢,你可不能說一句空頭話就完事。以後你再反悔咋辦,我找誰去?」

崔炳炳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對姜永錢說:「這是約定書,你得在上面畫押。你不識字,我先把這約定書給你讀一下。聽著:『我與崔炳炳達成協議,我自願把名字賣給他,他付給我十元錢。從此以後,我不再叫姜永錢。此約定自簽名之日生效,永不反悔。約定人:姜永錢。某年某月某日。』」

崔炳炳讀完,把約定書交給姜永錢。

人們本來以為這是崔炳炳鬧著玩玩的事,誰知道一下當了真,便紛紛圍攏過來。姜永錢不會寫字,正好有個小夥子幹活時手背上磕破了血,姜永錢便用中指在上面蘸了蘸,在約定書上按下了手印。

一夜之間,張三傳李四,東家傳西家,全村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姜永錢把名字賣給了崔炳炳。人們議論紛紛,就是猜不透崔炳炳在玩什麼鬼花樣。

事情當然沒有完。

隔了沒幾天,一天清晨,天剛蒙蒙亮,靠山村的人都還在睡夢中,一個聲音便吆喝開了:「姜——永——錢——噢——,你——回——來——」聲音從村南頭傳到村北頭,又從村東頭傳到村西頭,在清涼涼的早晨,顯得又凄慘又悲涼,搞得全村人想起來又不敢起來,在被窩裡又不敢睡著。

話說那個曾經叫過姜永錢的人,乍被這喊聲驚醒,心裡本能地一跳,只覺得頭皮一陣陣發麻。再細一聽,是崔炳炳的聲音,這才想到自己已經把名字賣給他了,懸起的心才放了下來。可他老婆怎麼接受得了這個事實?「姜永錢」畢竟是自己的男人,她嚇得上下牙齒「咯咯」直打架,兩隻手緊緊抓住男人的胳膊,生怕他會被這叫聲奪了去。睡在一邊八歲的兒子這時也被驚醒過來,「哇」地哭著直往媽媽懷裡鑽。姜永錢不知道該怎麼來安慰女人和孩子,這時候只有連連懊悔:自己不該為了貪這十元錢,冒失闖禍。

吆喝聲持續了十多分鐘,總算停止了。一整天,沒有新的動靜,許多人想問問崔炳炳,他為什麼要這麼干,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那個年頭,整人整怕了,自己都顧不過來呢,人們怕打不著狐狸反惹一身臊。姜永錢呢,一想到自己已把名字賣出去,見了崔炳炳也只有在心裡暗暗吐唾沫的份兒。

一連幾天,每天都是這個時候,崔炳炳就像喊魂似的在村裡喊開了:「姜——永——錢——噢,你——回——來——」這喊聲震得村頭樹林一陣瑟瑟響,時而還夾雜著幾聲狗叫,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姜永錢八歲的兒子受不住這種驚嚇,發起了高燒,做母親的實在忍受不下去了,便帶著兒子回了娘家。姜永錢雖說是個壯實漢子,然而這一天天的叫魂聲,也使他躺不住了。這天清晨,當姜永錢聽到崔炳炳的第一聲吆喝時,便急忙穿衣起床,循聲找去。

此時已是深秋天氣,當姜永錢看到崔炳炳時,他正披著一件老羊皮襖,兩手按個喇叭狀,嘶著嗓子在吆喝:「姜——永——錢——噢,你——回——來——」

姜永錢壓住心頭的怒火,走了上去:「你……你是……存心不讓……我過了啊!」

崔炳炳一驚:「啊,你也起得這樣早?」

「你……也……真夠……損的……」

「你這是說哪兒話呀?大清早就編排我的不是,可要當心舌頭呀。」

「向你……直……說了吧,我……不賣名字了。」姜永錢漲紅著臉,從貼身口袋裡掏出了那張十元錢的票子。

崔炳炳穩著哩,他早就料到了這一著,說:「你可不能這麼快就反悔呀,你的約定書還在我這兒呢。」

姜永錢一時張口結舌,只好無可奈何地哀求說:「就……算我……求你了,還不行?你把我……兒子……吆喝……出病來了……我老婆……都回……娘家了……我都……心驚肉跳的……」

崔炳炳勸道:「唉,我說你可也真笨,你們不會用棉花球把耳朵塞住么?」

「這……」姜永錢一想也是,不禁用手摸一下腦袋,自己為什麼沒有想到這個主意呢?讓老婆和兒子把耳朵塞住,不就聽不見這叫魂似的聲音了么?不過,這也不是長久之計,這到何時是個頭呢?他小心翼翼又問了一聲崔炳炳。

「這個么……」崔炳炳顯出一副沉思的樣子,「總得到你習慣的那一天為止。」

「啊?」姜永錢一聽這句話,彷彿寒冬臘月一盆冷水從頭頂澆下來,好說歹說結結巴巴求了崔炳炳一大通,直到最後,崔炳炳才不樂意似的說道:「你既然想贖回你的名字,就給我一百塊錢吧!」

「你……你咋要……這麼多呢?我……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拿過……一百元錢吶。」

「這我可不管,你如果覺得不合算,那就算了,我可要走了。」說完,崔炳炳轉身就走,清了清嗓子,又喊開了:「姜——永——錢——噢,你——回——來——」姜永錢伸手要攔他,可一想到哪兒去弄這一百元錢呢?只好又縮回去了。

一連過了十多天,聽說崔炳炳還在吆喝叫魂,姜永錢的老婆帶著兒子一直不肯回來,姜永錢心裡恨透了崔炳炳。

終於有一天,姜永錢壓在心頭的怒火爆發了。這天晚上十點鐘剛過,姜永錢懷裡揣了一把木杆剃頭刀,帶了那張十元的票子,直奔崔炳炳家。由於心中緊張,敲門的聲音特別響。崔炳炳要緊打開房門,一看是姜永錢,忙把他請進屋。姜永錢心裡有事,開口更加結巴,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上來,急得把眼珠都快瞪出來了。倒是崔炳炳先開了口:「你現在來,莫非是給我送錢來的?」

姜永錢一聽「錢」字,火氣就上來了,心裡反而鎮定下來,一邊說:「帶來了,你看這不是么!」一邊就把那十元鈔票往崔炳炳的鼻子底下戳去。

其實,姜永錢拿錢的這隻手,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一把剃刀,姜永錢今天是豁出去了,可崔炳炳還蒙在鼓裡,崔炳炳眼裡只看到錢,並沒有發現他手裡還有刀子。當姜永錢拿刀子的手觸到他鼻子的剎那,趁機把刀子插進他嘴巴里用力一划拉,只聽崔炳炳「啊——」一聲慘叫,當姜永錢把刀子抽出來的時候,崔炳炳的多半截舌頭被一起帶了出來,人當即暈了過去。

姜永錢一看崔炳炳倒下去,哪裡還有什麼火氣,兩隻腳都發軟了。他一看崔炳炳嘴巴里還在流血,急忙從灶膛里抓了一把草木灰,掰開他的嘴巴塞了進去。

這時已經深夜十一點多了,周圍一片靜悄悄,姜永錢跌跌撞撞摸回自己家裡,好半天,「咚咚」亂跳的心才平靜下來。

第二天,靠山村的人總算睡了一個安穩覺。不過天天聽慣了叫魂聲,乍一停,人們反而覺得有點奇怪。

沒有多少時候,姜永錢昨晚割去崔炳炳舌頭的事就傳遍了全村。姜永錢是一個老實漢子,崔炳炳起早叫魂前在人們心目中也壞不到哪裡去,所以兩個人究竟為了什麼事鬧到這個地步呢?一時間,人們各種猜測都有,村子裡傳得沸沸揚揚。

這兩個當事者呢,一個從此少了半截舌頭,再也不見他開口,另一個走路老是跌跌撞撞,總好像有人在後面追著一樣。當事者不說,這個謎自然無法解開。一直到半年以後,當初崔炳炳要買名字,那個勸過他的老頭姜明堂臨死時,才說出了真相:這件事是姜明堂無意中挑起的。

原來崔炳炳平時愛耍些小聰明,憑一雙巧手干外活,自然成了當時公社割「資本主義尾巴」小組注意的對象,割尾巴小組就派他們村裡的姜明堂具體調查他的情況,到底賺了多少錢。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底,姜明堂了解到崔炳炳似乎只搞了些油鹽貼補錢,沒有什麼大名堂。本來么,靠手藝吃飯乃天經地義,只是在那個年代,好端端的事兒都說不清楚。姜明堂覺得無法向上彙報,就決定進一步試探崔炳炳一下。

當然,姜明堂沒有直接去問崔炳炳,而是說要給他說個媳婦,但人家女方得要一百元錢作彩禮,不知拿得出拿不出。崔炳炳四十齣頭了,再窮也總想有個家,他信以為真,便答應試試看。姜明堂以為他真能拿出一百元錢來,因此在崔炳炳買名字的時候,他一點也沒有想到他是在動這個腦筋。

直到割舌頭事件發生後,姜明堂偶爾聽姜永錢說起崔炳炳要他一百元錢贖名字的事,方知是自己惹下的麻煩。他當時害怕把自己牽扯進去,連家裡人都不敢說。崔炳炳沒了舌頭,村裡人更無從知道。

事過境遷,然而這件事卻成了姜明堂的一塊心病,離世之時,他終於鼓起勇氣說了出來。

文/葛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學說話》等三則
《五分鐘》主題微故事

TAG: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