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LV在上海辦了一個展,把全世界名人的箱子翻開給你看!

LV在上海辦了一個展,把全世界名人的箱子翻開給你看!

吳亦凡成為 Louis Vuitton 最新品牌代言人的新聞,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熱烈討論,話題度持續居高不下。

從風格上來看,他與 Louis Vuitton 十分合拍。

之前 AMA 頒獎典禮上,吳亦凡就穿上了 Virgil Abloh 作為新任男裝藝術總監的首個系列裡的襯衫外套和球鞋。

變得更為街頭和 Hip Hop 風格的Louis Vuitton,跟吳亦凡本身的形象氣質很是協調,PK秀場模特完全沒在怕。

早前在新專輯《Antares ∈ Galaxy》 的試聽會上,同樣也是最新一季的 Louis Vuitton 拼貼外套,加上 Messenger PM 斜挎包,整個人都十分隨意清爽。

駕馭起 Louis Vuitton 的西裝也很輕鬆,無論是配上花襯衫,解開扣子的桀驁不馴——

還是綁上絲帶顯得衣冠楚楚——

這位身材高挑,風度翩翩地如同從漫畫里走出來的美少年,都能夠將少年的青蔥與男性的堅毅詮釋得很自然。

吳亦凡這次還為 Louis Vuitton 拍攝了一個以上海的夜色為背景的短片。

在大都會夜色的霓虹中,吳亦凡駕車馳騁或是沉思凝視,將對於生活與旅行的思索念作獨白。

短短的幾十秒中充滿了蒙太奇式的光影之美。

這個精彩的短片也是為了 Louis Vuitton 即將在上海舉辦的《飛行、航行、旅行——路易威登》展覽,而進行預熱和宣傳的。

前言

關於展覽

這個展之前還在紐約、巴黎、首爾、東京等城市舉辦,磅礴我也曾在巴黎看過這個展覽。

用一句話形容,它是 Louis Vuitton 百年時光的縮影。

說到這個展,不得不提的是他的策展人——Olivier Saillard。

這也是當代時裝界最具影響力的名字之一,他不但是巴黎時尚博物館(Palais Galliera)的館長,同時也是義大利知名男裝展 Pitti Immagine Uomo 的藝術顧問。

從Jeanne Lanvin、Madame Grès再到Martin Margiela、Azzedine Ala?a,這位知名的時尚歷史學家的每一次策展,都被人們所嘖嘖稱道。

與女演員 Tilda Swinton 的三次合作,更是時尚界飽受讚譽的經典之作。

用 Galliera 博物館裡珍藏的高級時裝,去詮釋那動人心魄的藝術和美,看得人如痴如醉。

Olivier Saillard是如今這個時間就是一切,到處充滿著即看即買,即買即穿訴求,快速消費大行其道的時代中,為數不多堅守著「慢」哲學的時裝人。

對自己策劃的展覽,Olivier Saillard向來都是深入淺出著,將一個品牌、一段歷史、一份沉澱在具象化的展品中全盤托出,並娓娓道來它的模樣。

珍貴的文獻和凝結著先人智慧的藏品,要如何去進行自我述說。這是每一個回顧展最需要煞費苦心,著以筆墨的地方。

這個自2015年底就開始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的展覽,與他的名字一樣,連接著「旅行」的主題,並用一種線性的形式,如一幅畫軸般向觀眾展開。

自品牌1854年創立以來至今,跨越三個世紀的代表性作品,此前巴黎的展是以16個不同主題,9個部分的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的。

其中不但有當下通過專門為著名探險家,和藝術家定製的設計品,同時還有向大型歷史博物館借出的古董級別 Louis Vuitton 箱包。

各具特色的陳列間,全方位展示 Louis Vuitton 歷年的古董珍品和文獻檔案。

從展館裡精選的收藏品,到Louis Vuitton 阿尼葉荷故居工坊(Asnières)精湛技藝的再現,這一切都將你帶入屬於 Louis Vuitton 的世界。

第一章

日久彌新的追本溯源

Part 1

1906年的皮箱

在展覽的入口處,是一張中國藝術家嚴培明畫於2015年的 Louis Vuitton 年輕肖像。

眼前的這位模樣英俊的青年,在1835年14歲時背井離鄉,在長途跋涉了一年多之後,來到了他夜思日想的巴黎,並開啟了自己的逐夢之旅。

契機發生在他成為包匠 Romais Maréchal 的學徒後,在這裡,他學習了關於制箱和收納的技術。

也因為 Eugénie 皇后對他賞識有佳,33歲時 Louis Vuitton 開設自己的第一家店。

1854年的 Trianon 帆布材質旅行箱,同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方形旅行箱。一經推出就受到王公貴族的熱烈追捧,就此開啟了屬於 Louis Vuitton 的商業傳奇。

展出的1906年的皮箱,來自一份詳盡地列出路易威登的物品與行李箱的目錄。從帆布圖案、 鎖頭,到菱形格紋內飾等獨特的元素都被記錄在內。

無論是平頂旅行箱、座艙旅行箱、車用旅行箱,或是 Aero飛行旅行箱和 Restrictive 旅行箱,從始至終 Louis Vuitton 都將旅行的實用性作為一切的起源,並結合具有時代背景的旅行風貌,衍生成為真正的旅行藝術。

Part 2

木料

在曾經,木材是製作旅行箱最為重要的材料。

木匠家庭出身的 Louis Vuitton 先生,最初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像父親那樣的優秀木匠。

從小的對木材加工技巧諳熟於心的他,也將自己的才華運用到箱包製作的方方面面。

裁切、匹配、斧鋸、修磨與接合,繁瑣的技巧中木材可以說彰顯了屬於 Louis Vuitton 的匠人之魂,對材質的嚴苛甄選與使用更是十分考究。

現如今,Louis Vuitton的包箱定製服務依舊會沿襲當年的技藝,並在 Asnières-sur-Seine 的故居工坊中精心製造而成。

Part 3

經典旅行箱

說到Louis Vuitton,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有 LV 縮寫,並糅合著四葉花卉、幾何圖案的 Monogram 印花,或是比它更早的,誕生於1888 年的 Damier 棋盤格圖案。

無數時光過去了,我們經歷了 「Logo已死」 與 「Logo 熱潮」的反覆交替。這些經典印花圖案,依舊是時尚界里最具代表性象徵存在,從秀場再到街拍,無處不在。

第三個展廳便是對這些經典的集結。要知道,它們的誕生,無一不是源自那些旅行箱。

比如1854年灰色的 Trianon 帆布——

1872年紅色和棕色拼接條紋的圖紋——

…… 順應著時間的推移,記錄著 Louis Vuitton 的每一面。

不難發現,展廳中琳琅滿目的箱子,幾乎涵蓋著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從各種尺寸的行李箱、再到圓形的帽箱、巨大的衣櫥箱。還有像郵件箱、秘書箱這樣針對性極強的設計。

其中「最大牌」的,必然是屬於路易十六的王后——Marie Antoinette的餐具旅行箱。

不難發現,對於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的上流人群來說,使用 Louis Vuitton 的箱包更是一種時髦生活方式。

第二章

旅行即人生

Part 4

旅行的沿革

名為「旅行的沿革」的展廳,不但記錄了 Louis Vuitton 與旅行之間一如既往的緊密聯繫,同樣也見證了旅行方式的變遷。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被布置成沙漠的畫面——

這裡是在回顧雪鐵龍集團創始人 André Citro?n 先生,在1924年所開始的「黑色遠征」。

Louis Vuitton也為這次代表著人類學和科技的偉大探索,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考慮沙漠的氣候因素,以及運輸條件的限制的情況下。Louis Vuitton的作品依舊涵蓋了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從每日的盥洗再到茶歇,即使是在極端環境中,依舊不改對生活質量的追求。

在這裡,我們還看到了一些近期的作品,比如 Wes Anderson 導演在電影《穿越大吉嶺》中,和品牌合作的那組滿是假日風情的旅行箱——

在些行李箱跟著Owen Wilson、Adrien Brody、Jason Schwartzman三人扮演的兄弟組合,穿越了大半個印度,成為電影的標誌。

在電影里,Louis Vuitton的旅行箱永遠是道具界的常青樹——

電影海報上,它們也都有著絕對的壓番實力——

哪裡有旅行,哪裡也就有 Louis Vuitton 的身影。

而設計始終是適應時代的產物,接下的四個展區,就涵蓋了不同時期盛行的出行方式,為了滿足人們在不同旅行狀態下的需要,毫無疑問相應的箱包也就由此誕生了。

20世紀初,遊艇的出現和興起,讓海上旅行成為熱門。

電影《泰坦尼克號》的開篇時,Molly Brown夫人就帶著大大小小的 Louis Vuitton 的旅行箱登上這艘舉世聞名的大船。

在當時,Louis Vuitton 還有一個專門為航海設計的系列 —— Steamer。

它不僅有大容量,並且也十分耐潮,帆布皮革材質使得它本身也較為輕便易攜帶,在當時受各界人士的追捧。

它的代表標識,就是那個由 Louis Vuitton 第三代傳人 Gaston Vuitton 所設計的紅白藍V字Logo。

從1983年開始由 Louis Vuitton 贊助的美洲帆船賽前賽中(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 LV Cup)就經常出現它的身影。

2012年春夏男裝秀場上,這個V字 Logo 也被當作主打元素,去描繪屬於男士們的型格之旅。

汽車旅行,作為覆蓋率最高的出行方式,同樣也是 Louis Vuitton 發揮的舞台。

展館裡,這個區域很應景的被布置成了駕車旅行時身旁林蔭大道的模樣。

Louis Vuitton的廣告里,乘車向來都是很常見的拍攝主題。

比如最新的 Attrape-Rêves 香水廣告中,Emma Stone就沐浴著陽光,駕車馳騁著——

還有一個比較經典的,就是戈爾巴喬夫在柏林牆前方拍攝的那組箱包廣告。

上面標語寫著「A Journey Brings Us Face To Face With Ourselves」——關於旅行的意義,也由此升華。

對於航空的熱忱同樣也在旅途中流淌著。

D區里,一個飛機模型被固定在牆壁上——

Louis Vuitton的孫子 Jean Vuitton 和Pierre Vuitton,因為對航空充滿激情,而繼創作了以 J.P.V 為名的汽車後,又設計出了一架直升機和飛機的原型機,上世紀初期並在巴黎大皇宮的博覽會上展出。

當時原本供飛行員使用的 Aero 飛行旅行箱,最後也在飛行旅途中得以普及,並延伸出了之後較為女性化的 Aviette 飛行旅行箱。

最後出現的,則是列車旅行。

周圍的一切都被設計成了列車車廂的模樣。

這讓人不得不想起 2012 年秋冬系列在列車上取景的廣告大片——

以及那一季將秀場裝點成列車站台的華麗模樣——

列車一向都是故事溫床,在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的著作《東方快車謀殺案》中就有類似的描述。

「我們周圍的人來自各個階級、民族、年齡階段。在幾天里,這些素不相識的人們聚在一起。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彼此不能分離。幾天結束後,他們各奔東西,或許此次再也見不到對方。」

用列車來描繪人生旅途,這不但承接了人與人之間,從狹義到廣義的距離,同時也讓旅行風格得以成為經典。

第三章

跨越時間的風格之旅

Part 5

消失的一小時

第五個展廳是充滿書卷氣息,說到它的標題「消失的一小時」,很多人大概會想到 1927 年 Gaston-Louis Vuitton 先生創作的首款同名香水 ——「消失的一小時」(Heuresd』absence)。

這瓶充滿 Art Deco 之美的香水的設計原稿,也在展覽的後半段展出。

不過這裡的「消失的一小時」更多是在揭示關於這段消失時光的秘密。

其實,因為 Gaston-Louis Vuitton 十分痴迷於閱讀和寫作,即使工作再忙,他每天也都會擠出一個小時來享受自己的愛好。

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個展廳中會有藏書旅行箱、書寫工具硬箱,這樣的設計出現。

Part 6

畫作旅行箱

不僅僅是文學,繪畫藝術同樣也與 Louis Vuitton 息息相關。

1924年,一位名為 René Gimpel 的知名藝術經紀人,向品牌定製了一款可以收藏畫作的旅行箱,以便於方便攜帶畫作往返於巴黎、倫敦和紐約之間。

這件畫作旅行箱,尺寸極大,內含幾個抽屜,可以讓珍貴的畫框在旅行途中受到保護,不致損傷。

包括 Henri Matisse 、Francis Picabia 在內的這些知名的大畫家,也都曾向 Louis Vuitton 定製過畫箱。

Louis Vuitton與畫家以及藝術家的合作,在品牌的資料庫中比比皆是。包括村上隆、草間彌生、Richard Prince、Damien Hirst、Stephen Sprouse在內的各國藝術家,都曾為 Louis Vuitton 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全新形象。

Jeff Koons更是將名畫置於包袋之上,炮製出一場「行走的藝術」。

Part 7

不拘一格、新奇別緻的旅行箱

第七部分,可以說是整個旅行中最好玩的部分。

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儲物箱、旅行箱都是來自 Gaston-Louis Vuitton 從全世界收集回來的個人收藏,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箱包博物館一樣。裡面所展出的藏品也都十分别致,且保存完好。

Part 8

時尚與美

作為當今時尚界里,最具影響力與話語權的品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Louis Vuitton 定義了旅行中時尚風格。

從鱷魚皮、摩洛哥山羊皮手提箱,再到以女性客戶為主的梳妝箱、化妝箱、珠寶盒以及專為香水瓶設計的包箱。

甚至是Elisabeth Taylor、Katherine Hepburn、Lauren Bacall、Greta Garbo這些好萊塢黃金時代女星們的私人梳妝盒,也都在此展出。

透過這些精緻奢華的作品,你彷彿能夠目睹那些傾國傾城的絕世佳人,對鏡貼花黃的美麗場景。

不僅僅是女士們需要各種功能的箱子,來分門別類自己的美妝工具。紳士們同樣需要這些代表著精緻生活的器具,來彰顯自己外在的不凡。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男士們著裝相當考究,從領口、袖扣到絲巾,每一處都要一絲不苟,理容對他們來說更是一件極具儀式感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適合自己的箱包,比你想像中要重要得多。

不僅僅是明星名流們對 Louis Vuitton 的箱包趨之若鶩,就連包括Hubert de Givenchy、Elsa Schiaparelli、Christian Dior、Yves Saint Laurent在內的眾多時裝大師,都不顧同行之嫌,紛紛前來定製箱包。

在接下來的一個展區,時尚從過去駛向現在。

展出的 Nicolas Ghesquière 的作品。讓一切從之前的復古奢華,到此時的摩登現代的。就像打破時光的界限,穿越至此。也令人感慨事物的變遷,而不變的依舊是經典的風格印記。

成衣上,那流暢的線條與精準的剪裁,以及獨立帥氣的女性風格,構成了如今的 Louis Vuitton 之美。

結合對面料與技藝的實驗性探索,對建築美學的考量、以及對自由風情的吸取,時尚與美依舊在持續進行著,充滿生機。

終章

旅程,依舊迴響……

Part 9

音樂

展覽的最後一站,主題是音樂。

這裡展出的設計很明顯都是服務於樂器的。

讓藝術得到應有的呵護,從而這些箱包也成為了偉大藝術的一部分。

去年,Louis Vuitton還與音響品牌 Devialet 合作,將旅遊與音樂結合,打造了 DJ 旅行硬箱。

它的靈感來自英國著名指揮家 Leopold Stokowski 在上世紀30年代所定製的 Stokowski Writing Desk Trunk 工作旅行箱。

這次的 DJ Trunk 則服務於擁有現代技術的電子音樂。包括 Phantom、黑膠唱機及唱片、混音器、電腦及耳機等主配件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專屬空間。

2017秋冬男裝秀場上,Louis Vuitton還推出了一件攜帶型透明黑膠唱片機,目前,這依舊是磅礴我最想擁有單品的前幾名。

「一個世紀以來,Louis Vuitton 一直走在創作與革新前沿。我們不斷從過去汲取靈感,創造今日流行趨勢。Olivier Saillard埋首於路易威登歷年的作品中,以期解開品牌的秘密。他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向我們呈現過去、現在和未來。」

對展覽,Louis Vuitton 全球總裁暨首席執行官 Michael Burke 曾這樣表述到。

從箱包、服飾、再到各式各樣的合作,鏈接過去與現在,時光的筆墨一直在為 Louis Vuitton 書寫著精彩。

無論是貫徹始終的實用主義,以及它們衍伸而來更廣泛的藝術表達,更深入的時代內涵…… Louis Vuitton 也都在用一貫的匠人堅持,與極具前瞻性的創造力,去促使這段旅程駛向更遠的未來。

11月16號,這個令無數時尚愛好者感慨萬千的《飛行、航行、旅行——路易威登》展覽,也將在上海展覽中心正式亮相了。

每去到一個不同的城市,展覽的內容也會隨之進行相應的調整,加入更多本土化的內容。

磅礴我也滿是期待,想要前去二刷這份感動。

也期待,能與你邂逅在這場精彩的展覽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良先生 的精彩文章:

孫儷易烊千璽愛泡腳、劉濤愛刮痧、張鈞甯愛艾灸……明星們的健康之道真是五花八門!
為什麼時尚界那麼追捧Apple?

TAG:吉良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