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家危局他出任總理,殫精竭慮獲稱「英雄」,渴求連任卻鎩羽而歸

國家危局他出任總理,殫精竭慮獲稱「英雄」,渴求連任卻鎩羽而歸

2003年美國發動戰爭,推翻了薩達姆統治,在伊拉克建立了新的教派分權體制——總統和議會議長分別由遜尼派和庫爾德人擔任,最具實權的總理一職由什葉派人士擔任。2006年,在美國扶持下,什葉派政客馬利基當上總理後,一味採取壓迫遜尼派政策,使得伊拉克重建舉步維艱、動蕩不寧。2014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攻城掠地,勢頭洶猛,將伊政權逼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於是,美國決定拋棄馬利基,阿巴迪成為了伊拉克新總理。

國家危局他出任總理,殫精竭慮獲稱「英雄」,渴求連任卻鎩羽而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阿巴迪出任總理後,馬利基一度意圖反撲,但最終被迫交權,轉而出任沒有實權的副總統。阿巴迪出生於1952年,巴格達大學畢業後,遠赴英國獲得博士學位。在薩達姆統治初期,阿巴迪參加了什葉派達瓦黨,因密謀推翻薩達姆統治被迫流亡20多年,他有三個兄弟也在這個組織內,其中兩個被殺,另一個被監禁十年。薩達姆統治結束後,阿巴迪返回國內參加政治生活,與馬利基不同,他在達瓦黨中屬於溫和派,出任總理前擔任伊拉克議會副議長。

在國家支離破碎、大片土地落於敵手情況下,阿巴迪出任總理後,努力想拯救這個飽受戰亂痛苦的國家。馬利基擔任總理時,不少遜尼派軍官慘遭迫害,加之指揮官腐敗無能,政府軍隊士氣非常低落,因此面對兇悍的恐怖分子戰鬥力低下。阿巴迪上任後,為挽救危局可謂殫精竭慮,他大力整頓軍隊,抵住壓力清除了5萬吃空餉的「幽靈兵」,撤換掉不稱職將領,同時籠絡部分遜尼派部落共同打擊「伊斯蘭國」,從而逐步扭轉了戰場上不利地位。

國家危局他出任總理,殫精竭慮獲稱「英雄」,渴求連任卻鎩羽而歸

經過三年多艱難反恐戰爭,2017年12月,伊政府軍收復了被極端分子佔領的全部領土,殘餘勢力跑到了伊敘邊境。因為反恐戰爭取得空前勝利,阿巴迪被視為擊敗「伊斯蘭國」的「英雄」。因為這一功績,阿巴迪也躊躇滿志,在翌年大選中打出了「英雄牌」,希望吸引選民支持獲得連任。然而,由於伊戰後戰事漸成常態,民眾對民生需求更加迫切,他們對擊敗「伊斯蘭國」的亢奮情緒迅速減退,希望阿巴迪更多聚焦民生議題,尤其對政府的嚴重腐敗行為強烈不滿。

阿巴迪不是不想剷除腐敗,因為政黨分肥制度使他的改革舉步維艱,因此一直成效不大。2018年5月伊拉克舉行大選,什葉派宗教領袖薩德爾,因主張打擊腐敗和改革政治體制,受到選民歡迎,成為議會第一大黨,阿巴迪領導的競選聯盟屈居第三。由於薩德爾本人不是議員,加上長期反美反伊朗,他明確表示不會出任總理,這讓阿巴迪擁有一線生機,能否連任取決於薩德爾的態度。然而步入7月,伊拉克南部連續爆發示威遊行,抗議公共服務缺失、政府腐敗嚴重和失業率飆升,讓阿巴迪的連任前景蒙上嚴重陰影。

國家危局他出任總理,殫精竭慮獲稱「英雄」,渴求連任卻鎩羽而歸

在這種情況下薩德爾表態了,他拒絕與「伊拉克人民已經厭倦的失敗者」組建聯盟,阿巴迪連任之路宣告失敗。經過國內外各方勢力激烈博弈,原石油部長阿卜杜勒·邁赫迪被敲定為總理人選,邁赫迪與伊朗關係匪淺,又與美國走的很近,美伊表示能夠接受。2018年10月25日,邁赫迪宣誓就任新總理,新政府將重點打擊恐怖主義,同時致力於反腐敗。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只有實現伊拉克不同教派、不同民族間的和解,才能取得反恐標本兼治的效果,也才能實現政治清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來讀史 的精彩文章:

他27歲升任中將,元首父親去世兩度入獄,死後多年「平反昭雪」
一亂世梟雄,他收復失地獲封「沙漠之王」,卻因統治殘暴下場可悲

TAG:閑來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