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胡棟材:《傳習錄》與錢德洪

胡棟材:《傳習錄》與錢德洪

在錢德洪受業於王陽明之前,陽明學發展過程中的幾個歷史節點。

正德三年(1508),王陽明「龍場悟道」;

四年,始論知行合一;

八年,門人從游始眾;

十二年,徐愛病逝;

十三年,薛侃刻行《傳習錄》;

十四年,錢德洪偶讀初刻本《傳習錄》,不相契合;

十五年,王艮歸服陽明門下;

十六年,陽明始倡良知學說,錢德洪率眾師事。

可知,從偶讀《傳習錄》的不相契合,到率領眾人師事陽明,其間的態度轉變十分明顯。就德洪本人而言,這種轉變為何會發生,需要給出儘可能合理的推論。畢竟,當初讀到《傳習錄》時,思想中所產生的不適,在德洪書面的言語中似乎並沒有什麼表現。


胡棟材:《傳習錄》與錢德洪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一方面,錢德洪當初所讀到的《傳習錄》,只是由徐愛、陸澄和薛侃三人所錄,而且以徐愛的輯錄為主,主要反映陽明學初創時期的思想形態。換句話說,作為陽明學宗旨的良知之教,在初刻本的《傳習錄》中,主要還處於孕育狀態,表現得很不明顯。因此對習慣於朱子學話語的那些儒生們來說,碰到這些表面上相似、實質上卻不同於朱子的說法,當然會感到不適和懷疑。

另一方面,王陽明是在《傳習錄》刻行後的第二年,才真正開始倡發良知學說的;也就是說,陽明自己似乎也感到有這個必要,所以他在審視《傳習錄》後,特別著意闡發其良知學說,以公諸於學界。可能正是在這一情況之下,錢德洪從此推服陽明的學問,產生師事的願望。

錢德洪這個願望,在陽明《年譜》以及他本人的《行狀》《墓志銘》中,都有所反映。據《年譜》正德十六年九月條記載,德洪聽說陽明先生在江西講學,就已經很想拜他為師,然而家鄉的同志們對此卻很狐疑,但錢德洪卻深信不疑,並且力排眾議,親自率眾受業於陽明。而《行狀》和《墓志銘》的記述卻很一致,也很簡要:陽明平定朱宸濠的叛亂回到餘姚之時,德洪才定決意師事陽明。這前後兩種說法,雖然沒有什麼大不同之處,但其中又有一些微妙的地方,應該細心體味。

由於陽明《年譜》是錢德洪所編定,因此其中談到他和陽明交往的活動,往往被描繪得具體而生動。就以上述事件來說,陽明《年譜》告訴我們,德洪歸服陽明的心愿由來已久,而且十分果決。與之相比較,《行狀》和《墓志銘》的說法卻顯得極為簡單,其中還折射出德洪在拜師的問題上產生過思想鬥爭的意味。這前後的說法一經比照,便可以看出當中的「蹊蹺」。那就是後者比前者的客觀性更強,而前者比後者更能體現敘述者自身的情感內容。這是從不同角度記述同一歷史事件的一般情形,沒有多少值得奇怪之處。倒是有一點不能遺漏,即不能忽視在上述轉變過程中,德洪自身的反思作用。

宋明理學家一貫強調在學問道路上反思的重要性。這裡還以朱熹為例,他就曾明確主張,學者要半日讀書,半日靜坐。這是他親身的實踐,並非只是口頭文章。理學家們也基本都是這樣做的。這裡所說的「靜坐」,大體從事的就是反思、反省的工作。孔夫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宋代儒者程頤也講,「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也就是說,在問學求道的過程中,學和思、涵養和致知,兩者均不可偏廢,要同時兼舉。這裡表現的其實就是儒家對為學工夫的要求,以上所說的「思」和「涵養」,便屬於反思、反省的範疇。它偏向於主體內在,因而也可以統稱為「向內的工夫」或「內在工夫」,也可以視之為儒家講的「內聖」。

錢德洪從小便浸染於宋明儒學的成長環境之中,故他對儒家的這套工夫,不可能陌生。由此可以想像,讀罷《傳習錄》之後,他也會像往常讀完《論語》或《近思錄》那樣,反覆涵詠、靜默反思。說不定,通過自己的體認和省悟,他不久便發現這個《傳習錄》,已經頗能合他的心意。這和當初陽明在龍場的悟道,性質上沒什麼兩樣。要知道,宋明儒學在其創發伊始,就有這樣的傳統。而對於宋明儒學來說,這種傳統除了儒家自身的因素以外,還有賴於對佛教思想的吸收。

摘自「大家精要」之《錢德洪》

胡棟材:《傳習錄》與錢德洪


《錢德洪》從瑞雲樓的故事說起,把王陽明和錢德洪的師徒關係看作是冥冥中註定的事情。錢德洪一生服膺陽明,對傳播、發展陽明學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陽明學文獻的整理和出版上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一生思想有多次變化,最終在陽明後學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性格和學說風貌,使其思想成為陽明後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簡介


胡棟材,江西鄱陽人。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博士,現為中南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儒學和比較哲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已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的精彩文章:

新媒體出現之前,我們怎樣傳播?
奧康納的小說需要逐字逐句地讀,因為她逐字逐句地改

TAG: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