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嫻:作品離開作者之手,會有自己的生命軌跡

羅嫻:作品離開作者之手,會有自己的生命軌跡

羅嫻

80後,出生於湖南嶽陽,曾就讀於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愛丁堡大學、法國巴黎第一大學和美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畢業後參與過影視劇、紀錄片拍攝以及新聞報道等工作。作品曾獲ICP「麗塔·希爾曼傑出獎」、首屆馬格南國際攝影大賽「藝術類入圍獎」、Lensculture「曝光獎」、法國PX3攝影獎銀獎、美國Photolucida Top50獎和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優秀攝影師等,並發表在眾多國際刊物,在海內外展出。美國《紐約客》前資深視覺主編、藝術評論家Elisabeth Biondi如此評價羅嫻的肖像作品:「當羅嫻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她的被攝者臉上時,她的肖像就承載了分量——毋庸置疑,她的肖像是主觀的,體現了羅嫻對被攝者的理解和詮釋。同時,這些肖像是她內心的外化,它們既跟她自己有關,也和她尋找身份認同的過程有關」。

羅嫻攝影作品

夢境

美國百老匯舞者Miu, 紐約,2015

美國影星 Travis, 好萊塢,2016

Linda, 檀香山,2014

Chris和她的父母,洛杉磯,2017

劇中之劇,鳥巢,2018

插畫家Sophie, 曼哈頓下城「傾國」酒店,2017

洞庭湖漁民

72歲的吳女士從小和家人逃離了江蘇省的乾旱地區,她已在東洞庭湖上生活了60多年,2017

38歲的周小武和35歲的妻子孫蔡嬌,與周小武的父母住在洞庭湖北部的水域,2017

58歲的羅幼蓮和55歲的丈夫羅成山一輩子都生活在東洞庭湖的水域,2017

55的龍建是岳陽本地人,2017

38歲的劉先生是安徽人,他和母親在湖上生活了30年,2017

東洞庭湖漁民的孩子撿到在湖中一個島上拍攝電視節目的劇組留下的玩具, 2017

訪談對話,這就開始

唐瑜: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攝影的?

羅嫻:我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讀本科,專業是媒體研究·電視製作,我選修了攝影史和電影史。隨後發現,比起新聞學和電視製作,我對攝影和電影藝術更感興趣。

唐瑜:將攝影作為職業,是什麼讓你做出這樣的選擇?

羅嫻:我的確是把攝影當作自己的事業,但並沒有因此放棄電影,我有些裝置作品中用到了電影短片,自己也在嘗試創作劇本。電影和攝影,我覺得這兩種影像語言是互通的。電影和攝影從本質上說都跟時間有關,都是時間的藝術,但是兩者亦有區別。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一書中曾說,凡照片都是消亡的象徵,拍照片便是參與了另一個人或事物的死亡、易逝和無常。一張照片將我們生活的一瞬間凝固,將這時間切片變成了一件可以被觸摸、珍藏或者更改的物品。而大部分傳統敘事電影則通過蒙太奇,給了我們一種假象,彷彿所見即是真實、連貫、完整的時空,即是當下。很多藝術電影對時間則有不同的處理,現實的時間不復存在,他們創造了主觀的時間、心理的時間,比如伯格曼的電影。任何事物的變化都需要時間,但是時間本身是永恆不變的。我記得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晚春》中靜止的花瓶鏡頭持續了十秒,這個鏡頭我印象深刻,花瓶在銀幕中的生命就延續了十秒,一張花瓶的照片可能只是一件遺物。

而讓我真正拿起相機開始嘗試靜態攝影創作,則是義大利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放大》(Blow Up),標題本身就是攝影暗房用語,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名攝影師在公園裡偷拍一對年輕情侶,照片里的女孩拚命地想要得到這些底片,引起攝影師的懷疑。他感覺這些照片是—起謀殺案的現場證據,於是不斷把照片放大,但又不能肯定。這時,他的工作間遭到洗劫,照片也不翼而飛,最終他什麼也不能證明。我覺得安東尼奧尼在這部影片里探討的不光是攝影中真相、表象與幻象之間的模糊邊界,也有電影語言中類似的模糊地帶。我看完,一下子就對攝影很感興趣了。

很自然的,對歐洲藝術電影的了解和熱愛無疑會改變我攝影的方式。在創作的過程中我會較多從實驗性的角度去思考,嘗試打破常規敘事結構,影像風格方面也會偏向於電影化。

唐瑜:你的《夢境》專題應該就是用電影化風格拍攝的吧?能否介紹一下你不斷「尋找」的夢境?

羅嫻:《夢境》組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類似電影劇照。每一次拍攝就像是拍攝一部電影短片,涉及到大量的前期溝通和文本寫作(劇本),場景細節的還原(布景),還有給被攝者單獨的空間自由演繹(表演)。

《夢境》系列裡,關鍵性的人物,肯定是做夢的人,另外就是敘事者「我」,我們如影隨形。「我」是連接現實社會與這些「夢者」的橋樑,是鼓勵、引導他們回憶自己的夢境或是其他心理體驗的感召者,是呈現這些隱秘幽深的,高度親歷性體驗的作者。但是「我」又幾乎是隱形的(包括在拍攝的時候,我是躲起來,用快門線拍攝,盡量不去干擾被攝者)。某種意義上,這組作品的主體採用 「自敘體」的敘事形式,它是非常主觀的表達,被攝者在「敘述的我」和「被敘述的我」之間,在「夢」與「醒」之間騰挪。夢是連接他們白天和黑夜的橋樑,它們深深植根於生活,使他們能在時間和空間里自由往來。

從 2014 年底至今,《夢境》是我的長期攝影項目之一,我打算一直拍下去。它是我試圖通過影像語言來展現主觀、私密的心理體驗和內心世界的一種嘗試。我在作品中展現的大多數是人們的夢,亦有其他心理體驗,包括幻覺、失憶、錯覺、慾望和夢想。被攝者回憶中的夢境碎片轉化成了畫面中鋪陳的豐富細節,他們進入重建的場景,自由演繹當時的心理體驗。

這個項目的緣起很有趣,2014年下半年,我經常失眠,有次在網上找到一個供失眠症患者交流治療經驗的論壇,有人提到用一種名為「意象預演治療」的方法與噩夢作戰,引發了很多討論。在研究人員看來,噩夢就像一個恐怖故事,需要改寫來讓它變得不那麼驚悚。研究人員讓那些從噩夢中驚醒的人寫下夢的內容,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改寫這些夢境。之後受治者需要每天花時間在腦海中反覆「排演」這些新的夢境,直到舊夢不再困擾他們。

我就想,既然夢的敘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此密切相關,那麼它們之間的連接在哪兒?我腦海里當時有這樣一個意象:在另外一個空間里,人們各自混亂無序的夢混雜在一起,它們形態各異,喬裝打扮,牽扯著我們身體和記憶里被壓抑隱藏的、最遙遠、最容易被遺忘的地方。他們互相連接起來,在夜的海洋里形成一塊巨大的光怪陸離的陸地,連接著所有夢者,那些被我們的記憶群島放逐的人或物重新被夢的波浪沖回意識的岸邊。

帶著對夢的好奇,我開始通過朋友和社交網路找人拍攝這個系列,得到了很多回應。當我收集了越來越多各種光怪陸離的夢境和記憶碎片時,我意識到,這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夢的空間有著巨大的能量。也許就像村上春樹的《1Q84》里寫的,這個「夢」的世界反而是個真實存在過的世界,我們現在擁有的不過是真實世界的擬像複製。

唐瑜:你在將被拍攝者和他們的夢呈現的過程中,有什麼印象深刻的故事?

羅嫻:總體來說,這裡面沉重的回憶多過有趣的事,以前我總是不太傾向於講述《夢境》背後的故事,因為每次講述,強大的記憶洪流裹挾著我重新進入當時的情景,夢境中強烈、真實的情感,讓我覺得自己跟被攝者一樣敏感而脆弱,在不同的軀體里感受無盡的黑暗、荒寂、恐懼和震驚,當然也有美麗和感動。

談談讓我對拍攝細節記憶猶新的一張作品吧,這張作品記錄的是Sophie S的夢。Sophie出生於佛羅里達,在紐約一所大學攻讀心理學博士,亦是插畫家。2017年歲末,她通過媒體得知我在進行的《夢境》系列,遂發來一段文字和幾張關於她的夢的繪畫作品。

在Sophie的夢裡,她坐在一個布滿藍絲絨的房間里等待。具體等待什麼,她不知道,只知道內心非常忐忑不安。突然屋外狂風大作,房門大開,海水迅速地從窗子和門中湧進來,很快充盈了房間的每一個角落。所有的傢具都漂浮起來,接著,兩條巨大的鯊魚遊了進來,圍著她轉了幾圈,像是在舉行神秘的儀式,之後又向門外游去。Sophie既害怕鯊魚,更害怕被淹死,她鼓起勇氣拽住鯊魚的尾巴逃離,卻在門口被什麼掛破了裙子,掛傷了腿,鮮血直流,這時天花板開啟,許多人臉密密麻麻漂浮在上面。正覺得自己要窒息而死的時候,她從夢中驚醒。

我的作品記錄、重建了Sophie在藍絲絨房間等待的時刻。我的好友王怡明在曼哈頓下城遠近聞名的《傾國》(China Blue) 餐廳剛好有一個類似她夢境中的房間,借給了我們。於我來說,相機捕捉的時刻孕育著一個神秘島嶼,一個暴力現場。Sophie的插畫有些英國超現實主義畫家Leonora Carrington作品的感覺,很好地還原了這個瞬間之後的場景,具有補充的作用。

Sophie說「幼年時候受過傷害的人,在黑暗裡燃起的微光,是不足以和憤怒之海抗衡的,但是神秘的鯊魚就像美麗的陌生人,給予我們一點慰藉,讓我們鼓起勇氣前行。」不知為什麼,我想起法國女性導演Chantal Akerman的《La Captive》(改編自Marcel Proust』s La Prisonnière) 里一個鏡頭,深受自身及他人心理困境折磨的女孩Ariane在潮汐起伏的深夜來到大海邊,赤身裸體走向大海深處,直至消失。

可能是因為經常拍攝人物肖像,對人物的特性會非常敏感,Sophie的眼睛裡有種孩童般的脆弱和敏感,讓人很心疼。《夢境》系列,從某種意義上說,算是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

我與這些陌生人的短暫的緊密聯結,跟他們的親密關係,成為窺見我自己內心的一個窗口。

這也算是進一步了解、豐富了自己的生命體驗。

唐瑜:你認為好的攝影作品是什麼樣的?

羅嫻:我覺得好的作品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判標準。之前法國有個電影大師 Jean Cocteau 說過,如果觀眾觀看一部電影,花了兩小時,齣電影院的時候他還是之前那個他,他的任何方面都沒有發生一點改變,那這個作品是失敗的。同樣的,觀眾花了時間來看你的作品,看完之後如果內心或者情緒會起波瀾,或者更難得的是,你的作品能引人深思,我覺得這個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離開作者之手,會有自己的生命軌跡。好的藝術家(攝影師)能夠賦予作品長青的生命,且在更多人那裡日益豐滿。

采寫 | 唐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第二屆「郎靜山杯」中國新畫意攝影雙年展江蘇淮安盛大開幕
第五屆「紅色老區 靈秀大悟」全國攝影大展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