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別把腸癌當成痔瘡 如何巧識別腸癌?

別把腸癌當成痔瘡 如何巧識別腸癌?

需要和痔瘡相鑒別的應該就是結腸癌和直腸癌了,而結腸癌、直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年齡也在提前,35歲左右的初髮結腸癌患者一年比一年多,考慮原因可能與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改變不無關係,所以如何儘早發現早期癌變顯得至關重要。

1.大腸鏡

別把腸癌當成痔瘡 如何巧識別腸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現在大腸鏡檢查技術已十分成熟,無論是檢查還是治療,它的優勢都非常明顯。但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那就是一般人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做腸鏡檢查,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不願意做腸鏡檢查。所以對於大腸鏡這裡來個小科普。

大腸鏡是通過電子內窺鏡從肛門進入,通過屏幕直接觀察腸壁的一種檢查,必要時還可以對可以組織進行鉗夾做病理分析,或是直接對病變進行電燒灼來治療。一般分為普通和無痛兩種。無痛腸鏡是在藥物輔助下進行的,患者接受藥物後出現中樞抑制,使整個檢查過程中患者都能處於安靜、平和的狀態,這極大的有助於檢查的準確性,術後患者可自然清醒。有的朋友可能會有疑問「我用了麻藥不會出什麼問題嗎」,這裡醫生可以負責人的告訴您,現在的麻醉技術很成熟,一般不會出現問題,當然這都需要麻醉師的評估,如果評估不過關,您也是做不了無痛腸鏡的;普通的自然不必說,病人是在完全清醒的情況下進行檢查,人們一般不會選擇這種方式,因為他們害怕沒有麻藥他們會痛苦難忍,但據做過患者朋友說雖然不是很舒服,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痛苦,所以也有不少麻醉不難受的患者朋友選擇普通腸鏡。

2.直腸指檢

別把腸癌當成痔瘡 如何巧識別腸癌?

直腸指檢是十分常用也很簡單的檢查方式,醫生直接講手指伸進肛門進行觸診,但它有弊端,那就是對於平坦的病變醫生透過手套很難摸出來,而高位病變也就是手指摸不到的大部分區域都成了檢查盲區,所以它的局限性也很大。

3.大便隱血實驗

這也是很常用的檢查方式,接取大便就能檢查,陽性率也很高,但它也有局限:它只能告訴你大便里有沒有血但看不出來血是從哪來的。

其他還有問卷篩查、色素內鏡、電子染色內鏡等檢查,這裡就不一一表述了。

4.怎樣篩查腸癌

別把腸癌當成痔瘡 如何巧識別腸癌?

作為普通人多一些留意就行:注意大便的次數有沒有變化,一天2-3次大便都是正常的;大便有沒有血;大便是否為黑色;大便解完後有沒有沒解乾淨的感覺等等。現在社區醫療在大力發展,相應的篩查問卷也不少,一般人做體檢時回答一個問卷、做一個大便隱血實驗和腫瘤標誌物檢查就足夠了,這種篩查沒有年齡限制,但兩次篩查的時間不應超過10年;而對於一級親屬有腸癌患者的朋友,建議從40歲開始就要每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晚餐吃不好 結石 腸癌追著跑 吃好晚餐記住 「1884」
醫生:90%的結腸癌因亂吃造成

TAG:腸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