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腸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這3類食物 再想吃也要忍忍

腸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這3類食物 再想吃也要忍忍

腸癌已成為危害我國健康的最重要因素,研究數據顯示,我國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腸癌。其中,腸癌的發病率年均上升3%-4%,我國已成為全世界腸癌新發病例最多的國家。

其實,除了不良生活習慣以外,腸癌大多數與都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32歲的小芹虛弱地躺在病床上,從剛開始腹痛到查出腸癌,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連醫生也忍不住嘆息,太年輕了,真可惜!

本以為是家族遺傳,可在醫生了解小芹的生活飲食習慣之後,才發現小芹患上腸癌,多半是「吃」出來的。

小芹平時就是一個標準吃貨,經常下班不回家,泡在路邊攤,不是吃點燒烤就是點一份麻辣燙,偏愛刺激性食物。

一年前自己開始便血,她以為是吃的太油膩,沒想到最後卻查出腸癌,沒有了手術機會。

事後,醫生提醒:要想遠離腸癌,這3類食物,再想吃也要忍忍!

第1類:油炸類食物

腸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這3類食物 再想吃也要忍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快餐︰ 洋蔥圈、 炸薯條和炸雞

隨著炸雞、漢堡等快餐的興起,不少年輕人都被油炸食物所吸引,殊不知,這類食物卻可導致腸癌。

在高溫烹調肉類時,肉中的蛋白質及氨基酸會發生熱解,分離出一種具有致突變性和致癌性的化學物質,叫雜環胺,這種物質可導致腸癌的發生。

生活中,像紅燒魚、炸雞等食物一定要少吃,因為經調查發現:經常吃紅燒魚的人,比少吃或者幾乎不吃的人,大腸癌的發病率要高出2倍以上。

第2類:燒烤類食物

燒烤、路邊攤,一直是受很多人喜愛的一種食物,但經常吃燒烤的話,是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的。

因為肉里富含蛋白質,經過明火高溫烤制,就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質苯並芘、雜環胺等。這類食物不僅容易導致腸癌,還易導致肝癌、食管癌。

所以,就算再喜歡吃燒烤,偶爾吃還可以,不要經常。

第3類:麻辣刺激食物

腸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這3類食物 再想吃也要忍忍

2014年6月8日,麻辣小龍蝦,在北京一般簡稱為「麻小」,是近年來開始火爆的一道菜肴,紅遍了大江南北

麻辣燙的主要特點就是麻辣還有燙。

濃湯的溫度可以高達90℃~100℃,常吃很容易燙傷口腔、舌部及胃粘膜,從而可能引發食道癌或者胃癌等。

另外,麻辣燙反覆使用一鍋的湯底,容易使亞硝酸鹽和草酸這些有害物質的含量不斷上升,增加了致癌的風險。

再加上麻、辣這樣的重口味,很容易刺激腸道,加重腸道負擔,引起腹瀉,甚至是腸癌。

當你排便時,出現以下三種表現,十有八九是腸癌,最好去查查!

表現一、大便帶血、粘液

便血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信號,在腸癌里,大便里通常混著血絲,與大便混在一起,可呈暗紅色;除此之外,大便里還會混著粘液、膿液,三者經常混雜在一塊。

表現二、排便不規律

腸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這3類食物 再想吃也要忍忍

男子在私人廁所大便

一般來說,正常人每天排便1到2次,而且排便時,會感覺輕鬆順暢,有一種舒適感。

若是排便時,經常感覺不暢,一天排很多次便,且糞便外觀上不規則,有的呈細條狀。

就一定要警惕腸癌了,當腫瘤物壓迫腸道時,就會出現這種表現。

表現三、腹痛難忍

很多種原因都會引起腹痛,但腸癌會使人體的整個腹腔壓力增大,產生腸梗阻、腹水和黃疸等症。

當癌症發展到晚期的時候,還會表現為貧血、迅速消瘦、疲乏無力等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腸息肉與腸癌:癥狀 高危人群 檢出及治療
結腸癌也學會了看人下菜碟 這種人最易得

TAG:腸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