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請關注肺炎球菌性疾病(二)——糖友緣何受肺炎球菌性疾病青睞
我們常說,糖尿病患者只要控制好病情,可以擁有和正常人一樣的健康生活。但是不可否認,糖脂代謝異常會影響健康的方方面面,這也是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更「怕」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原因。
高血糖提供肥沃土壤
鏈球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人類是其唯一宿主。鏈球菌常臨時定殖於人類鼻咽部,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一般經由呼吸道飛沫傳播或由定殖菌導致自體感染。鏈球菌感染的危險性隨年齡、基礎疾病、生活環境等不同而具有較大的差異,嬰幼兒和老年人感染的危險性相對較高。
糖尿病患者血糖處於異常範圍的時間終究要比正常人多,而高血糖會抑制白細胞的抗感染能力,這就給肺炎鏈球菌的異常繁殖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高血糖環境也會細菌繁殖提供了更多的能量支持。此外,糖尿病併發症及糖尿病人群更常見的一些慢性病,如心臟病,也會增加糖尿病患者感染的風險。因此,把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內,不僅是預防或延緩各種併發症發生或發展的必要措施,還是提高免疫系統抗感染能力的重要手段。
變老本身就是種風險
《中國2型糖尿病指南(2017年版)》建議,65歲以上的患者即便以前曾經接種過肺炎球菌疫苗,如接種時間超過5年,仍需再接種一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免疫系統也會慢慢衰老,加之糖尿病的存在,免疫能力會進一步削弱。研究顯示,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群發生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風險是65歲以下人群的兩倍。因此,高齡本身就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老年糖友將面臨更大的患病風險。
還有哪些人面臨風險
除了老年人,以下人群同樣面臨高於常人的患肺炎球菌性疾病風險,需要引起重視。
· 吸煙
· 患慢性肺病
· 患心臟病
· 免疫功能減退,如接受化療或器官移植後
· 幼兒
· 群居環境,如大學宿舍、部隊營房、養老院
如何早期識別該疾病
對於肺炎球菌性疾病,越早得到正規治療,預後自然會越好。大家對於中耳炎、鼻竇炎了解得較多,下面就來告訴大家,如果出現以下癥狀,提示可能存在更為嚴重的肺炎球菌性疾病,應立即就醫,哪怕是在晚上也要儘快去急診就醫,不要拖到次日再去醫院,否則將會危及生命。
提示可能存在肺炎
· 咳嗽,吐出的痰為灰色、黃色或有血絲
· 胸痛
· 氣促或呼吸困難
· 發熱
· 寒戰
提示可能存在腦膜炎
· 高熱寒戰
· 頸部肌肉僵硬(頸強直)
· 頭痛劇烈
· 意識混亂
· 畏光
· 反應遲鈍
· 嗜睡
相關閱讀
肺炎球菌性疾病與敗血症
敗血症是一種嚴重的、可危及生命的感染狀態,而肺炎球菌性疾病如果治療不當,就很容易發展為敗血症。敗血症的臨床表現包括意識混亂、氣促、高熱、寒戰、心動過速、嚴重疼痛、皮膚濕冷等。很多人小病不想去醫院,可能直到已經病得非常虛弱,才會去醫院,結果一檢查,已經發展至敗血症。


TAG:糖尿病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