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金庸心裡,藏的是一個茶江湖

金庸心裡,藏的是一個茶江湖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與名

戊戌年

九月廿四

編輯: 雲上文化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金庸先生這次真的退出了江湖。李白一句詩「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大概說的就是他。

說實話,最開始認識金庸也是從電視劇里,小說看得並不多。但熟讀金庸作品的朋友告訴我,一讀金庸深似海,從此江湖是夢鄉。

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金庸一支筆寫武俠,一支筆縱論時局,享譽香江;少年遊俠,中年遊藝,老年遊仙。金庸一生的傳奇,可謂多姿多彩之至。而出生於浙江海寧的他,自小便與茶結緣。

他曾把愛情比喻為茶,「在最佳的時間採摘,經過精心烘焙,有懂茶的人來擇水選器,並用心品嘗。

他筆下的人物,無論是江湖俠士。還是文人雅士,多是重情重義之人。古今幽情,盡在一杯茶。

金庸先生在看完武夷山茶歌舞表演後,欣然為武夷山藝術團提詞:

今生得償武夷茶,武夷山下看歌舞。茶道歌舞俱佳妙,不枉今作武夷人。

至愛龍井茶

香港人大多喜歡喝紅茶、烏龍茶、普洱茶,金庸先生雖然久居香港。卻鄉音不改,茶性依然。

他喜愛綠茶,尤其是家鄉的龍井茶。在金庸先生寬敞的辦公室里,除了齊齊整整的中外書籍和自產的武俠小說,最多的就是來自家鄉的各種綠茶。

他非常喜歡熏陶在書香與茶香之中。如有好友來訪,他定會用家鄉的上好龍井熱情款待,以茶會友,品茗論道。

1999年4月8日,杭州龍井茶區山溫水軟,新茗飄香,春意盎然。

新任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的著名作家金庸先生,興緻勃勃地來到位於龍井茶區的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品嘗新茗。

綠翠清香、鮮爽甘醇的龍井茶令人口舌生津,齒頰留香,主人的情誼和美景佳茗引發了金庸先生的靈感。

當主人請金庸先生題字留念時。他逸興滿懷,揮筆留下了13個瀟洒的大字:

水溫雅,茶溫雅,古今幽情一杯茶。

這13個字,不僅寫出了龍井茶、龍井水的特徵,概括了源遠流長的中華茶文化哲理。

還可品出作者的溫文儒雅,以及武俠小說大師胸中雄兵百萬、兒女情長的恩怨情懷。

可以說,只有金庸先生這樣才華橫溢、摯愛龍井茶的大師,才有如此意味深長、意蘊美妙的大手筆。

金庸先生習慣深夜寫作、閱讀。直至清晨,以茶為伴,文思倍涌。

那些深受讀者喜愛的武俠小說、評論隨筆,包括部分《香港基本法》的初稿,都是在茶水的浸潤下,從他的心海和筆端流淌而出。真可謂「古今幽情一杯茶」!

喜茗茶練急步

喝綠茶、晴天急步走、熱天雨天踏腳車、平時看書寫書法,心情放輕鬆。這些,便是武俠名家金庸先生的養生和保健之道。

金庸先生小說筆下的英雄好漢,總是練得強健體魄,生死總是一瞬間,現實中的金庸先生並沒有他筆下主角的「武功招式」。

金庸先生說:「我的身體一向還好。但並不像有的媒體說的那樣功夫了得,其實我不會功夫,一點也不會。」

金庸先生喜歡運動,每日堅持到山頂作繞圈散步,大概走45~50分鐘。

不過,他強調,他的散步並非步伐緩慢,而是要「出汗」及會「急促呼吸」的急步;至於太陽過猛或下雨時,他便會改留在家踏健身單車30~45分鐘。

「品綠茶」是金庸先生的養生之道,他深信喝茶有益身心健康。1992年12月,金庸先生曾為浙江茶博會題詞:

「碧玉翠綠沁心芬芳,日夕飲斯遐壽永康」,讚美龍井等家鄉綠茶似碧玉翠綠,芬芳沁人,日常品飲。定能健康長壽。

金庸先生對綠茶品質有一定研究:

「最好的綠茶茶葉是鮮嫩的,清明之前便要採下。飲茶與養生是相通的,茶可以使人怡神健腦,這一功能恰是養生所需要的。

但我以為,喝茶的量不要太多,就如我每日的食量亦很少,尤其是澱粉、蛋白質食品均要吃少一點。

我認為人遇上困難事,愈輕鬆愈容易應付,愈緊張便愈難應付。無論看書還是寫書法,都會令自己的生活變得輕鬆,達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下棋讓人心靜

除了茗茶健身,金庸先生認為下棋可以幫助心靜,以平和心情。金庸先生說:

「我一直對圍棋很有興趣。我的老師是聶衛平,我向他鞠躬拜過師,可惜的是聶衛平沒有時間好好教我,我也沒什麼進步。

我是業餘圍棋六段。中國棋院所有的職業棋手都與我下過棋、教過我,所以教過我的老師的段位加起來,可能是世界最高的。

在我的許多作品中也都寫到了圍棋,《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下圍棋,用棋子做暗器;

《笑傲江湖》中的黑白子痴迷圍棋;《天龍八部》的玲瓏棋局等,不同的人物下圍棋體現出了不同的性格。」

寫武俠小說前,金庸與梁羽生就是摯交好友。在《新晚報》期間,他們二人都愛談論武俠,亦經常一起下棋。

曾有人在報上對金庸的小說進行了刻薄的嘲諷。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金庸會大動肝火。

但恰恰相反,金庸沒有拍案而起,而是向媒體發了一封特別溫和的公開信:

「……上天待我已經太好了,享受了這麼多幸福,偶爾給人罵幾句,命中該有,也不會不開心的。」

輕描淡寫,泰然得很。這是一種很可貴的品性修養。

這種修養是極寶貴的財富,是情志養生的至高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關鍵就是要具備「八風吹不動」的心理素質。

金庸在信中對「八風吹不動」的境界做了自己的解釋:

「佛家的『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諷、苦、樂。

四順四逆一共八件事:順利成功是『利』,失敗是『衰』,別人背後誹謗是『毀』,背後讚美是『譽』,當面讚美是『稱』,當面詈罵攻擊是『諷』,痛苦是『苦』,快樂是『樂』。

先哲教導說,應當修養到遇到八風中任何一風時都不為所動,這是很高的修養。

我朝這個境界不斷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瀟洒地活著,不會隨隨便便地被不如意的事情氣出病來,更不會被氣死。」

金庸先生講究中庸之道是因為他保持了一分順應自然的心態,他多次在不同的場合說過,他最喜歡的城市是杭州。最喜歡的生活是喝茶。

他說:「可以說《天龍八部》表達了我對人生的部分看法。我們中國人認為,雖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時應該過得好好的,應該去幫助別人,心平氣和的,講究中庸之道。」

正是這種人生觀指導著金庸,萬事不強求,能有所作為當然好,不能也沒有關係;重要的是尋求內心的閑適,要自己獲得滿足。

金庸茶館聲名鵲起

談到金庸的茶緣,不得不說「金庸茶館」(現已歇業)。

這個江湖上流傳已久、如今聲名鵲起、各路英雄拍案叫好的俠士聚會地――「金庸茶館」,是金庸先生授權組織的「金庸書友會」在杭州開辦的茶館。

每年金庸先生都會到此坐坐,喝一壺上好的龍井。

2003年,一批好友在杭州發起「金庸書友會」,並在西湖創辦金庸茶館,出版《金庸茶館》雜誌。

金庸先生非常高興,他認為在茶館以書會友,交流探討心得體會,很有意義,於是為雜誌寫了一篇發刊辭――《關於「金庸茶館」》,結尾部分談到金庸茶館的由來:

「如果有個茶館,茶客們逢到了,沏一杯茶,談談袁承志、青青、阿九,倒也有點味道。因此,台灣的朋友們組織了一個「金學研究會」,要出版「金學研究」刊物。

我就說我寫的小說內容淺薄,平日消遣倒也不妨,茶餘酒後,也不妨作為談資。「金學」兩字,愧不敢當。

有讀者說,有人研究錢鍾書先生,稱為「錢學」,金錢,金錢,金還在錢上,「金學」有何不可?我說,和錢先生相比,我學問太淺,天差地別,不可相提並論。

但台灣還是有一批金庸小說愛好者,他們自稱拜『金」主義者、「紙醉金迷者」,還組織了一個「拜金」團,到香港來拜訪我,釋稱:「拜金者,拜訪金庸也」。拜訪某人,當然可以。」

如今已無法奢望與金庸先生在「金庸茶館」不期而遇,即便未能在「金庸茶館」遇上金庸先生。

如果你在平日里能遇到拜「金」主義者、「紙醉金迷者」,與他們一起品茗論「金」,亦是人生一大樂也。

《金庸傳》

預售11月15日發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文化 的精彩文章:

二十四道茶器
秋日一杯茶,便是好時光

TAG:雲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