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陝西一農民挖出37件國寶,縣裡:上交獎一把鐵杴,專家:值1億

陝西一農民挖出37件國寶,縣裡:上交獎一把鐵杴,專家:值1億

導讀:根據史書記載,周朝發源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地區,並在這裡留下了深刻的歷史烙印,直到今天,人們依然將渭河北岸的岐山縣、扶風縣和眉縣一帶稱為周原。從公元前 58年的西漢年間開始,周原上就不斷有青銅器窖藏出土,其中毛公鼎、大克鼎、牆盤等都是國寶級青銅器,因此這裡也被稱為「青銅之鄉」。

有些人不禁要問,為什麼周原上會有如此眾多的青銅器窖藏?難道周朝的王公貴族喜歡將寶物埋在地下?對於這樣的疑問,考古專家給出了解釋:西周王朝後期,發生了國人暴動、犬戎入侵、遷都等一系列變故,很多周朝的王公貴族全部出逃避難,很多貴重的青銅器不方便攜帶,只能就地掩埋等待日後再來取,可沒想到周王朝東遷之後,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就留下了星羅棋布的青銅器窖藏。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家住岐山縣京當鎮的農民董宏哲,和其他村民一起在村西的取土場挖土,為生產隊平整土地所用。突然不遠處傳來叔叔的叫聲,董宏哲跑過去之後,叔叔小聲對他說,自己可能挖到寶了。

董宏哲沒想太多,將叔叔所指的地方挖開一看,果然露出來一件冒著綠光的青銅器,旁邊村民見挖出了寶貝,立刻全部上前圍觀。因為周原一帶經常出土青銅器,村民們都知道是寶貝,於是一擁而上打算繼續挖掘,董宏哲立刻制止了他們,並且警告說之前考古隊來過村裡宣傳,說地下挖出的東西都屬於國家,私藏是犯法的。

制止了村民的挖掘之後,董宏哲立刻抱著青銅器來到文物部門報告,考古隊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對青銅器出土的地方進行了封鎖。在隨後的發掘中,考古隊在一個不深的土坑中,先後清理出大大小小37件青銅器,雖然歷經千年,但這些青銅器完整的堆放在一起,好像昨天才被埋入地下一樣。

在37件青銅器中,最著名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個子,它看起來就像一個水瓢,大小只有二三十公分。可就是這樣一件不起眼的小物件,卻被文物專家稱讚為「中國青銅法典」,是不可多得的國寶級文物,它還有一個官方名字——青銅匜。

這件青銅匜的價值主要來自於它身上的銘文,上面的內容記錄了中國最早的一份法律判決書,所以不僅考古工作者對它珍愛有佳,就連學法律的專家都對它高看一眼。

37件珍貴國寶出土之後,關於它們的歸屬問題卻發生了爭論,當時陝西省希望能夠將它們帶到省里,可岐山縣又不想這樣的寶貝從手中溜走,於是雙方僵持不下,最後大家一致妥協,將文物暫時放在發現者董宏哲的家中看管。

為了保證文物的安全,董家村大隊每天都派5位村民輪流看管,時間一長村子也沒有經費支付5個人的工分。一年半之後,在多次要求之下,省里最終妥協,先將文物運到縣文化館保存。

據村民回憶說,當年拉走國寶的時候,縣裡還搞了一個表彰大會,給發現國寶的董宏哲叔侄獎勵了一把鐵杴和一張獎狀,針對一年多時間裡,村子派人看管的情況,縣裡又拿出1500元作為勞務費,此事才完美解決。如今,這批珍貴的青銅國寶專家給出的估值早已超過億元,但當年的獻寶者董宏哲依然很淡定,在他看來這些國寶就應該待在博物館,而不是被某些人佔為己有。

參考文獻:《董家1號窖藏文物》、《西周青銅器研究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講官 的精彩文章:

山西一農民挖出白骨坑,考古隊趕到:戰神白起被冤枉2000年

TAG:國史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