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遼寧大廚自稱成吉思汗後裔,知道陵墓在哪,但不能說,急壞了專家

遼寧大廚自稱成吉思汗後裔,知道陵墓在哪,但不能說,急壞了專家

古代帝王生前坐擁天下,在強佔有欲的支配下,會瘋狂地建造規模宏大的陵墓,奢極豪華地網羅殉葬品。

但是,如何在身後保護陵墓和陵墓里的殉葬品、棺槨、屍骸,就非常傷腦筋了。

有人在陵墓內部設置諸如弓弩之類的機關,有人在陵墓內部灌上水銀,有人在墓碑上寫咒語……以奸雄著稱的曹操,乾脆連設七十二迷墓!

但曹操的做法還不夠絕,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來了個更狠的——「萬馬踏平」。

啥叫「萬馬踏平」?

南宋人彭大雅在《黑韃事略》中記:「其墓無冢,以馬踐蹂,使如平地。」

即陵墓不起冢,下葬後,填土,驅萬馬踏平,以防外人發現陵墓地址。

非但成吉思汗的陵墓如此,元朝所有君主也都按此法下葬。《元史》赫然記:「國制不起墳壟。葬畢,以萬馬踩之使平,彌望平衍。」

不過,數百年來,人們對其他元朝君主的陵墓的興趣不大,只津津樂道於成吉思汗的陵墓墓址到底在何方。

某蒙古學專家一語道破天機: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必定埋藏著大量奇珍異寶,裡面的工藝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還要壯觀。

此說非虛,須知,成吉思汗的財富比秦始皇多得多,他的一生破滅了20多個王國,得來的無價珍寶不計其數。

也正是這個原因,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探險家、考古家苦苦尋覓成吉思汗陵墓。

補一句,現在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鄂爾多斯高原上有一座成吉思汗的陵墓。

但這裡其實只是一座衣冠冢而已!

人們關心的是成吉思汗的真墓到底在哪兒。

從事民族史、民族史學理論、民族地區經濟的教學和研究,現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民族史學會副理事長,山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陳育寧說,最近200年間,曾有100多個考察隊,為此四處搜尋。最近20年,這種探尋活動仍未停止,而且有不斷升溫的趨勢。有些機構甚至不惜投入、動用精密儀器、調動各種手段。「成吉思汗究竟葬於何處?這至今還是一個待解之謎。」

在2012年10月,河南龍門石窟研究所原所長溫玉成突然拋出了「成吉思汗陵道孚說」,即他認為成吉思汗葬於甘孜州道孚縣協德鄉。

對於溫玉成的說法,陳育寧持疑問觀點,他說:「『道孚說』不過是『成陵之謎』的一個新版本。迄今為止,關於這個謎,已有多種版本。但無論哪一種,都沒有有力的證據。『道孚說』也僅僅是一種猜測。」

溫玉成為了證明自己所說有據,稱,早在2010年,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市委宣傳部部長孟松林曾告訴他的一條「民間信息」——成吉思汗陵是在四川大金川、小金川之間,為此,他專門到實地考察了一番。大金川和小金川就是現在的金川縣、小金縣。經過考察,他把成吉思汗陵的具體位置定位在小金縣西邊的甘孜州道孚縣協德鄉。

那麼,孟松林把提供的「民間信息」是從何而來呢?

溫玉成說,孟松林當時說了,信息提供者是大連的一位廚師。這位廚師的母親名叫烏雲其其格,自稱是成吉思汗第34代後裔。廚師還曾拿出過幾件文物予以佐證。

烏雲其其格,是有些名氣的了,此人曾在2009年向媒體透露過「成吉思汗陵墓在四川」的說法,一度引起國內外多家媒體的關注,但學術界沒有給予相當重視。

烏雲其其格的住址在大連市西崗區東關街。

當專家和記者找到她家時,才得知她已於2011年年底去世,她做廚師的兒子滕傳義也已經脫離廚師行業,玩起了古玩來,在東關晨陽古玩市場經營起了一家古玩店。

面對專家和記者,已經63歲的滕傳義自豪地說:「母親是獨生女,我是她的唯一承繼人,因此我是成吉思汗第35代後裔。」

滕傳義也坦承說,「成吉思汗陵墓在甘孜」這個秘密,就是他告訴孟松林的。

至於拋出「成吉思汗陵道孚說」的河南龍門石窟研究所原所長溫玉成,滕傳義不屑地說:「我和我母親,從來沒有與溫玉成見過面,他說的實地考察得出的結論,太盲目了,明顯走入了誤區。其實我很想跟他聯手。結果他去考察,卻不與知道這個秘密的我聯繫,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當專家鄭重問起成吉思汗陵墓到底在何處,滕傳義卻賣起了關子:「我是後裔,成陵在哪我能不知道?但我沒有義務說出來。」

為了搞清楚滕傳義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專家和記者找大連警方查證,滕傳義的戶籍顯示是漢族。

不過,民警分析說,有可能是登記錯誤,或父親是漢族。不過,可疑性很大,因為按他自己所說,他是如此重視自己的身世,而母親真是蒙古族的話,他被登記成漢族了,他怎麼不向公安機關反映?

另外,滕傳義戶籍上登記的籍貫是山東煙台。其母親烏雲其其格因已經去世,其戶口已經銷戶,難以查證。

有趣的是,那天專家和記者從滕傳義古玩店出來時,他在後面大聲說:「我要去四川去祭祖,晚來一天,可能就不好找我了。」

所以,當記者在戶籍登記處致電滕傳義時,滕傳義沒有接電話,而回復了一條簡訊,稱:「已抵達成都。」

滕傳義的說法是真是假,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仕勇講史 的精彩文章:

青年皇帝以唐太宗為偶像,銳意中興,終被宦官馴服,原因讓人深思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前物色了兩個人助建文帝削藩,可惜建文帝沒用好

TAG:覃仕勇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