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金秋十月再相逢——青年才俊張蛟老師

金秋十月再相逢——青年才俊張蛟老師

師弟張蛟對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張志剛贈予的盆景書籍愛不釋手。

金秋十月再相逢——青年才俊張蛟老師

原創作者|吳瑾-楚韻盆景

原創攝影|邱柯

本文為吳瑾原創,首發「楚韻盆景」,版權歸「吳瑾-楚韻盆景」所有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再次見到張蛟老師已是金秋十月,桂花飄香時節。

一場秋雨過後,金秋的陽光顯得溫馨恬靜,秋風輕柔,葉黃果熟遍地香。

在這碩果累累的季節里一張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青年才俊張蛟老師。

張蛟,1986年生,襄陽南漳人。 2002年開始學習盆景,師承盆景藝術大師賀淦蓀教授。

呈現諸君面前的是三株挺拔蒼勁、粗狂豪放的油松。

2018年10月14日張蛟老師親臨孝感現場製作油松。

張蛟老師審樹定勢,為求得盡善盡美反覆觀察琢磨,他根據構思先粗剪定型,確定宜留的枝條,疏去過密的枝。合理修剪是為了改善樹體通風透氣,促進枝葉生長,最終達到入畫的效果。

我站立高處抬眼望張蛟老師攬一把松針疏理多餘的針葉,他靈活的雙手在松針中熟練的穿梭格外令人賞心悅目。

孝感市花木盆景協會理事程六毛協助張蛟老師給油松蟠扎。

2006年接觸松柏盆景,分別在安徽黃山鮑家花園、福建鴻江盆景園學習製作盆景技藝,期間受到張志剛、曾文安大師強力指點,受益匪淺。曾先後拜訪過各地名園,技藝大力長進。

我突發奇想捧一把撒落一地的油松果置於室內裝點應該是別有一番韻味。

油松造型前後對比圖,華麗轉身的油松蒼勁婉約、鏗鏘有力,它凝聚著張蛟老師的智慧和汗水,體現他精湛的技藝。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穫者,人也。

2016年冬自建盆景園《知趣園》。盆景風格清新自然,富有詩情畫意,注重神骨肉三者統一,形式渾厚有勢重拙有巧,表現臨摹高山古樹蒼勁婉約,鏗鏘有力。作品經常見著各盆景展,獎牌各有斬獲,雜誌社並有刊登。

崖柏絲雕舍利——張蛟現場製作

舍利和水線形成鮮明的對比,生與死的共存,給人一種鬼斧神工的殘缺之美,雖由人做,宛若天成。

張蛟老師說:「做盆景要多看,而且要融會貫通,每個做盆景的人要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這兩年盆景發展速度很快,有的人做盆景古拙、張揚,有的人做盆景精巧、逼真,也就是盆景在製作過程中拙和巧怎樣去把握度。「

卡萊爾說過一句話:「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努力。」張蛟老師的勤奮讓他年富力強,持之以恆將會成為盆景界一顆璀璨的新星。

精彩回放:

中國盆景歡迎您!

隨時欣的盆景展覽館

弘揚盆景文化,交流盆景技藝!

欣賞盆景藝術,分享快樂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盆景 的精彩文章:

金秋盆景展讓你大飽眼福
老師,請聽我們說

TAG:中國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