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吉思汗建立的強大蒙古帝國,為何他死後37年會衰落得這麼快?

成吉思汗建立的強大蒙古帝國,為何他死後37年會衰落得這麼快?

成吉思汗建立的強大蒙古帝國,為何他死後37年會衰落得這麼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文:天合達人

成吉思汗建立的強大蒙古帝國,為何他死後37年會衰落得這麼快?

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開始,到其孫子忽必烈在汗位爭奪中取勝,蒙古帝國走向分裂。

一個昂揚向上、所向無敵的大帝國,為什麼只傳到他孫子輩兒就開始衰落了呢?

我們不妨先看一下後世的另一個世界性大帝國——大英帝國,是怎麼走向並維持繁榮的。

英國在1688年「光榮革命」後,頒布了一部法律——《王位繼承法》,明確了王位繼承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給大家看張圖吧。

成吉思汗建立的強大蒙古帝國,為何他死後37年會衰落得這麼快?

上圖中每名繼承人頭像左下角的數字,是英國王位的繼承順位,分的非常細緻(威廉王子的孩子都生了好幾個了,這張圖嚴重滯後了)。

繼承順位如此明確。意味著王權交接的穩定。

雖然這也意味著王權的名譽化、無權化,就算第一順位繼承人是個昏庸之人,也基本不影響英國的政治大局。

與「日不落帝國」的王位繼承恰好完全相反,蒙古帝國的汗位繼承規則過於模糊:

成吉思汗立的規矩:只要是我的後裔都可繼承汗位。

成吉思汗建立的強大蒙古帝國,為何他死後37年會衰落得這麼快?

有一種說法,說現在整個亞洲地區,百分之二十多的人都有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血統。也就是說,如果蒙古帝國能延續至今,將有幾億男性有汗位繼承權。

如何從眾多後裔中選擇呢?成吉思汗說,要發揚「民主」,由貴族開會推選,這個會叫「忽里勒台大會」,參會的都有誰呢?

諸王和重要將領。

這裡就有另一個不明確的地方了。

那部分王或者將領沒來,可以不可以開會呢?似乎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

這就埋下了分裂的種子。

早年,成吉思汗的威望在,成吉思汗的也就四個兒子。

這套制度看起來很尊重各位王爺和重要將領,頗有「能者居之」的民主氣質。

不過,不管「能」,還是不「能」,成吉思汗指定自己的接班人,沒人敢違抗。

於是,成吉思汗中意的三兒子窩闊台順利繼承汗位。

但成吉思汗指定窩闊台的次子當再下一任的大汗,就沒人聽了。

成吉思汗建立的強大蒙古帝國,為何他死後37年會衰落得這麼快?

為什麼呢?因為成吉思汗有權有勢的後代變多了,政治鬥爭複雜了。

就連貴族們最初投票選的人選也沒能登上汗位。

窩闊台死後,他的妻子當了監國。她通過一系列的運作,成功地把自己多病的兒子「貴由」推上了新大汗。

為此,成吉思汗的弟弟還造了反,他又不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卻也想當大汗。

貴由身體不好,果然很快就死了。

貴由的老婆又成了監國。

為什麼總是讓前大汗的老婆來監國呢?

嗨,您忘了嗎?新大汗不是前大汗指定的。要等到前大汗死後,由貴族們開會決定呀,而什麼時候開會還沒個准信兒呢。

先大汗死後的多長時間內一定要開會?答案是,沒有規定!

貴由的這位遺孀,就真的拖著不開會,想自己一直當監國。

可她的倆兒子不幹了,兄弟倆分別建立了自己的朝廷,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母子三人都在頒布自己的法令。

簡直胡鬧啊,蒙古貴族們不幹了,這哪行啊?

於是,成吉思汗的「嫡長孫」拔都,撇開了監國和兩位王子,開了「忽里勒台大會」,推薦「金刀駙馬」郭靖的安答拖雷的兒子蒙哥為大汗。

那監國她們母子三人,不承認這個結果,卻也沒辦法。兩位王子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叔叔合法地當上了大汗。

後來,蒙哥汗死在攻打南宋的戰場上,他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開始爭奪汗位。

忽必烈在和蒙哥一起攻打南宋,而阿里不哥留在草原監國。

於是,阿里不哥在蒙古草原召開了「忽里勒台大會」,忽必烈也在華北也召開「忽里勒台大會」,兩個大會分別推選出了一位蒙古帝國的「大汗」。

兩位「大汗」在所難免的打了一仗,最後忽必烈勝了。

蒙古帝國卻輸了。

成吉思汗建立的強大蒙古帝國,為何他死後37年會衰落得這麼快?

忽必烈名義上得到了全帝國的認可,但他推翻了蒙古草原貴族們推選的「大汗」,後來又把帝國的中心,從草原轉移到了華北地區的「大都」和「上都」,蒙古草原從帝國的中心,變成了帝國的落後區域,這徹底得罪了蒙古草原上的勢力。

於是,蒙古草原以西的帝國版圖都不在忽必烈的掌控範圍內了,幾大汗國相互之間還經常發生戰爭。

汗位的頻繁爭奪,不單導致了帝國的分裂,還嚴重影響了帝國的對外擴張。

本來,蒙古鐵騎已經打到匈牙利了,種種跡象表明,整個歐洲都將被納入蒙古的版圖。

可窩闊台去世了,汗位未定,成吉思汗的「嫡長孫」拔都和大將哲別決定立刻班師回朝。

蒙古鐵騎就此失去了踏過匈牙利征服全歐洲的最好機會。

蒙哥和忽必烈分兩路進攻南宋,本來忽必烈仗打得很好,但當他確信蒙哥已死後,馬上撤軍回去爭奪汗位。

蒙哥的另一位弟弟旭烈兀得知蒙哥去世的消息,也從敘利亞撤軍回朝,他留下的一支偏師也很快被打敗了,征服的土地,得而復失。

汗位繼承規則的不明確,導致成吉思汗的兩代後裔彼此間互為競爭者,也逐步結下了深仇大恨。

成吉思汗建立的強大蒙古帝國,為何他死後37年會衰落得這麼快?

成吉思汗死於1227年,他的孫子忽必烈在1264年打敗了成吉思汗的另一位孫子,而使得帝國走向分裂,只用了短短37年。

儘管蒙古鐵騎依然所向披靡,但蒙古帝國卻迅速的由盛轉衰。

回過頭來看英國呢?王位繼承法頒布在1701年,而1840年英國就痛毆了老牌大帝國——「大清」國。一直到二戰後,才衰落。

雖然英國在「光榮革命」後,逐步實現了君主立憲制。但王權變得不重要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倘若國王的人選也像蒙古帝國一樣,幾乎章法,說不定就有哪個新王帶著自家部隊來推翻那些個不會講英語的,來自德國或荷蘭的國王,迫害新教,解散議會,恢復王權專制了呢。

這在英國歷史上是發生過的,也直接引起了1640年革命,革命勝利後英國人吸取了教訓。王位傳承明確而有序,英國的政局才始終保持了穩定。

成吉思汗是個極具政治智慧的統治者和征服者,他怎麼會實行這種後患無窮的汗位繼承製度呢?

成吉思汗作為其父親的嫡長子,其父死後,他為了保證自己的繼承權,殺害了自己的哥哥,其父的庶長子。

按理說,他該對嫡長子繼承製有感情才對。

可能就像趙匡胤靠武將兄弟們奪權成功後,特怕武將謀反一樣,成吉思汗怕後世的嫡長子們也像他自己一樣?

成吉思汗建立的強大蒙古帝國,為何他死後37年會衰落得這麼快?

這裡面還有個故事,或者說事故。

當年鐵木真結婚不久,他老婆被人劫了,還被當作戰利品賞賜出去了。

等幾個月後,鐵木真奪回自己老婆的時候,他老婆已經懷孕了。

鐵木真的婚姻是政治婚姻,他展現出了異於常人的政治智慧,並沒有因此嫌棄他老婆,且終其一生也承認這個孩子「嫡長子」的地位。

但他卻給這個長子取了個意味深長的名字「朮赤」,意思是「客人」。

後來鐵木真成了「成吉思汗」,就更不能承認自己的長子不是自己的兒子了。

這或許是他不給嫡長子機會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

只是喟嘆,英雄的歷史,總讓人忍不住扼腕嘆息!

作者:天合達人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