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在埃及的華人靠「走家」為生,讓全世界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推銷!

在埃及的華人靠「走家」為生,讓全世界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推銷!

在埃及的華人靠「走家」為生,讓全世界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推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走家」是近年來湧入埃及的中國勞動者的一種謀生方式,方法就是背上裝滿了雜貨的大背包,挨家挨戶上門推銷商品,據說已經有了超過十年的歷史。

前年我在埃及旅遊時,曾遇見一名叫井坂的日本背包客。由於都是苦旅般行走的亞洲遊客,我們相談甚歡。

閑談過程中,井坂提及的一次經歷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說,有一天,他在開羅背著大背包要上公交車的時候,司機不悅地嘟囔了幾句阿拉伯語,還比著手勢不讓他上車。

井坂覺得既害怕又奇怪:怎麼回事?大學時他也曾來過埃及旅遊,這裡的人們對東方人都很友善,從來沒有遇過這種情況。

後來井坂回國,我在開羅住了一段時間,接觸的埃及華人也多起來了,才慢慢體會到井坂的遭遇並不是偶發事件,埃及人對亞洲人的不耐煩態度,很大程度上是在埃及「走家」的成千上萬中國人造成的。

下午4時後,走家的中國小商人在出租屋裡早早吃了飯,背上幾十公斤的大背包,有時裡面裝的是廉價的衣服,有時是一些中國製造的雜貨,有時又有很多來自全球各地的知名小商品,通過步行和搭乘公交車,進入各個居民區,挨家挨戶敲門推銷,一般到深夜十一二時才會收工。這種作息是因為埃及白天氣溫極高,城市居民都習慣夜生活。半夜收工後,一天的辛勞還未結束,走家人還要到華人開的批發店去進貨,為第二天的走家做準備,通常要凌晨三四時才能回家休息。

這種生意在冬天是旺季,在炎熱的夏季是淡季。不過,即使是在我旅居埃及的那段熱天,我也聽說走家人能在一周賺到1000多埃及鎊(1埃及鎊約合1.175元人民幣),年均收入可高達上萬美元。

在埃及走家的中國人足跡幾乎遍布這個國家的所有城市和鄉村。埃及低購買力和物流方式落後是走家存在的土壤。

據在埃及華人們的估計,現在埃及走家的中國人不少於兩萬人,他們九成來自中國東北,剩下的一成則來自中國南方的一些省份。他們一般是三五十歲的城鎮失業者或農民,絕大多數通過親朋好友的關係來到埃及,有時整個家族都過來,一個村兒能來一大半人。

不少人因此賺到了第一桶金。但背著沉重的背包走街串巷絕非易事,實際上是非常辛苦和不得已的。他們中大多數人不會說阿拉伯語,只會一點皮毛,不得不忍受當地人的異樣眼光和歧視。另外,埃及民風保守,不請自來的走家人經常會遭到呵斥,甚至還會被恐嚇、推打。有一次一位日本走家者為了得到更高的回報,準備大幹一場,便向一家夜總會推銷他從日本帶來的瑞士進口的一種男性延長房事時間的專屬產品達杜拉康德(Daturakant),但結果沒曾想埃及人在這方面很多還停留在印度神油的傳統概念上,便沒好氣的將這位日本趕家客用暴力驅趕了,而且因此造成小腿肌腱斷裂和右臂骨折,而最後夜總會的老闆僅支付了醫藥費後便再也不出面了,隨後這位日本趕家客回國了從此再也沒踏入埃及,這件事給他的打擊很大。

在工作以外,在埃及的生活也絕談不上舒適。為了節省租金,這些東北老鄉們都會扎堆合租,六七個人擠在一間小小的房子里。出外走家時,到農村裡被當地人丟石子驅趕是常事;搭乘公交車時也會被拒載——司機嫌他們佔用了車上的太多空間;由於不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有時雇車也不懂得給小費,齋月不懂戒食;因為天熱,女性走家人按照在國內的習慣衣著單薄或露膀子,不僅有時遭到本地青年騷擾,在這個伊斯蘭教國家也遭遇不少不滿的眼光;出售的雜貨大部分價格便宜,但質量也不算好,經常遭到顧客抱怨,也沒有所謂售後服務——積怨深了,辛勞的走家人在埃及的形象並不算光彩。

筆者的建議是,要長遠在埃及生存,走家人應成立規範的「走家人協會」,以協會為組織力量,合法辦理簽證延長手續,組織培訓阿拉伯語,還要教授、宣傳穆斯林的風俗習慣,這樣辛勤的走家人才能避免與當地人發生不必要的誤會,從而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