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李詠因癌症離世:若生命止於年盛,你是否能說自己沒有遺憾?

李詠因癌症離世:若生命止於年盛,你是否能說自己沒有遺憾?


前天,哈文在微博中寫道:

永失我愛。




我們只能說:詠哥,一路走好!



1




要是生命止於年盛


你是否能說自己沒有遺憾?



50歲,正是人生中的壯年時期,而李詠也剛剛離開熒屏一年而已。我們還在期待著他的回歸。




可是他再也不會出現在屏幕中,和我們打招呼了。




癌症總是如此緊迫,不留餘地。名氣和財富在它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癌症,就是最苦澀的那一顆。




人生三苦:晚年喪子,中年喪妻,幼年喪母,癌症病人幾乎都佔了。


人在生死關頭所承受的壓力,常人難以想像——




大家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去世的武漢爸爸?




37歲的劉凌峰,是個性格爽快又顧家的男人。




他和妻子十分恩愛,兩個兒子也乖巧可愛,他打拚事業多年,逐漸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地產廣告策劃人。






就在今年6月,他突然感覺身體不舒服,連拉了好幾天肚子——



但是因為工作忙,他沒有在意。


等到實在撐不住了,才去醫院檢查——




期間,他在朋友圈和朋友開玩笑 「感覺快要走到生命盡頭了」。




誰能想到,一語成讖:


 一系列的檢查之後,他被檢查出了胃癌晚期——




他是個堅強的男人,還安慰朋友:沒事,還活著




可是妻子看到他躺在病床上的樣子,一下子就崩潰了,大哭不止:那個在她心裡像山一樣的男人居然倒下了




她如此心疼,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病來如山倒。




一個多月的時間,他體重狂降,瘦了40多斤,發燒,嘔吐,都是病床上的日常——






在這段時間,他開始反思自己平時的生活:




一年到頭,工作無休,熬夜更是家常便飯;應酬不斷,三餐不規律——




他平均1個月出差5次,每天凌晨2點之後睡覺,最拼的一次,他連續工作了70個小時……




因為他是一個父親,是一個丈夫,他希望可以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




然而,生病之後,他開始反思:這樣肆意踐踏健康去換取財富,究竟有沒有意義?




如果現在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妻兒,他哪裡敢說自己沒有遺憾呢?




敬畏生命,愛護健康。

這是他在病床上想的最清楚的事情.




他寫下的那長長的願望清單,也許也是我們自己一直都想做的事吧?



2




 

癌症,離我們有多遠?




人們總是心懷僥倖,覺得癌症這件事離自己很遠。




事實上,全國每天有一萬多人被確診為癌症,有六千多人死於癌症。






甚至,癌症已經呈現越來越年輕的趨勢——




我們越來越來常聽見的是,年輕的爸爸、媽媽,正當壯年的企業家因癌症離世的消息。




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腫瘤學》去年發表了一組最新數據, 

2012年,全球20歲至39歲年齡段癌症新發病例96.5萬例,癌症相關死亡35.8萬例。




而許多人,還在日復一日的熬著最深的夜,做著最自欺欺人的養生功略:


看看這些例子,你會不會想有所改變?







3




我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才能認清活著的意義




癌症的傷痛,又何止於冰冷的數字?




每一張診斷書背後,都站著一個痛苦的家庭:勞民傷財,痛苦不堪——




對癌症患者來說,最難以忍受的不是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腹瀉,而是常人難以想像的疼痛;最恐懼的也並不是死亡,仍然是疼痛。




因此在腫瘤患者中常流行這樣一句話:

不是死於腫瘤,而是死於疼痛。




一方面是難以忍受的疼痛,另一方面是花錢如流水的窘迫




大家還記得電影《我不是葯神》吧?




那些掏空家底也換不回生命的病人呢?




他們的心境誰人能去理解。



4




為什麼我們非到生命盡頭


才懂得改變心態?




人間慣有生老病死。可是親人尚在,理想未竟,我們怎麼能捨得離開。




健康有沒有那麼難?




復旦大學教授于娟——一位不幸因癌症去世的年輕媽媽,曾寫下這樣一本書:




《此生未完成》,回想自己的患病歷程——






在其中一篇「為什麼是我得癌症?」的文章中,于娟寫下了這麼幾點:




第一

,飲食習慣,她長期暴飲暴食,嗜葷如命,

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如肥胖、冠心病、腫瘤、骨質疏鬆等)




第二

,睡眠習慣,她長期熬夜晚睡,十年間基本沒有12點之前睡過。




甚至有時候通宵熬夜,平時的早睡,也基本在夜裡1點左右。




檢查的時候,她查出了肝功能的問題,而她從來沒有過這方面的問題。




後來自學

《黃帝內經》

,她才知道熬夜直接危害肝臟。因為11點到1點,是肝經循行的時間。




這些也許我們都可以想到,但是最樸素的道理,卻是于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所留給世人的。你還想輕易的說一句:雞湯嗎?




不要等到身體不舒服了才想到要養生,照顧好身體,是對自己,更是對家人負責;




不要等到要開醫囑的地步才勉強吃藥,既然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那麼多養護身體的方式,為什麼我們就不能為了自己的身體而去堅持呢?




比起天價的醫藥單,我更願意找到適合自己的調養方案。




不要吝嗇對於身體的投資,它是最不會騙人的理財產品。你的投入總會可以收到可見的回報。




趁一切都還來得及,好好珍惜自己的健康。




好物推薦:

清肺袪咳化痰—

古法熬制梨膏糖 270克*2瓶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本文來源:綜合人民日報、小道經方及網路。


領10元現金券再下單更划算

(滿100元可用)



點擊「

閱讀原文

」立即訂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思維十 的精彩文章:

暖宮暖胃暖人心——姜棗膏
葫蘆中醫分銷員招募!

TAG:中醫思維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