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安倍訪華的背後:國際秩序正在崩塌,世界將進入戰國時代!

安倍訪華的背後:國際秩序正在崩塌,世界將進入戰國時代!

10月25日,安倍時隔7年首次訪華。




在為期3天的訪問中,日本釋放的信號十分明確:

跟著中國走




這次安倍很有誠意,抵京首日就明確表明願意參加並融入到「一帶一路」中來,盛讚中國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意願。




隨後中日簽署的多項合作文件,可以被看成是日本的「

投名狀

」。



2000億人民幣

貨幣互換協議

,放寬中國人

赴日簽證

條件,開展

高科技領域合作

等項目陸續落地,安倍正飛速地靠近中國,也在以同樣的速度遠離美國。




 


日本曾是與美國關係最為密切的國家,是白宮在遠東利益的支柱。可是隨著美國從越來越多的國際合作項目中抽身,安倍顯然不想被特朗普給拖著走。




不只是日本,美國的傳統盟友們都萌生了二心。




各國都在尋找「繼續支持美國主導的秩序」之外的選擇,舊的思維模式已經不再靠譜。從日本防衛省到美國CNBC都在明確一個現象:




以美國為首存在了近70年的國際秩序正在崩塌!






未來的半個世紀,國際形勢註定跌宕起伏,風雲變幻。只有

以史為鑒

,才能看得更遠。


 


相似又相異的軌跡




恩格斯曾提出「

歷史合力論

」,指出「歷史發展是合力,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而不是單個人意志作用的結果」。



一戰爆發並非只是因為「薩拉熱窩的第一槍」,二戰也並非僅僅源於「德軍閃擊波蘭」。「戰爭因何而起」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問題,答案深藏在歷史的重重塵埃中。






 


在「歷史合力論」思想中,

經濟

佔據重要的地位。

 


歷史學家眼中,1929至1933年爆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是重要導火索。1929年經濟危機的發源地是美國華爾街,並讓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

大蕭條

時期。


 


2008年的經濟危機還是由美國引發,直到今天全球仍然處於經濟復甦期。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刺激經濟,美聯儲應對手段都如出一轍——降息、印錢。

 


在《

戎評|美聯儲加息大鎚橫指東方,五國央行連夜行動,新的「戰事」已經打響!

》一文中,已經提及美聯儲降息、印錢等舉措造成的後果,就不再贅述。


 


貧富分化加上經濟下行,民眾就會累積對現有秩序的不滿。當這個不滿逐漸蔓延開來,就會在社會與政治層面上反應出來。





 


歷史與現實就是如此相似,在大蕭條時期,美國奶農曾因牛奶價格過低,而不得不將大量富餘庫存倒掉,維持已經十分低廉的牛奶市價。


 


而這樣的故事再一次上演,截至今年7月,由於銷路不暢,美國東北部農民倒掉牛奶約

6.6萬噸

,僅7月份就倒掉

1.07萬噸


 


事實上這一情況是從2009年就已經開始了,自2016年以來愈加嚴重。根據美國農業部給出的數據,2016前八個月,美國奶農倒掉

16770噸

牛奶。


 


目前,美國牛奶市價與期貨價格很是低迷。每100磅牛奶打折4元是常有的事,但是100磅牛奶的期貨價格已經不足16元。美國超市裡純牛奶的價格,只有加拿大產的一半左右。





 


所有的數據都在指向一個事實:美國牛奶產量過剩嚴重。牛奶只是一個代表,隨著美國物質生產過剩,美聯儲加息,美元持續走高,這一切彷彿又一場

崩盤的序曲


 


無獨有偶,在上世紀30年代和2008年後,美國都出現民粹主義崛起的現象,保護主義、排外主義、強人政治盛行。


 


並不局限於美國,由於這是席捲全球的大蕭條,其他國家的境況也大同小異。當年希勒特等人走上前台,現在歐洲諸國集體向右,就是歷史在發出的迴響。


 


仍然遵循唯物史觀,經濟因素可以放在主要位置,但不能模糊戰爭的本質。一戰與二戰的成因,終究是列強之間為了爭奪和分配利益。




當利益矛盾不可調和時,戰爭成了最後的選擇。


 


戰爭的起點,西方「陷阱」不斷




200多年前,英國牧師馬爾薩斯出版了一本名為《人口學原理》的小冊子,它指出了一個文明的發展模型:





 


人口增長是按照幾何級數增長,而生存資料卻按照算術級數增長,物質最終會追不上人口需求。多增加的人口總是要以某種方式被消滅掉,人口不能超出相應的農業發展水平。




這就是著名的「

馬爾薩斯陷阱

」,也被普遍用於解釋戰亂、饑荒,王朝更替的成因。類似的對現有技術和物質進行爭奪,都會被劃歸這個陷阱之中。




簡單來說,就是蛋糕只有這麼大,你想多吃點,就必須和其他人爭奪。在西方的理論中,相似的「陷阱」還有很多。


 


這些案例在《

戎評|「陷阱」接踵而至,特朗普不慎漏嘴,這才是美國最真實的對華態度!

》一文中已經有所提及,這裡不再贅述。


 


知曉這些概念之後,也不難解釋特朗普大開歷史倒車、西方諸國集體向右等「作死」行為了,畢竟西方的經典社會科學原理、哲學與戰略思維都已經給了「標答」。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理由,美國人始終將矛頭對準了高速發展的中國。




3年前奧巴馬尚在任時,就曾通過澳洲媒體對外宣稱:

如果所有中國人能過上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生活,這將成為人類的悲劇和災難。


 


到了特朗普上任後,白宮對中國的攻訐更加頻繁。10月11日,他公然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宣稱:

中國人好日子過太久了。




10月25日,美國駐歐洲陸軍前司令發出警告,稱「

中美15年後很可能因太平洋上的利益衝突爆發戰爭

」。




將這個態度推而廣之,在西方人眼中國際社會關係就該是

金字塔形

的。最頂層國家享有最多的資源理所應當,發展中國家必須在底層,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







正是這個思想的存在,20世紀上半葉才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裡促成了兩次世界大戰。這世界要是全按照西方的思想辦事,戰爭恐怕是唯一的選擇。




一戰爆發前,英法領導的協約國陣營就是這樣對待德國領導的同盟國陣營;二戰爆發前,英法主導的國際聯盟沒起到應有的調解作用,國際衝突中的利益分配問題日漸凸顯。




換句話說,先進國對後發國不斷進行打壓,沒有任何好處,只會加大風險。但是,仍然從唯物史觀出發,世界大戰的成因也不僅是如此。




消弭戰事的關鍵鑰匙


 


過去的兩場世界戰爭,各國都付出了高昂代價,但不可否認的是,世界也有了新的收穫。







自1945年之後,這73年來世界保持著總體和平,大國之間沒有爆發直接的戰事,總的來說要歸功於3點:

科技進步

國際規則改善

利益攫取方式改變




先來看看科技方面。一戰與二戰時期,先進國們都在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那時候對生產資料的需求極其龐大,

人力、資源、土地

不可或缺,多多益善。




「馬爾薩斯陷阱」也在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當年納粹德國的藍圖中,捷克提供農業產品和原材料,法國提供工業製成品,波蘭提供勞動力,德國則負責中央調控和管理。




這就是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局限性,它限制住了各國生存與發展的最大空間,極大地加劇了各國間的矛盾。






(美國1962年至今的GNP增長曲線)




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就不同了,新能源、自動化和集成化工廠、人工智慧、機器人等一系列技術革命,解放了人力,減少了資源消耗,降低了土地要求,也讓國民生產總值(GNP)不斷攀升。




而且隨著

第三產業

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秉賦對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的先天制約。




以新加坡為例,這麼一個領土狹小、人口不多的國家,要生產力沒生產力,要資源沒資源,放在100年前啥事都幹不了。




現在就不同了,在東南亞各國中,新加坡人均GDP高達

53880美元

位列榜首。它靠的就是第三產業,金融服務行業極為發達。







在過去30年里,中國工業迅速崛起,並對美國工業造成衝擊。這要是放在一戰前,美國人早就翻臉打過來了。為何直到特朗普才開始「嚷嚷」?那時因為美國早就「轉戰」第三產業了。




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資源與財富,要遠高於前兩次科技革命,衝突爆發的可能性也因此進一步降低。




然後來看看國際規則,這是與百十年前最大的不同點。現代國際關係中,

槍杆子

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也與過去相同。


 


弱國無外交

」仍然常見,中東諸國都深受其害。但與過去不同的是,大國主導的聯合國機製成了減震器,有效地規避了大國間再度發生曾經的衝突。


 


尤其是核武器與《

核不擴散條約

》的存在,為大國間保留對等威懾的同時,防止其他國家獲得對等威懾的能力,這是前兩次大戰期間不曾有過的。





 


中國當年砸鍋賣鐵都要搞核武器,成功後卻立即宣布與各國政府首腦討論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說白了也是在遵循這麼個國際規則。




最後是利益攫取方式的改變,極大地緩和了各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美國人在這方面極為熟練,

金融戰、貨幣戰、貿易戰、「和平演變」

等手段層出不窮。




一紙《廣場協議》,美國人就能將日本的財富吸干大半;


索羅斯精心布局,悍然捲走亞洲多國經營數年的資產;


華爾街做空油價,沙特、俄羅斯等國立即叫苦不迭……




在當今世界運行規則下,可以通過非戰爭手段,付出遠少於爆發戰爭的代價,獲得戰爭勝利才能享有的利益。




在趨利避害的驅動下,戰爭也因此消弭於無形,或者換成其他形式存在。


被摧毀的「安全鎖」




得益於這三把「安全鎖」,在過去的70多年裡,儘管地區衝突偶有發生,但世界性的戰爭再也沒有發生過。







可是自特朗普上台之後,一切都不同了,美國正在摧毀維繫世界和平的基礎。




白宮對世界安全體系的威脅,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國際規則

對等威懾

科技發展




雖然美國主導制定了二戰後的國際規則,但隨著其他國家的發展與崛起,美國人開始重新審視這一系列規則的價值。




在特朗普上台之後,他對國際規則的破壞極為強大。一方面美國大打貿易戰,削弱了世界經濟的復甦,另一方面美國的種種做法是失信於世界,削弱了國際體系的基石。




包括WTO在內,美國的影響力不容忽視,也不可或缺。以美元為例,儘管各國全都在去美元化,都看不慣

美元霸權

,但在新規則建立之前,還是得先用美元來支付。







可是特朗普不斷簡單粗暴地將美元當成武器,對土耳其等國發動貨幣戰,將美國信用全給敗光了。利益當前,白宮顯得無所顧忌。




在有可替代的新方案出來之前,就將舊的方案直接廢棄,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遺憾的是,特朗普就是在這麼干,他也逼迫全世界都這麼干。




他可以毫不在乎地威脅退出WTO,卻沒有留下任何能夠替代WTO的方案。全世界也因此為難不已,畢竟美國的經濟體量放在那裡,沒了美國的WTO又算什麼呢?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包括美國在內,世界各國開始不滿足於舊秩序,可是新的秩序又遲遲未到。歷史又一次對現實露出了諷刺的微笑,80多年的國際形勢像是一個輪迴。




接著就是對等威懾,它牢牢鎖住了各國的戰爭「衝動」。但是特朗普卻不這麼想,他退出《中導條約》,喚醒核幽靈,為的是讓美國再一次凌駕在各國之上。







特朗普自稱「民族主義者」,追求「美國優先」。想要做的這一點,他迫切地希望美國的軍事力量能形成壓倒性優勢,即「

全面威懾

」。




撕毀《中導條約》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退出核裁軍,轉而進行核擴軍。在特朗普看來,如果美國擁有了壓倒性的核武器優勢,那麼對等威懾就不復存在了。




但事實上,核武器是一個相當敏感的問題,美國有點風吹草動,聯合國五常的其他四國,哪個會不跟進?這就是個

惡性循環

,也是個註定的死局。




最後是科技發展,美國的科技底蘊究竟還夠用多少年?毫不客氣地說,美國最基礎的科學理論,自

愛因斯坦

以來已經沒有過大的更新了。




愛因斯坦對大統一理論的夢想至今尚未實現,而現代應用型科技對科學理論的開發正逐漸走入「

深水區

」。







簡單來說就是科學理論轉化應用的難度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並且越來越接近現有科技力量的極限。




以晶元為例,現在工藝上最好的是7納米級晶元,但現有理論中,5納米級晶元就是下一階段的極限,想更進一步,必須有革命性的理論出現。




美國能有今天的霸權地位,與科技優勢可分不開。但在科學理論遲遲等不到進一步發展,應用型技術開發空間逐漸枯竭的今天,美國人只能眼睜睜看著其他國家追趕上來。




特朗普打壓「

中國製造2025

」,就是想儘可能讓美國在霸主地位多佔一會。但這件事沒得商量,中國絕不會犧牲自己的發展換美國人的「安心」。




面向未來的布局




距離二戰結束已有73年,距離冷戰結束也有27個年頭。




在這段時間裡,美國人的戰略思維沒有根本上的變化,對世界格局的解讀也沒有突破性進展。







地緣戰略

仍然是白宮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美國人也對全球進行了區域劃分:




中東

盛產油氣資源,在「石油-美元」戰略思路下,美國人視其為自己的錢袋子,希望將其牢牢掌握;


歐洲

各國普遍發達,也是美國的傳統盟友,白宮把這裡視為堵截俄羅斯的前沿堡壘;


亞太

各國潛力巨大,與美國有著廣泛聯繫,美國人曾在這構築了三條島鏈,作為自己的戰略縱深。




從本質上來看,地緣戰略還是

軍事和領土

的競爭,是對

資源和人口

的掌控,這也是各國發展的「

剛需

」。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英國地理學家

麥金德

對地緣政治有著一個非凡的理解:




誰統治了東歐,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世界。




1924年,他在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時,就預言美蘇兩極的來臨和北大西洋共同體的誕生。




但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不斷釋放、第四次科技革命曙光已現的今天,單純的地緣戰略已經不合時宜。




地理決定了氣候、文化、資源豐富程度,但是科學技術正在打破地理的限制。尤其是

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通信和能源正在重塑這個世界。







基礎設施建設得越好,資源流通、信息交流就越快,地理上的限制就越不成問題。「

要致富,先修路

」,中國對基礎設施建設理解就是如此。




最近10年,各國對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新的認識。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缺口極大,發達國家也需要進行翻新重修。




此外,全球基礎設施的發展正使得世界從割裂走向互聯,從民族隔離走向融合。當千里之外也能在瞬息間

互聯互通

,地理隔閡將不再是限制。




基礎設施也因此正在成為全球各國新的「剛需」,而提倡並推行「一帶一路」的中國,正是全球基建的主要貢獻者。




而隨著基建越來越完善,另一個重要的概念也隨之而出:

供應鏈







商家將產品和服務從生產方轉移到消費者之前,各個相關者的連接或業務的銜接被稱為「供應鏈」,它關係到每個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換句話說,供應鏈相當於未來的「人口與資源」,誰能控制它,誰就能執掌未來的「權柄」。




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對非洲的援助,推進亞洲地區的經濟建設,努力建立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就是希望佔據「供應鏈」的關鍵位置。




當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趨於完善,互聯互通成為「

新常態

」,供應鏈將會被抬到最耀眼的位置,這就是未來的趨勢。







在一個互聯互通的世界中,傳統的國家競爭理念已經發生變化,單純的地緣戰略也會被摒棄。




處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位置以及能否提供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正在成為比軍事和領土更重要的事。




可是,無論是全球基建,還是供應鏈,也只是屬於未來。人活著,重點還是要放在當下。




天下大勢,治亂循環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風雲變幻的國際社會,又何嘗不是一出春秋戰國呢?







縱觀全球,美國已經親手點燃烽煙,平衡的崩潰已在一念之間;


歐洲群雄並起,俄羅斯不甘寂寞,德法左右為難,英國卻漸行漸遠;


新興國家苦候多年,對舊秩序不公已滿是積怨,更是蓄勢待發。




各國間合縱連橫,彼此利益交錯。曾經穩定的國際格局,在多方合力之下,已經搖搖欲墜。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在全世界的合力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自逆勢前行。




畢竟和平太久,世界難免會蹦出一些戰爭販子。形勢雖然不容樂觀,可是當知曉: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未來難以預料,可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自夏商以來,中國幾千年的定力還在,積極準備便是。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青山矗立,勿忘凌雲之志。世界再亂,中國也能當得定海神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科環宇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中國從西方進口的武器
GPS突然被美軍關閉,各國導彈全失靈,是時候考驗中方北斗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