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專家提醒:坐月子別糊塗,再難也要堅持9件事,熬過42天脫胎換骨

專家提醒:坐月子別糊塗,再難也要堅持9件事,熬過42天脫胎換骨

原標題:專家提醒:坐月子別糊塗,再難也要堅持9件事,熬過42天脫胎換骨


相信不管是哪個新媽媽,雖然經歷了分娩的疼痛,但當聽到寶寶來到人世的那一聲啼哭之後,就會覺得自己之前所受的一切艱辛都隨之而去了,一切都變得值得了。但是懷孕生子,都會讓女性的元氣大為消耗,所以,在產後首要的任務就是讓身體恢復元氣,而坐月子是恢復元氣的黃金時間。所以在坐月子時更要對產婦身體好好的調理,才能讓身體快速的恢復元氣。產婦都會面對像產後子宮收縮,促進惡露儘快排出,讓傷口恢復等等的問題,這一些都是需要一定時間來調理的。而在產後30到40天,也就是坐月子的時間正是讓身體元氣快速恢復的好時期,坐月子期間給產婦進補的目的,正是為了給產婦提供充足的營養成分,幫助產婦身體器官快速恢復正常運傳。只有坐好月子,才能讓產婦的元氣恢復過來。



一、產後注意個人衛生


產後擦洗會陰每天至少2次,大便後加洗1次。用棉球蘸無菌清水或生理鹽水,有條件時用1/2000新潔爾滅溶液或聚維酮碘溶液擦拭外陰,先擦陰阜及兩側陰唇,最後擦肛門,不可由肛門開始向前擦,擦洗後換上消毒的會陰墊。


會陰傷口的清潔:如果在分娩時會陰部有了傷口要注意護理。在產後的最先幾天里,惡露量較多,應選用消毒過的衛生墊,並經常更換。大小便後要用清水清洗外陰,以保持傷口的清潔乾燥,以防感染。傷口痊癒情況不佳時要堅持坐盆每天1~2次,持續2~3周,這對傷口肌肉的復原極有好處,效果很好。坐盆藥水的配製應根據醫生的處方和醫囑。睡覺的體位對傷口也有影響,躺卧時,應卧向傷口的對側,如會陰傷口在左側,應向右側卧,以防惡露流入傷口,增加感染機會。


二、重視產後盆底肌


初為人母的很多媽媽們都有個難言之隱,發現自己每次一打噴嚏,下體就會有尿液溢出,讓人十分不爽。原本以為只要選擇剖宮產就會減少發生盆底肌肉鬆弛,產後就忽視了對盆底肌肉的康復訓練,卻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中招了。


是不是只有經過順產的媽咪才需要做產後盆底肌肉康復訓練,而剖宮產的媽咪則可以高枕無憂?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原因,除了分娩,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呢?



只有順產才傷盆底肌肉是誤解


順產是造成女性盆底肌肉鬆弛的主要原因,胎兒經過陰道分娩出,一般出生的嬰兒頭部的直徑約有9-10厘米,即分娩時陰道要擴張到9-10厘米(正常陰道直徑為2.5厘米),經過出生孩子的擠壓,陰道擴張明顯,盆底肌肉受到徹底破壞,彈性明顯下降。對於這一點大家很容易理解,但因此就單純地認為只有順產才會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觀點是錯誤的。


咳嗽、打噴嚏、漏尿其實都是腹壓增加引起的,其中漏尿在醫學上也叫做壓力性尿失禁。咳嗽漏尿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是由妊娠、還有由腹壓增加而引起的慢性便秘、慢性咳嗽、打噴嚏都會引起盆底肌肉吊力不足,彈性下降,從而使得網內的器官無法恢復正常的位置。當腹壓增加的時候,裡面的吊網就不能維持這些盆腔器,所以就會有尿液不自覺地從尿道流出。


剖腹產後預防傷口感染


新媽媽腹部切口周圍皮膚可能會有麻木感,傷口疼痛。剖宮產的傷口約在下腹10cm左右,癒合約需1周。住院期間醫生會每天都來了解情況,看新媽媽的恢復情況,檢查傷口癒合的情況,新媽媽在咳嗽、噁心、嘔吐時,務必壓住傷口兩側,防止動作過大導致傷口縫線斷開;


剖宮產傷口的照顧必須遵循兩個原則:


1是保持乾爽;


2是在手術隔天視情況換藥,但是不必天天換,醫生會根據傷口的情況決定。


回到家傷口需注意;術後回家後每天要查看腹部切口,同時要堅持對傷口進行消毒。 術後兩周內要注意避免腹部切口沾濕,不可洗浴,可用濕毛巾擦浴,出院時會在刀口處貼一個透氣膠帶,一周後即可去掉。為了盡量避免疤痕產生,建議產婦可每天用手指頭輕輕按摩傷口,三到五分鐘即可。


鴿子肉很利於促進傷口恢復,產後媽咪若是進補不妨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鴿子肉,剖腹產後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可以有效修復受損皮膚


三、產後觀察惡露


惡露是產後一個必經子宮內出血的階段,如果處理得不當或不懂得惡露的一些相關知識,都會導致月子里身體出現異常,所以學會產後正確觀察惡露非常重要,那麼惡露分為幾種顏色,那些屬於不正常的範圍內呢?


分娩後的半個月內,隨著子宮內膜脫落,子宮分泌的黏液從陰道內流出,稱為惡露。正常的惡露有些血腥味,不臭,總量大約為500~1000毫升。一般情況下,正常的惡露大約在產後3周左右即可乾淨。如起過三周要根據惡露的顏色來判斷是否正常。


產後第一周惡露的量較多、顏色鮮紅,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塊和壞死的蛻膜組織,為紅色惡露。


到一周以後至半個月內,惡露中的血液已減少,這時壞死的蛻膜、宮頸黏液、陰道分泌物及細菌,惡露變為淺紅色的漿液,稱為漿性惡露。


半個月以後至三周以內,惡露中血液流完,含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使惡露變得黏稠,色澤較白,為白色惡露,白色惡露可持續兩三周。


觀察一下你的惡露情況是否正常,尤其是要注意惡露的質與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可以估計子宮恢復的快慢,有無異常。


在產褥期,產後子宮的重量將從1000克減少到50~60克,體積也不斷縮小,6周後恢復到孕前大小。子宮復舊好壞,可以從子宮底下降和惡露情況來估計。有的產婦惡露淋漓不斷,到「滿月」時還有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產婦自己覺得下腹部痛、腰酸;產後6周檢查時,子宮還沒有恢復到正常大小,質地軟,有壓痛等,都是子宮復舊不全的表現。


四、產後子宮恢復


在過去的懷孕的40周里,子宮為了容納尊貴的小「客人」的成長,在荷爾蒙的作用下,會變得溫厚、柔軟、血液充足,形成一個空心大肉球。所以,要想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媽媽的悉心呵護。下面給您推薦幾種幫助產後子宮恢復的方法



首先你要放心絕大部分媽媽生完寶寶後都能順利恢復。不過,要想恢復得又快又好,還需要媽媽們努力做工作哦!

妙招一:及時排尿


產後,醫生常常會囑咐媽媽要儘早排尿,一般在產後4小時小便。因為在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壓、黏膜充血、肌肉張力降低、會陰傷口疼痛。不習慣於卧床姿勢排尿等原因,都容易發生尿瀦留,使膀胱脹大,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後出血或膀胱炎。


妙招二:產褥期別「賴床」


老人都講究分娩後要卧床,怕受涼。不過,產後6~8小時,媽媽在疲勞消除後最好別「賴床」,第二天盡量下床活動,這樣有利於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的排出。


妙招三:哺乳刺激


刺激乳頭也能幫助子宮收縮。因此,不妨在產後讓寶寶儘早吃母乳,只要寶寶一吸吮,子宮就會收縮,寶寶頻繁地吸吮、頻繁地產生這種反射刺激,會使子宮的恢復加快。沒有餵奶的媽媽,也可以採取按摩乳房或是熱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頭。


妙招四:別當臟媽媽


分娩後沐浴,對媽媽來說有益無害。如果是正常分娩,沐浴能使外陰傷口及周圍的細菌不易停留,還能促進外陰傷口血液循環,有利於傷口癒合。如果是剖宮產,而且採取的是皮膚橫切口、皮下縫合的方法,那麼沐浴時水是絕對不會進入傷口的。只要在傷口表面敷一塊紗布,不讓水直接衝擊傷口即可。當然,傷口畢竟是很嬌嫩的,所以沐浴完畢後,傷口應該重新換藥,切勿用濕毛巾在傷口上來回擦。


五、產後月子飲食遵循三點


1、前十天以排濕,消腫,利水為主


坐月子的前十天,不少寶媽有感覺身體像有出不完的汗,這些多半是體內的水分以虛汗的形式外排。由於懷孕時身體增加了大量的水分,隨著寶寶的出生,一些多餘的水分會隨之代謝出來。需要注意的是,月子里的前十天,寶媽們再感覺容易出汗,也不要穿太少的衣物,避免著涼以後落下關節疼痛的毛病。為促進身體往外代謝水分,飲食上不宜太油膩,前一個星期不建議大魚大肉的吃。多吃利水,排濕的食物更益於身體健康恢復。


推薦食物:新鮮的蔬菜,紅糖水,小米粥,紅豆粥,糯米粥,煮粥時加些薏仁,核桃,後幾天適量吃些肉類,蛋類,不宜過多。


?2、中間十天,以調理脾胃和腎臟,滋補為主


經過前十天的排濕,體內細胞已經恢復個大概,為了能多些的下奶,保證奶水營養充足,寶媽們可以把重心適當側重到滋補上,但不宜大魚大肉天天吃的過量補。中間這十天適合多吃調理脾胃和腎臟的食物,促進身體五臟六腑的功能儘快達到最佳狀態。月子的前兩天星期不建議喝太多湯水,有助於細胞恢復。


推薦食物:糯米,香菇,麻油雞,魚,豬蹄,花生,青菜,山藥,豬肝,鴿子,黑芝麻,水果可以蒸熟了吃。


3、後十天注重補氣血,美容養顏


經過前二十天對身體的調理,機體功能有所恢復,除了產後能多下些奶,寶媽們的身材恢復,身體保養也不能忽視。下奶的湯之類的要喝,但不宜過量喝,均衡營養,廣泛飲食,效果更好。避免攝入過多的油脂,身體消化吸收不了堆積成脂肪,影響寶媽的身材恢復,甚至影響到寶媽生娃後的情緒。月子的後十天,滋補上可以考慮到補氣血,美容養顏。


推薦食物:魚,豬肉,雞,豬蹄,羊肉等肉食類食物,每天保證適量攝入。青菜每天的攝入量也需要有保證,多吃五穀雜糧,枸杞,蓮子,紅棗大米菊花粥,海米油菜,芝麻薏仁山藥粥都是不錯的選擇。


六、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純母乳餵養時期,另一個就是奶粉餵養時期。而對於「母乳餵養需要喂水嗎」這個問題,就要根據這兩個時期看判斷了。一般來說,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出生前幾個月是不需要喂水的,而奶粉餵養或者是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的寶寶就需要適當喂水。



母乳餵養多久喂一次合適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嬰兒在出生六個月內最好是只吃母乳,不需要添加其他的食物和液體,不需要喂水。」這句話明確的告訴了我們兩個非常重要的知識:第一,母乳中含有寶寶出生六個月之內所需的全部營養,寶寶能夠非常容易的吸收和消化,在六個月內的母乳質量非常高。


純母乳餵養是不需要喂水的,而混合母乳餵養需要喝水,那麼母乳餵養多久喝水比較合適呢?喝水的最合適的時間應該是在兩次哺乳之間,也就是說,當媽媽給寶寶餵奶之後過一會就可以給寶寶喂點水,不過要注意的是喂水量不要太多,適當就好。


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喂糖水


有的地方習慣給嬰兒餵食糖水,這種做法其實是錯誤的。母乳含有嬰兒6個月內所需要的六大類全部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這些營養素利於嬰兒消化吸收,其質量隨著嬰兒生長和需求的增加而不斷地相應變化。糖水含有一定的能量,這會影響嬰兒對母乳的需求量,進而造成母乳分泌量的減少。此外,糖在腸道酵解產酸還會引起腹脹和腹瀉,提高嬰兒患消化不良和其他疾病的風險。


母乳餵養需要喂水的特殊情況


當寶寶處在特殊缺水時期時,還是要喂適量的水。比如嬰兒發生高燒、腹瀉發生脫水情況時,或服用了磺胺藥物,必須另喂些溫開水以補充體內水分的丟失。


每一個媽媽和寶寶都有它的特殊性,如果寶寶很愛出汗,家裡非常悶熱,通風不利,媽媽本身就不愛喝水,就要考慮適當給寶寶喝水。

小編提醒各位,除了純母乳餵養,其他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寶寶一定要適當喂水。另外,寶寶過了6個月之後,也要在兩餐之間適量補充水分,這不僅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有好處,也對將來寶寶斷奶有幫助。


七、產後及時管理腹部




八、紅糖飲用不能超過10天


傳統觀念里,坐月子的話肯定是少不了紅糖和雞蛋的。更事實上,紅糖確實含有一定量的鐵,但是喝紅糖水也並非多多益善。紅糖飲用不能超過10天傳統觀念里,坐月子的話肯定是少不了紅糖和雞蛋的,紅糖更是被認為補血上品,要儘可能多喝。事實上,紅糖確實含有一定量的鐵,但是坐月子補血並不能完全靠紅糖,喝紅糖水也並非多多益善。媽媽們在產後喝紅糖水的時間,以7-10天為宜。



紅糖可以適量地喝


紅糖所含的萄葡糖比白糖多得多,且能散寒止痛、健脾暖胃,所以飲服紅糖後會使新媽媽全身溫暖。新媽媽喝紅糖水還有利於子宮收縮復原,排出產後宮腔淤血,促進惡露排出,有利於子宮複位。紅糖中鐵的含量高可以給新媽媽補血,紅糖中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夠利尿、防治產後尿失禁,並能有效地預防尿路感染,還有生乳、止痛的效果。


紅糖並非吃得越多越好

喝紅糖水雖然有很多的好處,但不可因此就認為吃得越多越好。


1、過多飲用紅糖水,會損壞新媽媽的牙齒,甚至帶了肥胖問題。


2、如果在夏天裡坐月子的新媽媽喝得過多,還會導致出汗過多,使身體更加虛弱,甚至引起中暑。


3、初產的新媽媽子宮收縮功能大多比較好,惡露的顏色和量一般都比較正常,如果紅糖水喝得過久,因為其活血祛瘀的功能,反而會使淤血排出增多,增加惡露中的血量,影響子宮恢復,甚至反而引起貧血。


產後紅糖怎麼吃?


吃紅糖的時間一般不能超過10天。


每日30克左右,吃太多會影響食慾以及胃腸道的消化吸收。

新媽媽喝紅糖水時應煮開後飲用,不要用開水一衝即用,因為紅糖在貯藏、運輸等過程中,易滋生細菌。例如用紅糖水煮雞蛋,或者和桂圓一起吃,效果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早教 的精彩文章:

TAG:育兒早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