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母音老人:《王驤陸居士全集》序

母音老人:《王驤陸居士全集》序

達摩西來,拈花印心,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禪旨,由於我中華民族人文優秀,品質高超,兼具有儒、道二教之廣博基礎,經師師相授,洗鍊發揚,於唐、宋間大放異彩,騰輝燦爛,蔚為我中華佛教之奇葩。殆南宋以降,去聖時遙,人心不古,道基漸薄,於直指之機,不甚相應,宗下大法,為順應時機,乃一變宗風,改直指為參話頭,藉疑情之便,遮斷妄念而爆發真機,徹見本真,用心亦良苦矣。降及近代眾生障重而根劣,雖亦孜孜參究話頭,爭奈疑情難起,退而重於默念話頭,致二三十年不得消息,使一時磅礴高峻、門風雄異之禪宗日漸衰頹而至於奄奄一息。即今僅存之臨濟宗,也多以法卷傳法,而不能於悟道明心後傳付衣缽,良可慨也。

我大愚阿闍黎於廬山東林寺,堅苦卓越,修般舟三昧,歷盡艱辛,深入禪定時,感普賢菩薩現身灌頂、授法。謂密藏內有心中心無相上乘密法,合應末法時代眾生之機,藉佛、菩薩加持之力,以證本真,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用以補禪宗僅恃自力修行之不足,最合時代機宜。愚公於感激涕零之餘,奮志苦修七年,徹證本真後,下山弘法,一時轟動大江南北,望風皈依受法者,不下數萬人,入室弟子亦有二百餘人。嗣因廣大信眾重神通而不重道,愚公乃易裝歸隱,囑得其心髓之弟子王公驤陸嗣法傳道,後人尊為印心宗第二祖。驤公嗣法後,接引後進,不遺餘力,先後於天津和上海建立印心精舍,廣傳心中心大法,授徒亦不下萬餘人,信而有徵,修而有得者,亦有數百人。公於說法之暇,將歷年心得和佈道經驗,述以文字,以傳後世而廣弘揚。其一生著作,種類繁多,不拘一格,皆是勸導世人崇道為善,勉勵青年努力向上,敦促佛子精進取證,與闡述佛經幽隱含義,以助修道人圓證菩提,迅登彼岸者,其有利於個人修養,社會安寧,國家富強,自不待言矣。

驤公一生著作,不下數百萬言,惜於「文革」時,毀滅殆盡。今由其孫女明真居士發大願心,重整付梓,以承先人之遺緒而廣接來者。經向各方搜求,僅得其中部份,其重要著作如《心鍠》、《金剛壽》等,皆求之不得,深以為憾焉。

今就現所得者分為三部份付梓。第一部份為各種經文之抉隱、述意與白話解釋;第二部份為《乙亥講演錄》、《入佛明宗答問》及其他講述手稿;第三部份為印心法要及隨錄。

經文抉隱和解說,對今後學者具有莫大幫助。一因佛學名詞繁多,二因古文艱深難明,三因繁體字不識,致青年學子讀經困難重重,不得其門而入。今得此一卷在手,則一切障難頓釋。且經文內涵意義幽深,非有真實修證者,卒難明其萬一。今驤公將經文內含之幽隱奧義剖析披露無遺,誠可謂發前人之未發,集今賢之大成,實非一般經文註解可比。且所釋經文皆宗下要典和世人喜讀之了義經。如《心經》、《金剛經》、《圓覺經》、《六祖壇經》和《阿彌陀經》等。學者得之,福德誠無量也。

《乙亥講演錄》系學佛者自始至終由發心而正修至證道起用的有系統的修證著作。在佛學著作中,大多說理,申述教義和儀軌者多,談修法與證道過程者少。至於說法身向上、證體起用者,可謂絕無僅有。今此錄將各關鍵過程,毫無隱秘的公諸世人,令後之學者,對此書稱道贊仰不絕。

《入佛明宗答問》為導致學人入佛門,明宗旨的力作。以學佛不明宗旨,非但不能入道,且有分門別戶之嫌,道此長彼短之咎,更有入魔之虞。能明宗,則知方便雖多門,而歸元無二路;既消門戶之見,長短之爭,又免入歧途,而得歸家穩坐,無復入魔之過。此文以問答體,將學人在修行過程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將發生之障難和如何處理定境中出現的種種現相,又怎樣掌握開悟的時機,以親見本真等,皆一一詳加說明,誠學佛者之指南,入道之要津也。

印心法語及隨錄,系驤公有感於今人修法之因地不正,或道德淪喪,社會風氣不良,而有以矯正者;或有志學子欲進修而不知從何下手和不明心與性之區分和聯繫,而為之啟示者;或雖修習多時,但不明何由明心見性,於見性後,又如何更向上起用而打成一片而為之指點、教導者……種種有益身心、窮理盡性之要語,不一而足,讀者幸垂察焉。

綜觀《全集》,無一非維護世道人心,國富民強之文;修心養性之章,了道證果之句。字字珠璣,語語珍璞;言簡意賅,精練允當,斯我驤公嘔心瀝血之傑作也夫!是為序。

癸酉初科弟子李鐘鼎敬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1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一
凈慧長老:家庭就是道場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