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百年前的醫患關係|靠譜中醫說

一百年前的醫患關係|靠譜中醫說


一百年前的醫患關係|靠譜中醫說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好的醫生應該具有3個『H』:Head是知識,Hand是技能,Heart是良心。」——梅藤更

英國醫學博士梅藤更26歲來杭州,創辦了廣濟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1881至1926年任院長。梅醫師查房,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禮向梅醫師鞠躬,深諳中國禮數的梅醫師也深深鞠躬回禮。這一溫馨場景表達了患者把健康乃至生命都託付給醫生的感激,也體現了醫生對病人尊重和關愛。


一百年前的醫患關係|靠譜中醫說


作為一個西方醫生,1881年來到中國時,梅藤更要面對的醫患衝突,其實遠大於今天。

1881年,26歲的梅藤更被英國基督教聖公會派往中國時,鴉片戰爭剛結束二十年,醫療傳教的自由隨戰後條約進入中國,國人在心理上本能抗拒,加上此時杭州還是一個「城門上懸掛著人頭」的中世紀城市。人們對外科手術,人體構造都不熟悉,民間對教會醫院有種種不利的傳言。梅藤更來到杭州時,這隱隱的刀兵交激之氣仍在,滿人旗營駐紮杭州,他從旗營牆下經過,士兵向下扔石頭,以示驅逐。

他的從醫生涯在鮮明的敵意里開始。

初來杭州時,中戶之上不信任梅藤更,只有窮苦無告,走投無路者,和身染重疾,生命垂危的人才肯來梅藤更的醫院。

杭州當時還沒有公共衛生系統可言,街上的糞池不加蓋,路上隨處可見屎溺,乞討的人,殘疾的人躺卧在臟污中,河中舟輯往來加上陰溝污水,連年疫病流行。來看病的人沒有洗澡條件,衣衫破爛,傷口潰爛膿腫,甚至有人把死者抬來,姑且一試。碰到酷暑,氣味可想而知。

有次病床已滿,他要求一個病人回去卧床,對方說沒法躺下睡覺「我住在別人家廚房裡,油煙嗆得我直咳嗽,你能不能讓我住院?」梅醫生無法可想,給了他葯,叮囑每天三次,兩天吃完。回去後患者認為葯喝得越多趙好,擅自把六份葯一次全喝了,醫生被叫去出診時,這個人已經處於瀕死狀態。這無可依靠的人,醫院告別前曾問過梅藤更一句話:「醫生,你是不是不管我了?」

這件事後,梅藤更決心用餘生之力建一個大的醫院。

廣濟醫院在1884年建成,大門口棚架懸吊著紫藤花簇,左側是大草坪,右側玫瑰花壇,醫院有了候診,門診,手術室,藥房,辦公樓等分類。

廣濟醫院設立收費病房,從富有階層中得到收益貼補窮困人群的治療。國內捐贈開始多起來,袁世凱,孫傳芳都在名單之列。一位捐款的鄉紳對梅藤更說「我見過富人幫助窮人,但我沒見過一個人離開國家去幫助別的國家的人,我在這兒躺著,看你對窮人富人都是一個樣子。」


一百年前的醫患關係|靠譜中醫說


一百多年後,王建安當了這家醫院的院長,與員工座談中談到這張照片,「這反映的是1946年我們眼科門診患者候診時的情形。病人很多,但井然有序,雖然一個個身著粗布衣,但都有地方坐。每個診室的門都是緊閉的,其他病人在門口耐心地等候,沒有不由分說衝進去。醫生也是襯衫加領帶,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白大衣筆挺整潔。一張普通的照片,卻能說明很多問題。」

王院長這幾句感慨折射出當下現實的苦澀。

醫院是衛生之地,儀錶即是垂範,梅藤更要求醫者作出表率,在醫院裡不能大聲說話,有交流需一旁輕聲私談,見面不能冷漠不語,須相互問候。行走不穿硬底鞋,避免發出聲音。衣冠容顏在他看來是一個人對職業的尊重,實習護士也須是藍衫白裙小方帽白皮鞋白襪子,再戴上白色的假領子和假袖口。衣服由洗衣工人統一收集,清洗、烘乾、熨燙整齊,臟皮鞋清洗後上好鞋油,每周一送還至宿舍門口。

廣濟護校的學生傅梅生回憶說倫理學貫穿護校始終,要求「患者將自己的生命交到你的手中,你就必須全心地給他仁愛,一絲不苟地對他負責,不論是他吃進去,吐出來,還是拉出來的,你都必須仔細觀察,從頭負責到腳。」

全院一共約有110餘個床位,正式護士只有20多人,醫院沒有家屬陪伴,也沒有護工。護士是病人唯一的照顧者。從打針發葯,到吃喝拉撒洗頭洗澡,極為繁重。但護理部對護士的要求細微,其中一條是寒冬為患者使用便盆,須先用熱水燙過,免得患者感覺冰冷。

為了這一點暖意,可以想像多出多少人工,多少心力,尤其寒冬凌晨,人人瑟縮之時。

梅藤更的傳記里也寫到這一點,「最初的時候,護士沒有那麼大耐力的,會很難遵守醫院的制度和要求,如果病人要求她們,她們可能會毫不在乎地漠視。她們的好脾氣和承受力被嚴重地榨乾了。如果犯了可能傷害到病人康復的錯誤,當著病人的面批評,她們會因為丟臉而生氣。」

但紀律往往要通過嚴苛的要求才能內化成行為慣性。梅生回憶:「總護士長是一位英國人,她常常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出現在病房裡,悄無聲息地站在夜班護士旁邊,檢查操作是否規範是否到位。我們常膽戰心驚,每次上夜班,神經都綳得緊緊的,不管多忙也都不會偷懶,生怕自己不經意的疏忽落到那雙碧綠而嚴厲的法眼。」


一百年前的醫患關係|靠譜中醫說


她所在的班三十餘人,多數中途退學回家或改入他校。到了第三年,班裡只剩下四人。她是留下之一,說就在這別出心裁的耳提面命下,學會了做到「人在,人不在,一個樣」,從此幾十年的工作,「慎獨」成了她最基本的原則和底線。

回憶起青春時代,看似勞苦,她內心卻相當寬展,「病人也對護士回報以毫無保留的信任和尊敬。當時工作雖然繁忙,但大家彼此坦誠,心思一致,並不覺得特別辛苦。」

今天的人,不論醫生還是患者,看到「毫無保留的信任與尊敬」這幾個字,心裡會難免一動吧。

1926年,梅藤更及夫人梅福孫在杭工作45年後,於12月3日回國。

當年,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當下中國象是一團巨大的原生質,它活著,但是沒有自身的力量可以決定它去向哪裡,它在風浪里漂浮,由附著其上的東西驅使。」

年逾七十的梅藤更離任時,廣濟醫院有500張病床,3個手術室,住院病人4000例左右,是全國最大的教會醫院之一。

他歸國臨行前,宴請杭州地方人士話別,用漢語說:「我知道中國是有前途的,後一代的青年更是了不起!可惜我老了,來不及看到中國的復興。」

梅藤更晚年最後一段時間,用於將醫學書籍翻譯成中文,1934年8月去世。

紀念他的人在墓碑上刻著「仁愛而勞」。

來源:柴靜博客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黃疸之六經辨治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