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求醫之旅:來美尋找希望的中國病人

求醫之旅:來美尋找希望的中國病人

癌症,對許多患者來說似乎是難以戰勝的噩夢。洛杉磯縣東區一個人口不足3萬的小城市的醫療中心卻吸引越來越多中國的癌症病人來到這裡尋找著希望。

癌症和糖尿病研究與治療機構希望之城醫療中心正門前的小樹上掛滿彩條,人們寫下自己的祝福和期望。其中可以看到不少寫著中文的紙條,祈求健康的希望。僑報記者翁羽攝

「我看到了別處沒有的同情心」

確診自己患有淋巴瘤,北京姑娘張明明痛苦地忍受了無數次化療後病情並沒有好轉,但她並沒有放棄治療,而是將目光轉向美國。

張明明的美國求醫之旅開頭不算順利,她被一個美國的醫療中心拒絕了,理由是他們不能像她在中國接受治療一樣對待她。直到聽從朋友的建議,張明明才再次懷著期盼來到位於南加州洛杉磯東區杜瓦提市(Duarte)的癌症和糖尿病研究與治療機構希望之城醫療中心(City of Hope)進行嘗試。

她回憶道:「在我剛剛病倒的時候,我的父母並不希望我去美國,他們擔心旅途之中會出現問題。但是現在想起來,來這是我們可以做出的最好的決定。在國內的時候,每次醫生會診都不會超過10分鐘。在這裡,我的醫生每次都會花上20分鐘,甚至有時是1個小時的時間和我在一起。我想,也許正是她花費在我身上的時間,讓她找到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法。」

讓張明明印象深刻的不僅是美國的醫生花在她身上的時間多。在接受治療前,主治醫生為她保存了卵子,以便她未來可以生育。她感嘆:「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在盡心儘力的治療我的身心和靈魂。我在這裡看到了別處沒有的同情心、道德和專業性。」

另外一名同樣是來自北京的病人李先生(化名)同樣對在美國治病經歷印象深刻,他形容自己曾是人生之路上的幸運者,事業有成、身體健康,但一場大病讓他驚魂落魄。

李先生被證實得直腸癌後一個月,便開始進行口服希羅達的化療方案。由於住不上院,只有門診看病,他每次去醫院都要半天甚至一天。李先生感受到挂號難、等醫生難、取葯難,醫護人員的態度更讓他沮喪。五個月的化療結束後,主治醫生給出的治療結論是:定期複查,愈後效果不好說。冰冷而簡單的醫療結果讓李先生回家後一直生活在擔驚受怕之中,他漸漸的萌生到國外治療的想法。

最終,李先生來到了希望之城醫療中心,這裡讓他感受到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治療體驗。他形容:「每天每周都有詳細日程安排,精確到每分鐘,且經常有電話提醒。後續的治療讓我真正享受到了上帝般的待遇,不是我天天求醫生,而是醫院天天追著我。」

一個月的治療後,李先生的兩位主治醫生對他回國後定期複查作了詳細交待,並特意囑咐他保持良好心情、正常生活。充滿鼓勵和細緻的治療結論讓李先生心裡徹底踏實。

臨床科學副主任薩基亞(Ravi Salgia)被希望之城極其出色地設施和為病人服務的精神吸引,離開芝加哥來到阿爾特市發展事業。僑報記者翁羽攝

誠摯醫療服務文化吸引醫生和病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8月更新的全球各國醫生密度數據,美國在2014年醫生與人口的密度比例為2.57:1000,中國在2014年醫生與人口的密度比例為1.72:1000,在2015年為1.81:1000。全球各國中,中國人口雖然多,但醫生密度比例卻排在90名以後,顯然無法滿足中國人看病需求。

身為華人民選官員的杜瓦提市議員康佳琛通過華人新移民們了解中美在醫療服務上的不同,於是在5年前和市內醫療業者代表前去中國訪問,隨後建立綠色通道,讓中國病患使用醫療簽證前來求醫。從2017年開始,來杜瓦提市希望之城醫療中心求醫的中國患者與日俱增。

談論到為什麼越來越多中國病人來到這裡看病,希望之城癌症中心臨床科學副主任薩基亞(Ravi Salgia)卻想起了他自己選擇來希望之城當醫生的原因。

薩基亞曾在哈佛醫學院擔任10年的臨床研究員,隨後去到芝加哥大學綜合癌症中心擔任副主任。他的事業順利,一度認為自己未來都將在芝加哥繼續發展下去。然而,偶然機會下他被朋友邀請來希望之城參觀,他一下就被這裡的極其出色地設施和為病人服務的精神給吸引。薩基亞認為如果醫療機構能把出色的醫生吸引過來,那吸引到病人更是不在話下。

薩基亞曾去過北京、上海、福建和順德的中國醫院交流,他對中國在醫療事業發展上不斷投入的努力和真誠感到印象深刻。但他認為,在治療照顧病人經驗上美國的希望之城可以提供更多幫助和合作,因為龐大的醫療服務人員能讓他們做到對每個病人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案,照顧到病人和他們的家人。

張明明的主治醫生、血液科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科華人副教授潘莉華(Elizabeth Lihua Budde)就是以十分仔細的態度去看每一個病人,她說:「我們同事都知道我看病人是非常慢的一個人。每次擬定治療方案的時候,我都要花很多的時間去想,因為萬一錯了很可能就沒有機會再來一次。」因為潘麗華對每個病人都盡心儘力,患者們也都把她當做自己最信任的人。

希望之城醫療中心有眾多不同族裔的醫生和醫護人員。無論是張明明還是李先生,他們和各自華人主治醫師的順利的無障礙溝通,不但讓減輕了他們在異國他鄉看病的恐慌,也讓他們對治療增強了信心。

萬黃家玲(左)和談媛(右)服務了不少來自中國的病患,全力幫助他們無障礙的和醫生溝通。僑報記者翁羽攝

治療心靈治癒身體

「如果我們在治療過程中讓心靈受到損害,那麼就算是治癒了身體也無濟於事。」這句來自希望之城醫療中心早期領導人之一塞繆爾·戈爾特(Samuel H. Golter)的話,至今仍被看作是醫療中心的首要使命。這種情懷不僅體現在他們的治療和研究疾病過程中,更充分表現在對每個人日常護理的關係中。

國際患者服務部主任萬黃家玲認為,幫助來自中國的患者和其家人,他們團隊的最大優勢在於能用多語言以及華人常用的網路社交工具和他們進行最迅速和有效的溝通。她表示,不少中國患者和其家人會覺得不懂英文無法和醫生順利溝通,醫療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但在懂得他們語言的服務專員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歸屬感。萬黃家玲說:「很多時候病人會和我們說,他們來到這裡覺得我們就是他們的家庭成員。因為他們是非常需要各種支持,起居飲食,去哪裡買菜,去哪裡吃等。」

萬黃家玲見過很多病人都是對治療感到緊張和焦慮,也有的來自中國的病人對美國需要預約看病的醫療體系並不熟悉,一下飛機就直接來到醫院要求看醫生,發現無法立即看到醫生後會不高興。因此,他們的服務是在患者還沒從中國出發前就開始。他們會提前研究病人的資料,並把和醫生溝通的結果反映給病人和其家屬,然後當病人出發來美治療時候,他們除了幫忙提供預約信協助簽證,還會以一對一,甚至兩人服務一人的方式。

國際臨床服務專員談媛聽到的中國患者反饋中,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他們都驚訝和滿意在美國第一次看醫生就診時間長達有1小時。這與許多患者在國內看病的方式不同,他們常常只能和醫生說上幾分鐘的話。在這裡1個小時的就診時間,讓剛剛到美國的中國患者和其家人有機會坐下來,和醫生交流和提問,得到讓他們安心的治療方案。談媛認為,正是這一開始的長時間交流過程,讓患者和醫生建立起了互信的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僑報網 的精彩文章:

10萬配偶將失業!取消H-1B簽證者配偶工作權批准在即
走錯門槍殺非裔男子 得州白人女警被調查

TAG:美國僑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