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凡人路德|大象文摘

凡人路德|大象文摘

文章來源: 

青年維也納

青年維也納(ID

: YoungVienna)





凡人路德



作者:仙朵拉




紀念路德張貼《九十五條論綱》501周年。本文共計3854字,閱讀需要5-8分鐘。


有位朋友曾對他說過,


他是基督教的解放者。


「是的,」他回應道,


「我是,一直是,不過,


是以一匹盲馬的方式,


不知要被引向何處。」


------ 馬特西修斯



這位一度被追隨者奉為「上帝的先知」的改教家,在友人面前的一句話道出了自己的真實處境:一匹勇敢衝破黑暗的盲馬,終其一生都經歷著靈性上的煎熬和掙扎,前路迷茫而不知歸路。


幾個世紀以來,形形色色的歷史學家、教會學者,不論是來自於天主教還是新教,似乎都無一例外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路德的教義上。而這位學富五車的博學之士,也沉醉於日復一日地宣傳自己的教義,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只留有點滴的歷史記錄。如今被後人津津樂道,能追溯到些許當年往事的,似乎也只有他學生記錄的《桌邊漫談》了。虔誠的編輯們按自己的風格修改、潤色卻疏於校對,使其成為了路德年輕時的半傳奇故事。一個出身貧寒的礦工的兒子被眾人抬上了宗教改革的神壇。



1、

當歷

心理學遇上宗教改革史


1920年,同在斯特拉斯堡任教的費弗爾與布洛赫碰面了。兩人都以跨學科的方式思考,一相識便迅速成為至交。他們的辦公室挨在一起,門總是開著。有時,有些同事也加入他們無休無止的討論。漸漸地,兩人的辦公室成為了斯特拉斯堡跨學科邊界的學術交流場所。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教員和學者被吸引而來。亨利·布列蒙,《自宗教戰爭結束以來法國宗教情感的文學史》的作者從1923年開始在斯特拉斯堡開講座。布列蒙對歷史心理學的關注,啟發了費弗爾本人對宗教改革的研究。作為費弗爾轉向歷史心理學的開篇之作,《路德的時運》應運而生。此時正值《年鑒》創刊前夕。




年鑒學派史學家呂西安?費弗爾


與那些動輒把路德奉為圭臬的傳統教會史學家不同,《路德的時運》既不是路德的人物傳記,也不是對路德所作的評價,而是站在更宏觀的高度上審視歷史和歷史中的人物。費弗爾的目的是試圖從歷史心理學的角度來幫助人們認識真實的路德。


2、

被聖召所累

抑鬱症患者?


主人公的童年過得並不幸福。一個鬱鬱寡歡、長相不美又缺乏父母的關愛的敏感小孩,從青少年起命運的坎坷就一直糾纏著他。小馬丁接二連三地生病,又遭遇了可怕的大瘟疫,甚至在愛爾福特與斯道特亨間,還經歷過一次幾乎致命的雷擊。這一系列事件使這位未來的異教徒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性情。戰戰兢兢的心理與過度緊張的神經迫使路德在進入奧古斯丁修道院的初期,險些因為過度的苦修而喪命。正如他自己後來所說的:「若修道士奉行這些規則就可以進入天堂的話,我肯定立刻就可以進去」。如果不是修院的代理主教斯道比茨及時到來,得到了路德的信任和愛戴,並向路德反覆講述了上帝的愛與憐憫,恐怕路德的抑鬱症會發作得越來越厲害。



奧古斯丁修道院時期的路德


《天主教會史》中這樣描述路德的聖召之路和修道生活:


「他曾為一異常磕烈的暴風雨所襲擊,周圍雷電交作,使他飽受虛驚,深怕為雷電所致死;於是便向天主許願:倘能脫險,便去做隱修士。雖經友人勸阻,終於在十五天後入會去修道。這種未成熟的聖召成為他終身之累。」 


「他在修會的生活中並未獲得安寧。他雖十分謹慎,但自1505年遭受風暴的襲擊以來,對天主的審判常懷恐怖之念;他因畏懼天主而感覺局促不安,於是對自己是否能拯救靈魂開始懷疑。因為他相信對心中的惡念應該負責,於是便希望能擺脫心思的煩擾,並希望能感覺出來自己確為天主所寵愛。每次感到猥褻、暴怒或對某端道理懷疑等思想衝擊時,便認為巳犯重罪而應受嚴罰;祈禱、苦工、告解都不能解除他的恐懼不安。他曾說:『我雖厲行苦工,但失望的心仍不能祛除』」。




過分苦修的路德被老師撞見。

斯道比茨院長不斷地安撫路德,不要一天到晚想著自己有罪而飽受折磨,也無須一天到晚害,怕上帝的懲罰,這樣很容易得神經病。


費弗爾在書中描述的情形,與天主教會所記錄的歷史無二。只不過教會對路德的評價更柔和,稱其當時的狀況為 「心靈的悲劇」。費弗爾的剖析就直率多了。針對路德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他引用了精通中世紀神學的19世紀宗座檔案管理員、學者、多明我會修士德尼福神父的研究成果。


德尼福神父坦承,從未否認過路德的天賦秉異,但其本人也犯過許多卑俗的錯誤,也會表現出粗俗與平庸。針對路德抨擊隱修制度的言論,身為梵蒂岡宗座檔案管理員的德尼福神父,查閱了不少路德在維滕貝格時期演講的原始手稿。在仔細研究了路德的手稿之後,德尼福神父發現路德的邏輯是首先抨擊當時的羅馬教會的教義,然後再進一步證明此舉的正確性。


路德抨擊的是什麼呢?是修道院強加給修士們的苦修,這種苦修幾乎搞垮了路德的身體。實際情況是,修道院的規章並非極端,奧古斯丁修道院也並沒有任何特殊之處。按規定,體弱多病者或者要承擔大量腦力勞動的僧侶可以得到豁免和特別的寬容。當時教廷的權威性教義是:苦行是用於直接馴服肉體,抑制罪惡慾望,制止人類犯罪本性的簡單方法。教義並沒有強迫修士們過度苦修到損害自己的身體,是路德扭曲了教義,因為害怕靈魂不能得救而加倍地苛待自己才導致身心受損。


德尼福神父和費弗爾的研究都沒有糾纏於路德的新教義本身,而是通過對路德言行的謹慎分析,試圖探究這位改教家的心理發展曲線。




諷刺贖罪券的木刻畫

  其實教廷的濫權現象在1517年之前就一直存在,但路德對此一聲不吭,不置一詞。1517年在教廷提出捐款赦罪之時,路德也沒說過一句話,

因為從1505年一直 到1517年前後,路德所關心的並非教會的改革,而是自己靈魂怎樣才能得救的問題。

在費弗爾看來,路德最後形成的新教義只是出於對自己「如何才能站立在公義的上帝面前?」這個問題的思考。真相很可能並不是許多人至今認為的那樣——路德是一位因不滿教廷的腐敗而揭竿而起並勇於創立新教義的改教英雄。



3、

怒髮衝冠

哪般?


95條論綱在當時既不是一場新的宣傳運動,也並非戰鬥的號角,更算不上是革命的宣言。在95條論綱中,路德只是以極具個性的語言,在捐款赦罪於懺悔救贖之間,挑起了一場論證。這張告示代表了路德耗費十年生命苦苦追尋而得來的新思想,是路德新思想的首次應用。此時的路德還並沒有想過要脫離教會自立門戶。


那麼路德是怎麼走上與教廷徹底決裂的道路的呢?




路德張貼95條論綱,19世紀繪畫


路德不是一個深謀遠慮、做事沉穩的人。他性情敏感暴躁、充滿激情,對信仰十分敬虔,但胸無城府、口無遮攔,傲慢不羈。


在萊比錫論戰中,路德的論敵埃克並沒將爭論停留在贖罪券本身上,而是故意將問題引到發售贖罪券的根據和權威,即教皇的權柄上,總是故意用教廷權威在壓制攻擊他。埃克的陰謀就是逼路德就此論題發出離經叛道的言論,質疑教皇和大公會議的權威合法性,是他成為異端,好置他於死地。埃克的陰謀得逞了!也正是在這種挑釁之下,路德不得不提出了與教廷針鋒相對的立場。




與路德針鋒相對的約翰?埃克


其實早在路德之前,針對教廷的腐敗行為,已有許多正義敬虔的有識之士在醞釀天主教會的內部革新了。只不過,這股力量仍然把改革限定在維護教廷的權威前提下,因此要比後來路德的改教更為柔和。 這些教會內部的改革人士認為,所有的錯誤都是人造成的,是人性的罪惡和貪婪導致教會的腐敗,而教會的權威既然是來自耶穌基督的授命那就是不可動搖的。


不過晚年的路德後悔了。他抱怨,當初教廷里有見識的權威人士為什麼沒有及時制止台徹爾的醜行、對他設下的陰險圈套和惡毒的攻擊,以至於最後出現了巨大的混亂和分裂。正如路德晚年所表達的那樣,他本不想分裂教會,他仍然堅持教會的統一。然而他自己也萬萬沒想到,時勢造英雄,自己一時的衝動會導致事態完全失控。



4、

別問我怎麼辦,我

負責主義! 


路德在萊比錫論戰之後被逼無奈拋出了新教會觀。雖然這種新的教義雖然還不完善,但對於當時的德國來說,無疑是一聲強有力的吶喊。 早就對教廷的權威不滿的德國王公貴族、商業人士、農民等各階層彷彿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迅速集結在路德身後。原本只是神學思想上的一場辯論最後演變成為一場轟轟烈烈地改教運動,而這場宗教改革運動的背後若沒有世俗勢力的支持,確難有所建樹。




暴動

的農民




陷入血泊中的德意志


這一系列情況的發生,對路德而言是始料不及的。接下來該怎麼辦,路德一點計劃都沒有。在瓦德堡避難時,路德再一次陷入了內心的焦慮。狂熱派、重洗派、農民階層的所作所為都令路德不滿。追隨者中的極端分子們也反過來斥責路德沒有遵循自己的理念。他們不滿路德保留了太多天主教典禮中的洗禮儀式,聖餐、立誓等活動也保留的太多;另一批信念堅定追隨路德的力量,期待路德能為他們建立一個全新的基督教體系,以取代他們業已放棄的舊體系。畢竟,擺在新教會的信徒面前的是最為具體的教會日常生活,比如是否要使用偶像?俗人能否參加聖餐?是否需要告解?但是路德似乎對這些問題並不關心,只給出了一些模稜兩可的答覆。路德在1524年12月15日寫給斯特拉斯堡基督徒的信中說:「……錯誤之一,是慫恿人們認為,基督教實際是靠破壞偶像,取消聖餐、洗禮而存在。這是混淆視聽,是說廢話!」 對於是否要保留告解聖事,路德不少於二十次地重申:「只要自願,不是強迫,告解也沒有什麼不好。」 


新教陷入混亂是必然的,分裂的悲劇是註定的。


1538年6月27日,馬丁路德在維滕貝格請菲利普梅蘭希頓長老吃飯,談未來的發展。路德問:「在接下來的一百年里,會有多少與我們不同道的長老追隨我們?混亂還會來,沒有人願意受其他人的意見或者權威的支配,人人都想使自己成為權威……倘若王公們商議一下,先發制人,制止這些人的邪惡,那就太好了。」 菲利普回應自己的老師:「但願王公們與各個國家能協商一致,提出一套規則來規範教義與祭祀儀式,防止有人有其他的冒犯行為。」




梅蘭希頓(左)與路德


路德倒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該用怎樣的準則去評判? 其實,對於路德豐富的人生與成就來說,任何的闡釋與分析都顯得過於簡單。本文也只是儘力將年鑒派歷史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展示一二,為讀者提供一個較為不同的認知思路。




路德發布九十五條論綱的地方,同時也是他的長眠之地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它們都將一一出現在這個欄目里。




我們也隨時歡迎您的參與,留言向我們推薦您讀到的低調好文。




本文由公眾號「青年維也納」(ID:

YoungVienna

)授權轉載,歡迎點擊「閱讀原文」訪問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中秋必備,美觀優雅的中式古典瓷盤
泰恩河上的黃龍旗|大象文摘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