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老兵摘下草帽,頭上露出24個彈坑,原是江湖失傳33年的大英雄

老兵摘下草帽,頭上露出24個彈坑,原是江湖失傳33年的大英雄

作者:刺客無名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抄襲必究

草帽英雄柴雲振,美國鬼子索命人

1

1984年的一天,空降15軍軍部招待所來了一位老兵。他頭戴草帽,衣著襤褸,個頭矮小,活脫脫的農民裝束。

單刀此行,老兵是為了完成一樁夙願。33年前,他在朝鮮芝鋪里地區朴達峰,是15軍134團8連7班的帶頭大哥,殺敵兩百,全營戰鬥至僅剩他1人。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世人以為他犧牲了,還在朴達峰埋了一座墳,立了一塊碑。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吹角連營。33年過去了,是該出山會會戰友。他看了看右手的被美國黑鬼掰斷的斷指,徑直朝招待所會議室走去。

聽打過仗的人講戰鬥故事,學生們充滿敬仰之情

他的心情是萬分激動的,也是十分平靜的。激動的是,故人相見,必定言歡。平靜的是,戰友都陣亡了,他還「苟活」,往事難提。

話分兩頭,招待所里,早有數名戰將翹首。他們的名頭個個響亮,原15軍政委谷景生,45師師長崔建功及向守志、唐萬成、黃以仁、李萬明、聶濟峰、王銀山、張蘊玉、劉占華……

「你就是柴雲振!」眼見老者準確叫出名字,特別是摘下草帽的那一刻,24個被彈片擊傷造成的凹坑暴露出來,向守志等領導無不淚目。


2

他就是柴雲振,又不是柴雲振。

前來「斷指認英雄」的將軍們,實則受小平同志和金日成的委託。柴雲振是享譽中朝的大英雄,當時被一級戰鬥英雄,志願軍特等功臣,勳章卻無人認領。

大多數人認為他光榮了,朝鮮軍事博物館還掛有他的遺像,供世人瞻仰。但也有坊間傳言,柴雲振沒死。

念茲在茲,當金將軍和小平同志談起此事,便想尋個究竟。從天涯到海角,15軍在找柴雲振,幾乎全中國都在找柴雲振。

當時的15軍《戰地報》記者李天恩在尋找,他又托採訪對象、山西老兵孫洪法尋找。柴雲振和孫洪法是一個戰壕的戰友。可是在通信不發達的80年代,誰也不知道柴雲振是生是死。

戰鬥英雄柴雲振送家鄉子弟去當兵

這一找就是整整4年,仍然杳無音信。最後不得不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四川日報等刊發「英雄帖」: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柴雲振,原是我部三營八連七班班長,在朝鮮朴達峰阻擊戰鬥中身負重傷,斷了一根指頭,戰後與部隊失散。請本人或知情者看到本啟事後及時與原部隊聯繫……

柴雲振實為柴雲正。當他的兒子看到報紙上刊登的尋人啟事時,有七分相信父親就是大英雄。官方在四川50年代的一部花名冊上清點,也只記載了一個「柴雲正」的名字。後來對上號後才知道,柴雲振本名叫「柴雲正」,從警衛連補充到八連後,連隊文化教員給他取名「柴雲政」,結果登記的時候又被寫成了「柴雲振」。

「你有什麼要求?」原15軍軍長、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專門把柴雲振請到家裡一敘。將軍與士兵感慨萬千,柴雲振鄭重地回答:「老首長,我那一個班的戰士都犧牲了,只剩下了我。我活在世上,應該代我的戰友們做點事,我自己對組織沒有任何要求。」

這就是柴雲振。

3

柴雲振的當年勇,有勇有謀有傳奇。

朴達峰,是敵進犯金化必經之地,134團輪流派連隊上前爭奪陣地。柴雲振進入陣地前,這裡已經殺紅了眼:七連連長郭新年下顎被炸掉一半堅持指揮戰鬥,副指導員劉漢不顧重傷向敵人打出7顆手榴彈……

共產黨員柴雲振和戰友們在2號山頭輪戰,陣地反覆易主。當他上陣地時,打壞了衝鋒槍,撿起卡賓槍,以敵屍當掩體。他帶領13個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7分鐘擊退敵人一個營,佔領7個山頭,一個人就幹掉了200多名美國鬼子。

他身邊的戰友一個接一個倒下,柴雲振說:「戰友們,保家衛國,就是死也要奪回陣地,果斷消滅敵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子彈打光了,矮小的他竟與美國黑大兵肉搏。這名兩次被國民黨拉壯丁,兩次參加解放軍的柴雲振最終不敵。

他是英雄,也是農民

他身體上吃虧,黑鬼不僅用匕首刺中柴雲振的腹部,還抓起一塊岩石砸得柴雲振腦漿四濺,鮮血直流……當黑鬼以為柴雲振已經死去匆忙離開,蘇醒過來的他槍響靶落,又失去了知覺,再次昏倒在陣地上。

就是這個連隊,在抗美援朝中3次打光重新組建,湧現出賴發均、龍世昌等與敵同歸於盡的大英雄。

柴雲振是被接收陣地的兄弟單位戰友背下來的。志願軍各級領導都來看望過昏迷不醒的他。後來他被空運送往內蒙古包頭市部隊醫院,康復後帶著政府80元錢和1000斤大米票證,就與部隊失去了聯繫,再也沒有了音訊。


4

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卸甲歸田,從此相忘於江湖。

在他老家四川省岳池縣大佛鄉,世人只知道他是一個抗美援朝老兵,在朴達峰打過仗。至於殺過多少敵,獲得多少榮譽,他隻字不提,更沒有居功自傲。

由於是黨員,又是複員戰士,他務農出色,在土改時當上副鄉長。在人民公社的框架下,當上了村支書。

「活烈士」柴雲振是當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化石

誰也不知道,村支書是赫赫有名的戰鬥英雄,是中朝領導人都挂念的大英雄。上報優撫對象,作為村支書,他主動把名額讓給了他人。

如果不是大兒子在四川日報偶然看到的尋找英雄啟事,柴雲振終究還是一老農,小隱隱於林,大隱隱於市。

默默奉獻33年後,柴雲振兩次出朝鮮,當選岳池縣政協常委、省政協委員,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為家鄉建設提出200多份提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老山戰場烈士遺體如何處理?骨灰會不會裝錯?有一種情況無法避免
美俄又打口水仗,美國鐵心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後果很嚴重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