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無人機剋星「進化」如何?軍事專家為您解讀

無人機剋星「進化」如何?軍事專家為您解讀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在對方密如雨點的無人機「蜂群攻擊」下,己方戰機接二連三拉著長煙墜地。突然,己方激光武器現身,道道強光掠過天空。頓時戰場形勢逆轉,對方無人機大面積失控、墜落。這一反無人機場景,可能很快就會到來。

當前,隨著無人機應用領域拓展、威力提升,很多國家在持續挖掘無人機戰鬥力的同時,也在全力研發和獲取克敵制勝的反無人機技術及系統,不斷推進其武器化,確保己方在此領域保持絕對優勢,抵消和化解敵方無人機戰力。

據《防務快訊》網站近日報道,美國陸軍正將超過50%的科技預算用於研製激光武器,並預計從2023年起裝備激光防空系統,以反制包括無人機在內的諸多飛行器。

那麼,當前反無人機武器及系統研發進程如何?有哪些反制無人機的有效手段?今後其發展又會走向何方?請看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為您帶來空軍工程大學專家的解讀。

無人機剋星初露鋒芒

王 鵬

威脅升級 防不勝防

戰場呼喚反無人機兵器

上可翱翔九天,下可貼地飛行;大如展翅巨鵬,小如蜻蜓蜂蠅。戰場上,無人機的類型、功能林林總總,帶來的威脅幾乎是全方位的。

2017年4月,美國陸軍發布《反無人機系統技術》報告稱,隨著近10年來無人機系統及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擴散,無人機對美陸軍作戰、聯合作戰、多國作戰均形成威脅,而且防不勝防。

其實,對任何國家和軍隊來說,無人機的飛速發展,都意味著喜憂共至、利害參半。畢竟,無人機技術不僅僅掌握在自己手裡,無人機也並非自家獨有。

難以避開的還有一個事實:無人機發展速度越快,它所帶來的威脅就越大。在當前戰場上,這種威脅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軍用無人機帶有各類感測器,在其強大環境感知能力下,戰場近乎透明,戰場上重要目標和軍隊幾無藏身之地。挖空心思策劃的行動,經無人機一飛一拍,「劇情」就全部被「透」。如何防範無人機偵察與監視,讓各國軍隊頭疼。

其次,無人機攻擊頻現,威脅升級。今年以來,在敘利亞戰場上,俄羅斯駐敘基地已經發生多起無人機襲擊事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軍也遇到多起武裝分子使用無人機投放簡易爆炸裝置的活動。規模不定、形式不定、方位不定、時間不定……無人機靈活多變的攻擊方式,客觀上拉升了其威脅等級,也增加了對其反制的難度。

再次,無人機作為搭載平台,除執行偵察預警、軍事打擊、信息對抗、精確制導、中繼通信等任務外,功能仍在不斷拓展。這種拓展也在形成新的現實威脅,比如被用於「發動宣傳攻勢」。2017年1月《簡氏防務周刊》網站轉載的「IS」發布的視頻,以及2016年10月塔利班發布的自殺式襲擊視頻,都是用無人機拍攝的。

有威脅,必然就有反制。威脅越大,戰場上對反無人機兵器的渴望與需要就越強烈。近年來,反無人機武器及系統的研發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尤其是大國,紛紛將其列為信息化時代維護國防安全的新「科技盾牌」。顯然,這種普遍性的格外看重,既來自於各國對戰爭形態演進的理性前瞻,更來自於現實中愈演愈烈的無人機威脅。

見「機」行事 手段多樣

反無人機武器雛形初現

縱橫戰場的無人機名目繁多,類型功能、大小尺寸、飛行高度、作戰方式皆有不同。這就決定了在反無人機武器及系統研發、選用上,必須見「機」行事、手段多樣。

當前,各國研發、應用的反無人機武器及系統雛形已經初現,大體可分為常規手段與非常規手段兩大類。

常規手段方面,一是由常規武器「變身」反制利器。即通過改造常規武器使其擔當「無人機殺手」。俄羅斯無線電工廠與伊斯托克公司聯手推出的「反擊中小型無人機作戰系統」,就是現有地空導彈和空空導彈加裝專門信息模塊的結果。同時,俄軍還對裝甲車所用榴霰彈進行了改造,使其可在目標無人機附近爆炸,以上千枚破片有效殺傷集群無人機。

製圖:姜奇駿

二是以「機」制「機」。當前,無人機已經成為反無人機的利器。2018年7月,美國雷神公司宣布,美國陸軍已經選用「郊狼」無人機系統,來應對日益上升的敵對無人機威脅。該系統的多任務雷達,能夠在戰場上跟蹤、辨識各種尺寸的無人機,並用所配備彈頭打擊敵方無人機。

三是「撒」網抓捕。用網抓捕無人機無疑是最傳統的反無人機手段。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荷蘭一家公司研發的名為「無人機捕手」的反無人機槍。使用時,操作手將反無人機槍自帶的網彈發射至目標無人機的斜上方,瞄準系統會跟蹤鎖定目標,自主發射捕獲網捕獲目標。

非常規手段方面,一是以電子戰攻擊。實踐表明,這是應對大型無人機、大規模集群無人機攻擊的有效手段。伊朗在2011年捕獲美國「哨兵」無人機、俄軍2018年1月在駐敘赫梅米姆空軍基地成功抵禦13架無人機集群攻擊,都顯示出實施電子戰的威力。

二是用定向能武器摧毀。目前,以激光武器和微波武器為主的定向能武器已經用於反無人機。美國陸軍在2017年進行的一次演習中,使用「相位器」高功率微波發射器擊落了33架無人機。2018年他們又用安裝在小型全地形車上的激光武器系統擊落了12架無人機。由此可見,定向能武器能夠有效對抗大規模無人機集群。

三是用猛禽攔截。猛禽反應迅速、兇猛強悍,用來對抗無人機也是一種選擇。早在2016年,荷蘭國家警察局就曾發布視頻,演示如何訓練老鷹從空中對抗目標無人機。同年12月,法國空軍則進行過用金雕攔截無人機的展示。

功能融合 靈巧便攜

一體多維是未來發展方向

儘管當前反無人機武器及系統種類、功用令人目眩,但有一點難以否認,這方面的武器研發剛剛邁出第一步,今後的路會更長而艱難。

其中,最大的「攔路虎」就是無法快速、有效地識別出具有威脅性的無人機,尤其是小型無人機。小型無人機屬於典型的「低、慢、小」目標,常常混跡於所處環境。它們「人小鬼大」,發動集群攻擊時,對其探測、識別和跟蹤難度更大。

2014年,韓國軍方就曾因此「看走眼」,部署的低空雷達竟將數架小型無人機誤判為鳥群。

這也就預示著今後反無人機武器及系統的研發應用,會日益體系化、靈巧化、多維化,朝著有效應對「低、慢、小」目標、大幅提升探測識別和跟蹤能力方向發展。

一是走向體系化。反無人機的先期實踐表明,將多種探測手段融合在一起綜合運用,能快速發現無人機;將探測、跟蹤、瞄準、干擾和摧毀等功能有機整合,能實現對敵無人機的有效應對。這就啟示人們,構建一體化反無人機系統,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而構建好這個系統,則有利於提升反無人機的整體效能。當前,反無人機技術大潮湧動,一浪更比一浪高,這無疑給反無人機系統一體化提供了可能。

二是走向靈巧化。一方面,為有效應對單個小型無人機威脅,反無人機武器將變得更加小巧便攜。如澳大利亞一家公司推出的兩型「無人機干擾槍」,均可由單兵攜帶。美國錫拉丘茲研究公司研發的「沉默弓箭手」反無人機系統,經過改裝後可「移植」到多型戰術車輛甚至是皮卡車上。另一方面,未來反無人機武器及系統將更加機敏。高度智能化的反無人機裝備將能夠實現自主快速組網、自動生成處置方案、智能分配應對目標,大大提升反制效能。

三是走向多維化。無人機的發展如雨後春筍,反無人機武器及系統的研發應用水平也必須隨之「節節拔高」。把現有手段充分調動起來,讓新型反制武器及時加盟其中,實現對無人機的多維反制也是一大趨勢。尤其是採用新機理的攻擊手段,總能出奇制勝。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手段有兩種:一是運用網路技術實施攻擊。即經由無人機指控網路的漏洞和開放埠,滲透進無人機操作系統,獲得完整控制權,直接在戰場上空接管敵無人機;二是運用聲波實施攻擊。韓國有關試驗表明,從外部施加聲波,可以使無人機陀螺儀發生共振,進而擾亂其正常飛行甚至使其墜落。

可以預見,隨著未來新理論新技術應用按下「快進鍵」,反無人機兵器及系統將不斷「添丁進口」,進而發展為龐大的反無人機家族,在維護國家安全尤其是軍事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