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劉家成,重塑北京夢 不忘少年情

劉家成,重塑北京夢 不忘少年情

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中,劉家成出生了,家人為他取名為「劉家平」,寓意健康成長,平安順遂。但才剛上小學,他就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劉家成,意為「成名成家」。這一個驚人之舉,也註定了非同一般的人生軌跡。

我一直在回憶一段過去的簡單和純粹的人文時光

一條街,一條巷,門戶相鄰,錯落有致。昏黃的路燈下停著小三輪車,幾個孩童在附近玩耍,這是劉家成對北京過去的記憶。即使後來當了導演,依然對每一個燈光,每一場制景嚴格要求,那屬於記憶里的東西,就應該呈現出記憶里的樣子。

北京京劇二團,承載著劉家成青年時的記憶。在這裡,他不僅得到了武生的訓練,更多的是學到了表演的經驗。精緻的國粹,魅力無限,但是也抵擋不住時代新事物的衝擊。台上表演精彩紛呈,台下觀眾寥寥可數。即使遺憾,京劇的沒落也成為時代的必然。

年紀輕輕的劉家成開始接觸影視,曾經的舞台與表演經驗成為了此時的助力。在幾年的工作中,他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影視特技表演隊——北京神龍影視特技隊,每天帶著兄弟們穿梭於各個劇組。

拍武打戲出身的劉家成,比起其他導演,多了一門武打的技藝,因此在創作的畫面和手法上也顯得更為靈活。之後的日子中,他當演員、當編劇、當導演,當製片人,穿梭於各種身份之中,遊刃有餘。

劉家成說自己是一個「藝術記錄者」,平時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觀察生活。「我一直認為真實的東西才能打動人心,而不是懸空的、飄浮的東西。」近幾年,劉家成致力於現實題材創作,致力於還原他最熟悉的北京生活。當浮躁的塵世和喧鬧的生活緊緊地包裹著人們的時候,他想做的還是還原那簡單而純粹的人文時光。

正陽門下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

從《傻春》、《正陽門下》到《情滿四合院》劉家成一直追求創作最純粹的京味影視作品。「我在這裡生,在這裡長,在這裡工作,從小到大這種對北京的感受,自然有一種對北京獨特的情懷。」

「正陽門下的故事其實就是我的故事。」從小在四合院長大的人,對年少時的故事有著強烈的傾訴慾望,因此劉家成的作品不斷顯露著對兒時四合院的美好記憶以及對當時生活環境的深切懷念。

《傻春》是劉家成執導的第一個京味兒題材作品。「四個劇本中,一眼就看中了《傻春》。」真實的人物,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北京,這才是他要說的故事。《正陽門下》中的韓春明重塑了北京爺們的形象,弔兒郎當又頂天立地,亦正亦邪又胸懷坦蕩。這樣的人物鮮活、充滿朝氣、充滿生命,這樣的人物,才是他想要塑造的北京人的模樣。

最近熱播的《正陽門下小女人》從一個女人的視角,講述了她四十年的奮鬥創業史。她從一個弱小的小女人變成了一個能夠主宰命運的女強人。人物的變化折射時代的變遷,更體現四九城中普通民眾的生活縮影。「我們從小人物身上看到大時代的發展,同時也通過最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展現了我們平凡人的那種詩情畫意和幸福生活。」

為了還原時代變遷中的真實生活,劉家成對每一個道具都精益求精。在《正陽門下小女人》中,需要饅頭作為道具,劉家成也未放過這一細微之處的細緻要求,劇中所有的饅頭都是道具組手工製作完成的,「我要還原那個年代環境下饅頭的形狀、味道等一切細節。」

浮躁、緊張的生活中,適當的回憶一段過去的簡單和純粹,記錄一些漸漸失去的人文精神,是劉家成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出來的。這是生他,長他的地方,正是因為如此,京味兒題材也成為了劉家成近年的創作導向。

向著自己目標勇往直前的人,

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縱觀劉家成執導的作品,不難發現類型題材極為豐富,古裝、軍旅、公安、年代、都市生活,甚至於偶像劇,都有涉獵。當初的《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作品讓劉家成聲名鵲起,他本可以走古裝喜劇的風格,但是他沒有留在自己的舒適區,而是不斷去挑戰自己創作的極限。

「很多人問我,你喜歡拍什麼類型的劇,其實我真的不分類型。」在劉家成看來,只要是充滿真情實感的,能打動自己,讓自己有創作慾望的劇都想拍。即使京味兒題材已經拍了好幾部,即使很多人都說可以換一換風格,但是劉家成卻認為故事一定要好,一定要能打動人,就像《正陽門下小女人》一樣,能讓他有想拍的衝動。

《正陽門下小女人》是《正陽門下》的第二部,從《正陽門下》的男性視角轉到《正陽門下小女人》的女性情懷,敘事視角的變化也給予了作品更多的情感上的柔化表達。劉家成感慨,「中國女性的無私、善良,與生俱來的韌勁兒,是男人比不了, 她們在內心的表達上會更加細膩、更加精緻。」

劉家成對待自己的作品,就像對待孩子一樣。劇本是孩子,編劇是母親,導演是父親。孩子一旦出身,父母就應該把它好好養大。就是這種對作品有敬畏之心的工作態度,才能不斷有觀眾認可的精品之作的誕生。

「向著自己目標勇往直前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明確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並為之不斷地努力,是劉家成能有今日的原因。

其實,每一次拍攝都時間緊、任務重,但是與劉家成合作的演員往往不辭辛苦、不知疲倦,配合著他的工作與安排。能形成如此良好的工作氛圍,除了歸功於演員的敬業與奉獻之外,跟劉家成自己的處事風格密切相關。他坦言,「我拍攝每一部戲時都會把自己歸零,對作品有敬畏之心,對演員有尊重之心。」尊重是彼此的,互相的崇敬與信任,是成就一個好作品的關鍵。

我們的作品應該引人向善、向上

劉家成執導的作品一直有著自己明確的風格。在當下這個流量為王,顏值即正義的審美時代,他卻認為當下觀眾最關注的還是劇情和演技,好看的臉只能吸引一時,但是真正能讓人持久著迷的是劇情和故事的魅力,東西好了,故事好了,即使是原來不喜歡的臉龐也會變得越來越好看。

當然,一個優秀的作品,其思想內涵和故事內蘊必須要經得起時代的考驗。「我們的作品應該引人向善、向上,我們的作品應該充滿正能量,我們的作品應該給人們出路、給人們希望。」

《傻春》還原了真實與善良,這個傻了一輩子的傻大姐,其實一點兒也不傻,她只是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那份純真罷了。《情滿四合院》的傻柱從一家之間的小善到鄰里互助的大善,他的善良融在了眼裡,化在了嘴裡,刻到了心裡。

從《傻春》到《情滿四合院》,從《正陽門下》「破爛王」韓春明的傳奇一生到《正陽門下小女人》酒館老闆娘徐慧真的起伏之路,對人性「真善美」的復刻,「揚善」的精神內核,是劉家成一以貫之的精神追求。他透露,《正陽門下小女人》在精神內核上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在彰顯『善』,一定要在作品中給人以光明,讓人們看到希望、看到成長,看到社會的進步,這個主題是不會變的。」

「時代發展的腳步太快了,我們的作品也是想讓大家反思一下我們是否丟失了傳統的那種真誠、善良、堅強。」人要有品質,作品也要有精神。劉家成的作品一直在傳達一種理念,那就是追求善良的本質和內心的純粹。

生命的時長是有限的,創作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們的節奏應該慢下來,一年就拍一部戲,這樣靜下心來求精才有好作品,永遠不能忘了作品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劉家成說道,「我們搞藝術的人,一生還能創作出多少部作品,十幾部好作品,拍一部少一部,如果十幾部沒一個是好的,那就是浪費藝術生命了。」確實,作品在精,不在量,記憶在好,不在多。好的作品才能讓人銘記,好的作品才是延長藝術生命的關鍵。

如今,由劉家成執導,王之理編劇,蔣雯麗、倪大紅、田海蓉、喬大韋領銜主演,李光復、郝金明、雷恪生、李文玲等傾情加盟的48集年代情感女性創業勵志大劇《正陽門下小女人》正在北京衛視、江蘇衛視熱播,愛奇藝、騰訊視頻每日24點同步衛視播出。精品之作,誠意滿滿,期待您的品鑒。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2018張藝謀姜文賈樟柯:困於自我的「江湖宇宙」?
全亞裔陣容《摘金奇緣》北美熱映,對國產電影北美髮行的啟示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