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讀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讀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作者徐再思是元代散曲家。字德可,號甜齋,浙江嘉興人,與貫雲石(號酸齋,元代文學家,維吾爾族人,精通漢文,辭官後退隱江南,又號蘆花道人。所作散曲風格豪放,亦有偏於清麗者)齊名,後人將兩人作品合輯,稱為《酸甜樂府》。

《酸甜樂府》

徐再思的小令作品,多體現出他以寫悠閑生活與閨情春思見長,其風格清麗,文字優美,尤其擅長捕捉細微的感受而倍獲讀者的親近。

這首《夜雨》是徐再思小令作品風格的濃縮薈萃,拿清新的語言捧托出的淅淅雨聲,委婉的筆墨描摹出縷縷情思。

這首精緻的小令,讀後令人清爽,也讓人披掛起几絲淡淡的愁緒,在深秋的夜晚和同那孤寂的心靈迴旋跳蕩,消失在空寂的遠方。

小令《水仙子·夜雨》遐思圖

起句「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多麼美的詞句,落葉聲聲,低唱出蕭瑟凄涼的秋曲,一片落葉一片秋,片片落葉潑灑出濃濃的秋意,從作者眼前飄飛而過,棲憩在心田,釋放出冷冰冰的股股寒氣。

時節已是深秋,雨打芭蕉,點點滴滴敲擊著作者憂傷的心,啊,秋夜雨來臨。

徐再思小令

開頭兩句,作者用梧桐落葉點明時已深秋,又用點點雨聲濃墨重彩地渲染烘托出一個無限凄涼、不勝惆悵的深秋夜雨圖。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巧妙地把「一聲」與「一聲」、「一點」與「一點」並列使用,前面的「一聲」、「一點」是客觀的聲響,後面的「一聲」、「一點」,則化為主觀的情感,作者從外到內、由景及情,倏忽之間便把曲的意境深化了許多,使人不由得聯想起溫庭筠《更漏子》中的詞句:「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梧桐更兼細雨

接下句「三更歸夢三更後」,續寫梧桐雨滴,萬千愁緒,夜到三更,歸夢難成。這一句作者以歸夢難成既點出愁思的緣起,又為下句做了鋪墊,還進一步描繪出自己憂愁之深,夜不能寐。

此曲的前三句,相對鼎足,十分工整精美,卻又自然貼切,不見任何雕琢錘鍊的痕迹,足見作者寫作技巧的精湛純熟。

芭蕉葉下

接下來寫「落燈花棋未收」,一盞孤燈落盡燈花,照的屋內一片昏暗、凄惶。黯淡的燈光下,夜來下過的棋子還未曾收拾整理,凌亂無序。

這裡,作者用殘燈亂棋的描繪,更增添了深秋夜雨的凄涼和愁苦,觸目此景,怎能不加重作者的愁緒呢?

夜雨

於是,作者接下去寫道:「嘆新豐逆旅淹留」。新豐,地名,在陝西省,是唐朝時華清宮所在地。

作者出生在浙江嘉興,其地山青水秀,風光綺麗,但現在卻留居在新豐孤館,嘗盡了異鄉羈旅的愁苦。

《水仙子·夜雨》詞意

一個「嘆」字,所含感情極為豐富,它帶著憂愁苦悶,也飽含孤單寂寞,還更有著無可奈何的深深嘆息。

再接下去寫:「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作者獨睡床頭,浮想聯翩,十年的往事,對江南父母的深深思念,所有這一切都一起湧上心頭,其中有悲傷,也有歡樂,既有孤獨,也有團聚,既有愁苦,也有喜悅,真可謂百感交集,由此而使曲的意境具有了深沉厚重的特徵。

《貫雲石評傳》

最後一句「都到心頭」也是巧筆,僅僅點到為止,並沒有多作鋪張,但卻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情無窮。

【元代·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谷聽雨閣 的精彩文章:

教師節不應該成為教師「吐槽日」,應該給教師送溫暖
讀書與思考:精心熟讀一頁書,勝於強記十頁書

TAG:元谷聽雨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