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如何判斷一本書是否值得閱讀?

如何判斷一本書是否值得閱讀?

幾個月以來,極客商城給大家推薦了很多計算機類的書籍,從前端到後端,從Java到python,從硬知識到軟技能等等,不一而足。

儘管我們在書籍選品的前期做了很多功夫,確保向大家推薦的書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經典好書。但即便是程序員,也面臨著不同的職業選擇,不同的深淺難度。

如何判斷我們推薦的書,對你個人而言,是真正有價值的呢?

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除了更加註重選品外,我們也會帶來更多來自別人的聲音,讓大家多一些參考。畢竟,切身實地的體驗才更有說服力。

所以這一期,我們專門摘了一些讀者故事分享給你們。

這些人全部都是《從零開始學架構》的讀者,他們有的只是為了轉型,有的已經是技術專家,有的已經從事架構十餘年,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了聯繫——開始接觸學習這部分內容,一邊學習,一邊在各自的職業路上暗自奮進。

在這些故事裡,說不定也有你的影子。

1、鈴蘭Neko:從北京到家鄉6年Java的故事

之前我在北京工作過幾年,當時是在傳統的IT企業(金蝶/用友)從事研發和定製化開發工作,那時主要講的是「SOA」等概念,「忽悠」企業和政府客戶。現在我回到了家鄉,在一個北方海濱二線城市(互聯網很不發達,相對好的公司也屈指可數)的互聯網公司,進行一些基礎服務的開發工作。

真正進行互聯網應用的開發,其實短短三年吧。由於沒有過BAT這種大型平台的經驗,個人認為自己的技術和架構能力也就是能滿足本地當前的需求,與一線互聯網企業的員工相比,我認為還差的很多呢 (笑)。

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想了解一下當前的形勢,至少自己不能甘於現狀,趁著有意願和精力,為未來做下準備。

一開始看還蠻痛苦的。我自己花了一天時間,補上了前面的所有文章,並且自己還整理了下筆記,畫了些腦圖,勉強消化了一些內容。後來就盡量跟上每次的更新,重複閱讀,然後堅持做筆記。

另外,工作任務上,確實遇到一些內容是專欄提過的,比如什麼時候讀寫分離 ; 設計一個新公共服務,應該考慮什麼?這些內容可以從華仔的「定位複雜度」「先計算業務指標」「要多高的可用」等等一個個分析,一套流程下來,就清楚要做什麼了,有了方向,再考慮具體用什麼技術。

印象比較深的是關於PPC/TPC/Reactor/Proactor的這2篇,當時工作上某項目確實遇到了瓶頸 , 在考慮各種BIO/NIO/AIO的選型和使用,對連接池、線程池有些疑惑,所以我反覆看了幾遍。

最後,我給華仔(指作者李運華)編了一個廣告語: 有乾貨有實踐!獨家!獨家!獨家!你值得擁有!

2、張瑋(大聖):7年阿里老兵的故事

第一次看到這個標題的感覺是:可能又是 7天精通XXX。但認真看完,確定過眼神,作者華仔確實是用心在書寫自己的經驗之談

對於我來說,學習的熱情從未減退,正如花名「棲聖」,人生於我,追求不會停止,但要記得我們追求的維度不止於此。要與工作多對標,充分對標後,才能認識到之前方案的不足,才能充分理解現有方案的優勢在哪裡。

學習到現在,收穫我覺得有兩個方面:1、收穫的知識本身,這個很重要,技術人的技術永遠不能丟下。2、做事的態度,謹慎且不缺深度,堅持越久,感覺認知越深刻。尤其是技術本身,初始階段體會可能不太明顯,但堅持下來,也只有知道一些方案,才能在工作中思考更多。

3、凡凡:從國企到創業,再到互聯網公司的故事

一開始我沒有訂購,因為不太確定能不能有現實的價值。後來觸動我是因為,我在項目方案設計的時候發現按照大綱的思路去思考,可以發現自己設計的很多缺失和疏漏,寫出來的設計方案會完整很多。

有兩個可以和《從0開始學架構》類比的東西,一個是《易筋經》、《洗髓經》這樣的武俠經典秘籍,一個是蓋茨的《Java並發編程實踐》。都是特別基礎的東西,有些又比較抽象,但是細細品來,會有特別大的收益,時間越長,帶來的收益和發現就越大。

這些老兵都已經形成了自有風格的方法論和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所以會慢慢發現有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後,思考問題更有思路、更有方向,對自己做的東西更有信心。作者都是行業一線的老兵,經驗和實力具備絕對的碾壓力,這麼好的資源,為什麼要浪費呢?(笑)

書籍的價值要落在讀者身上,同理,評判一本書好不好,我們是沒有資格發話的。

《從零開始學架構》這本書剛開始預售的時候,感謝讀者在沒有評論參考的情況下認可這本書的價值併購買它。現在這本書已經發售一個月,相關的書評早已發表在各個平台上。

這本書現在還在京東「計算與互聯網銷售榜」上。極客商城只需79元包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foQ 的精彩文章:

Kubernetes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一道泄露並遭禁用的谷歌面試題,背後玄機全解析

TAG:InfoQ |